典蕴文化网>故事>台风中的父亲

台风中的父亲

收录日期:2025-11-20 18:13:00  热度:9℃

晚上10点,中风出院的父亲回到家。远远近近的亲戚们第一时间前来探望,每个人都说着自认为能安慰父亲的话,几个女亲戚一进门就抱着父亲哭。

父亲倒是很淡然,一副無所谓的样子:“这不是回来了嘛,哭什么?”

折腾到凌晨1点多,人潮终于散去,父亲这才露出真实、窘迫的样子。住院3个月,父亲已经变得有些陌生:由于手术的需要,头发剪短了,背似乎也弯了,说话含混不清,没说几句就喘。记忆中那个讲话总是很大声、在亲戚面前要摆一副江湖大佬样子的父亲,不见了。

父亲笑着对我说:“没事,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像从前那样了。”

我点点头,张了张口,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心里清楚,那是不可能的事了。

“摩托车这么久没开,还在吧?等我好了,再给你买一辆,我载着你母亲,你带着你姐姐,我们一起沿着海边兜风去。”

那是我们全家唯一一次集体出游。父亲还想回到过去,回到他还是家庭顶梁柱的那个时候。

然而,第二天一早,他就摔倒了。当时母亲去买菜,我听到沉闷的一声,跳下床,赶到他的房间时,他正倒在地上。

我别过头假装没看见他的狼狈,死命去拖他。当时100斤左右的我,怎么也拖不动160多斤的他。他也死命地出力,想帮自己的儿子一把,最终还是失败了。

他和我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疾病在他身上堆积的重量。他笑着说:“你别着急,我慢慢来适应。”他小心地支起右腿,摸索着该有的平衡,用力一站,人是立起来了,却像倒塌的房屋一样,直直地往右边倾倒。我慌忙冲上前,从右边扛住他,但他的体重获胜了,我们再次摔倒在地,好久都说不出一句话。最后,是父亲挣扎着调动脸上的肌肉对我笑,但那个笑,终于扭曲成一个我描述不出的表情。

在父亲刚回家的那几天,所有家庭成员似乎都意识到,自己是在配合着演一出戏码,主旨是传达一种乐观,一种对彼此、对未来的信心,然后揣摩各自的角色和准确的台词。

母亲是个坚毅的女人,父亲大小便在床上时,她笑着说:“你看,你怎么像小孩了?”自己仓促地笑完,便转身出去黯然地处理床单。这个笑话很不好笑,但她必须说。说完之后,一个人去看守那个已经停业很久的加油站——那是全家人的生计。

姐姐是个乖巧的女儿,一直努力履行职责:喂父亲吃饭、替他按摩麻痹的半身、帮母亲做饭。

而我,我知道自己应该是准一家之主了。像一个急需选票的政客一样,要察觉这几个人的各种细腻表情,以及表情背后的真实心境,然后准确地分配精力,出现在他们身边。

父亲以为自己找到康复的方法了。

有一天晚上,他兴奋地拉住我讲,他明白了,自己的左半身就是脉络不通。“只要我不断活动,活血冲死血,冲到最后,我的另一半会活过来的”。

他第一天试验从家里走到弯道市场要多久,走到来不及回来吃午饭,最后是我们三人兵分三路,终于在不远的拐角处找到了他。我走过去大概20分钟,却是他一早拼命挪动6个小时的结果。

但他觉得这是个好的开始。“起码我知道现在的起点了。”他说。

第二天,他的方案出来了:早上8点出发,走到小巷的尽头折返回来,这样他可以赶在12点回来吃中午饭,吃完饭,休息1小时,1点半出发,走到更远的弯道市场,可以在晚上7点钟赶回来吃晚饭。晚上则是在家里,坚持站立,训练抬左脚。

每天晚上大家都会陪他一起做抬左脚的运动。这运动经常以家庭四人比赛的方式进行,我们都有意无意地让他赢,然后大家在庆祝声中,疲倦但美好地睡去。

从夏天坚持到秋天,父亲开始察觉,该发生的没有发生:左腿依然只有膝关节有掌控感,甚至,让他恐慌的是,脚指头一个个失去了知觉。

他对时间更苛刻了。

这天,按照天气预报,父亲生病后的第一场台风就要来了。我起身要去关门,却被父亲叫住:“不能关,我待会儿要出门。”

“台风天出什么门?”

“我要锻炼。”

父亲连饭都不吃了,拿着拐杖就往门外挪。我气急了,想抢下拐杖,他拿起拐杖就往我身上打。母亲赶紧起身去把门关上。父亲咆哮着一步步往门口挪,他右手拿拐杖维持住平衡,偏瘫的左手设法开门,却始终打不开。

他开始用拐杖死命敲打那门,边哭边骂:“你们要害我!你们就不想我好!”我气急了,把门打开说:“你走啊,没有人拦你!”

