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圣象的绿色舞蹈

圣象的绿色舞蹈

收录日期:2025-11-20 09:26:53  热度:8℃

目前房地产市场已不能用“低迷”形容,只能说是异常复杂。既不能猛涨也不能猛跌,保障房计划、限购等等,宏观调控让市场充满了变数。而与房地产行业密切相关的地板行业,棋应该如何下?

木地板说起来是个小行业。在铺装材料市场中木地板只占了三成左右,其他的被地毯、地板砖等占据。2011年中国木地板销售3.4亿平方米,约550亿元,比木门800多亿元的市场规模小。

圣象从做强化木地板起家,通过反向OEM,夯实品质基础,强化品牌运作,自建专卖店体系,从近5000家木地板企业中脱颖而出。然而,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圣象如何继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体系化竞争

经过多年发展,木地板行业经过一轮轮产品战、价格战、功能战、概念战、规模战、模式战等,已经成为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虽说竞争越来越激烈,圣象却稳稳地站在行业前列。

“为什么竞争越激烈圣象却越强大,这与圣象的基因比较好有关。”陈治华说,在木地板领域,圣象总是快人一步,在别人忙着构建网络的时候,圣象着手内部管理提升;在别人忙着管理提升的时候,圣象已经在做系统了。更重要的是,圣象多年来苦心经营,构建了一个绿色产业链。

英国著名供应链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弗说:“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圣象在多年前就开始搭建绿色产业链,从源头的原材料到最终的用户,形成了一个贯通上下游的功能网络结构,现在已经颇具规模。陈治华说,目前圣象的产业链分为七个环节,分别为林业、基材、加工厂、研发、设计、营销和服务,在每个环节都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地板是购买频率低的产品,据估算大概十年更换一次。在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后,圣象发现,木地板的消费指标排序依次为花色、环保、品牌、价格、服务。而消费者做出木地板购买决策,是非常慎重的,一个一个品牌筛选,反复比较后才会做出。因此,圣象认为,自己要占领市场,就必须以绿色供应链作为支撑,才能从众多木地板品牌中脱颖而出,满足消费者苛刻的需求。

多渠道渗透

目前,圣象的渠道体系分为零售分销渠道、建材超市渠道、工程渠道、出口、网络销售和设计装饰渠道。陈治华说,2011年,无论是利润率还是销售额,除了设计装饰渠道,圣象在各个渠道的排名都是第一。

“很多设计师‘恨’圣象木地板。”陈治华说,一方面,由于木地板的利润率不高,相对于其他建材商,圣象给设计师的折扣有限;另一方面,圣象提供的是标准化产品,而且在市场上形成了口碑效应,消费者会指定用圣象木地板,设计师不得不用。不过他表示,未来圣象的产品逐步多元化,比如三层实木地板,与设计师的互动会比较多。

近年来,圣象比较大的举动是进入工程市场。从2008年到2009年,精装房成为一个趋势,比如在广州等一线城市,精装房的比例达到了60%,毛胚房会逐步退出市场。考虑到这块市场逐步分化出来,市场容量越来越大,圣象加大了进入的力度。

目前,圣象与国内市场排名前100的房地产公司中的60多个成为合作伙伴,精装房市场的业务量占到圣象总业务量的15%以上。

从时间上看,圣象介入这块市场比较晚,却迅速打开了局面。陈治华认为,主要是圣象把握住了房地产公司的需求。“做生意首先要研究客户的需求,找出来,满足它,事情就简单了。”

对房地产公司的需求进行分析后,圣象将其归纳为规模、品质、施工能力、服务网点、个性化能力,以及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等。而圣象构建的绿色供应链,完全可以满足房地产公司的需求。

今年年初,圣象突然接到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的一笔订单转移业务。在外界看来,圣象肯定能大赚一笔。但是陈治华说,这单业务圣象几乎没赚钱。他解释说,本来是500万平方米的木地板铺设规模,突然扩大到1000万平米,出现了比较大的人力缺口,圣象从其他区域调派人手,导致人力成本猛增。

虽然没赚到什么钱,但是这单业务彰显了圣象供应链具有很大的弹性,为圣象赢得了口碑。“在国内做工程市场,大家都以为是在做关系,搞关系营销,但是圣象却是靠积累下来的供应链能力。为什么与房地产公司的合作很顺利,说白了是有保障,双方配合默契,有合约精神,遇事不推卸责任。”

这种合作精神也被圣象延伸到了建材商超渠道。现在与东方家园、百安居等建材超市渠道合作的销售额占到圣象总销售额的3成以上。“业内常抱怨建材超市难合作,比如难盈利、账期长等等。但是我们却在这个渠道取得了好成绩,建材超市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陈治华说,在上下游的关系处理上,圣象以合作不给对方添麻烦为原则,产品品质过硬、服务网络能够迅速跟进,给对方提供采购和管理上的便利,对于超市举办的活动积极参与,双方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目前,圣象已向33个国家以自由品牌出口产品,其中的重要市场是美国。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圣象抄底收购,在美国拥有了成熟的市场网络。

关于专卖店,圣象认为未来网络销售占比会越来越大,专卖店建设成本过高。虽然专卖店网络为圣象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至今在渠道体系中占据较大的份额,但是圣象却将零售分销体系作为一种过渡,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局部调整和优化。

为了强化供应链管理,圣象在江苏丹阳建成了业内最大的基地,全程进行计算机管理控制,每年维护ERP管理系统的费用都在2000万元以上。

绿色文化

在供应链的打造上,圣象强调一个“绿”字。陈治华说,“绿”以及与之相关的“诚信”、“向善”、“契约精神”等,都是健康的词汇。陈治华说自己曾经是北美风情地板品牌的创始人,后来出任惠立地板总经理,而进入圣象后,自己最强烈的感受是震撼。

这种震撼来自于圣象的企业文化。他说,很多企业都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切切实实形成健康文化的企业却很少。圣象的企业文化是,凡事对事不对人,杜绝山头主义,强调良性竞争,坦诚相对。“工作很累,但是很开心。”陈治华说,这种绿色文化其实是圣象竞争力的核心。

许多年前,圣象的愿景是做一个受人尊敬的木业品牌。如今,圣象做到了这一点。陈治华说,圣象不仅在国内业界受到尊敬,在美国市场也受到同行和消费者尊敬。其实做到这一点,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坚持诚信原则,做事情一定要为合作伙伴着想,不给别人添麻烦。

虽说圣象一直坚持做公益活动,但是圣象并不认可公益营销概念,因为做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履行社会责任,是不应该与所谓的营销牵扯在一起的。公益活动是公益活动,营销是营销,圣象认为应该区别开来。

猜你喜欢

  • 一个等爱的红色青年

    苏慕刚到公司的时候,我已经做好辞职的准备。她的来,和我的走,竟然有着相同的借口。我们都失恋了,而失恋的人都可以恣意而为地做些莫名其妙的决定。在办公室,苏慕就坐在我旁边,我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老想转头看她。我看她的时候,她不看我,我不为人知地打量

  • 越吵越爱的“吵架秘笈”

    没有一对夫妻不吵架的,这是所有“过来人”的经验。可有的夫妻吵到两败俱伤,最终只好挥手说“拜拜”;有的夫妻却能越吵越相爱,在争吵中磨合理解,感情指数上升。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如果善用吵架“秘笈”,架吵得好,也许可以成为两人感情的催化剂,使你们

  • 爱与生活的质量

    婚礼上,婧的泪忽然奔涌而出,不仅是新娘必有的喜泪。当初她坚持要举行盛大的婚宴,不是没有一点补偿心理的。伟是电脑学博士,开了一家电脑公司,财富与前途都是明摆着的。第一次见面,伟对婧说《初哥初妹操作电脑》的笑话故事,自己呵呵地笑,婧也附和地浅笑

  • 婚姻似杯水,爱情如风筝

    有一对母女,母亲快五十了,女儿二十八。不同的是年龄,相同的却是母女俩都离了婚。虽然两人对待丈夫和家庭的态度不同,但结果却是相同的——都是丈夫离她们而去。父亲做生意赚了大钱,而且生意越做越大。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母亲担心男人禁不住花花

  • 一度温暖,一百度爱情

    刚刚结婚时,他没有钱,带着她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她从北方城市来,习惯了北方冬天房子里的暖气,随他到这里,房间冰冷,四处漏风,没几日,便病了一场。他守在她的病床前,心疼得说不出话来。她病好后,他就习惯了每天晚上睡觉前为她端来洗脚水,热腾腾地冒

  • 我的“黄油”老公

    爱情也许并没有真的让我们那么失望,失望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放弃。我爱吃黄油,因为这个爱好,被我现在的老公爱上。记得当时是在北京飞往深圳的早班飞机上,空姐给每个人送一份例行早餐,没有什么好挑拣的,全飞机都一样,有面包、有水果、有火腿肠,当然还有一

  • 敲门声里的温馨

    雪花飘飘的冬夜,周芝怀抱着小女儿回家,远远看见自家窗口亮着灯,窗上映出一个熟悉的身影。她的心里一阵欣喜。周芝加快脚步走到门口,放下女儿,顾不得抖掉身上的雪,掏出钥匙准备开门。忽然,她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把钥匙揣进口袋。笃笃笃,不高不低,不紧

  • 一朵花开的时间

    缤纷的年纪里,她遇上了他,说不清是对还是错,就那样不顾一切地爱了。借用一句歌词就是:我的心里满满的全是爱。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她像一只候鸟,时时追随他的方向。只是,相恋的时光仅如烟花燃放。再发短信过去,却没了回音。她不舍得放下,不相信那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