父亲不看我,小心翼翼地挪动那笨拙的身躯。刚一出门,风裹着暴雨,像扫一片叶子一样,把他直接扫落到路的另一侧了。我冲上前要扶起他,他显然还有怒气,一把把我推开,一个人在那儿挣扎。

母亲默默地走过去,用身体顶住他的左侧,他慢慢地站立起来了。母亲想扶着他进家门,他霸道地将母亲一把推开,继续往前走。

风夹着雨铺天盖地而来。他的身体颤颤悠悠,像雨中的小鸟一样,渺小、无力。邻居们也出来了,每个人都叫唤着,让他回家。他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往前挪。

一阵大风刮来,他又摔倒了。邻居要去帮他,他一把推开。他放弃站起来了,就趴在地上,像只蜥蜴,手脚并用地往前挪……

最终他彻底筋疲力尽了,才由邻居帮忙抬着回了家。然而,休息到下午4点多,他又自己拿了拐杖,往门口冲。

那一天,他就这样折腾了3次。第二天,台风还在,他已经不想出门,也不开口说话,甚至,他也不愿意起床了。他心里的某些东西完全破碎了。

疾病彻底击垮了他,同时也释放了他。他不再假装坚强了,会突然对着自己不能动的手臂号啕大哭,他甚至脱掉了父亲这个身份该具备的样子,开始像小孩一样撒娇。

我放学回家,常可以看到门口坐着一群年老的乡里,听他们讲述着关于父亲的一些稍微夸大的故事。又或者有不同的邻居登门,向母亲告状,说父亲与他家孩子或小狗吵架。

虽然父亲像个孩子一样,拉着我不让我远行,但他最终接受了我去北京工作的决定。我没日没夜拼命工作了3年,竟然攒了将近20万。我心里产生了一个奢侈的计划:再过两年,把父亲送到美国看病,听说那里有一种仪器,能把堵在他大脑里的那个瓣膜拿出来,父亲就能找回他的左半身。

直到那个下着雨的傍晚,我突然接到了堂哥的电话。

——父亲走了。下午4点多,母亲回家,看到他昏倒在地上,赶忙叫堂哥开车送他到医院急救,但在路上,他已经不行了。

辗转到家,已经是晚上11点多。我哭不出来,一直握着父亲的手,那是冰冷而且僵硬的手。我压抑不住愤怒,大骂着:“你怎么这么没用?摔一跤就没了,你不是不想死吗?你怎么一点诺言都不守!”

父亲的眼睛和嘴角突然流出一条条血水来。亲戚拉住我说:“人死后灵魂还在身体里,你这样闹,他走不开,会难过到流血水,他一辈子已经够难了,让他走吧。”

我惊恐地看着不断涌出的血水,像哄孩子一样轻声地说:“你好好走,我不怪你,我知道你很努力了……”哄着哄着,我终于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猜你喜欢

  • 复婚救夫,只为曾经相爱过

    两年前,她遭受了丈夫情感背叛的沉重打击,愤然离婚。之后,丈夫迷途知返,她硬着心肠,一次次拒绝了丈夫复婚的请求。然而,就在一切恢复平静时,却传来前夫得了尿毒症的消息。这个善良的女人顶住强烈的舆论压力,带着孩子来到了丈夫的病床前精心照料,并慨然

  • 双双患绝症 情侣谎言尽是爱

    正值花季的她本该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但天有不测风云,她不幸患上了慢性白血病,一切美好的梦想都被击了个粉碎……直到遇到他,一个帅气、阳光、善良的男孩,爱情让她重新燃起了希望。可没想到,幸福来得快,去得也快……另一场病魔又在悄然向他们袭来。病魔

  • “环球太太”李珺的爱情感言

    保加利亚的黑海岸边。来自七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位佳丽,正在激烈角逐世界“环球太太”的桂冠。中国女子李珺轮换4套旗袍,一身清新脱俗,惊艳全场,成为首位荣获“环球太太”称号的中国选手。而此前的2006年,这项殊荣的获得者是球星贝克汉姆的妻子——“

  • 音乐天才在费加罗的婚礼上倒下

    靠近上海音乐学院的复兴中路是条宁静安详的马路。早上9点,从复兴中路骑自行车去音乐学院上课的学生络绎不绝。太阳透过沿街高大茂密的法国梧桐照进了马路边一幢老式的石库门房子里。石库门的三层是个另外搭出的阁楼,29岁的赵智龙就借住在这里。他曾经也是

  • 结婚30年后爱情终于井喷

    在略显拥挤的老式小屋里,他坐在床沿,妻子倚靠在床头在看丈夫编汇的照相册,这里面有丈夫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和卫生队救过的战士的合照,有整个建设大西北队伍的集体照,甚至还有他和朝鲜姑娘的合照,却唯独没有他和妻子的合照。但是妻子仍然看得有滋有味,还

  • 男医生弃医从“绒”与空姐妻子共绘刺绣蓝天

    这是一堂关于女工刺绣的讲座,偌大的教室,台下坐着的都是清一色的女生。她们凑在一起饶有兴致地观看现场的刺绣表演。原本以为这样传统的女工活,一定是出自于一个上了年纪的阿姨。但是拨开人群才发现,坐在当中刺绣的那个人,竟然是一个人高马大的时髦男青年

  • 吉吉在珠峰看到九泉下的爱人

    2008年5月8日,奥运火炬成功传递至珠穆朗玛峰峰顶。担当此次奥运火炬首棒传递的,是一位藏族女子,她的名字叫吉吉。她和丈夫仁那皆为我国著名登山骁将。3年前的一次登山活动中,仁那意外丧生。为完成丈夫“此生攀登14座高峰”的遗愿,吉吉庄重地踏上

  • 从复旦辍学与女友共建“街舞王国”

    2008年1月,由周星驰监制的电影《跳出去》在上海拍摄,剧中主演除了陈冠希和星女郎张雨琦外,其余大部分演员都来自于一家名叫CASTER的街舞工作室。CASTER街舞工作室旗下的艺员曾获得过全国街舞精英赛冠军、亚洲街舞精英赛亚军等等,并为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