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婚姻似杯水,爱情如风筝

婚姻似杯水,爱情如风筝

收录日期:2025-11-20 13:14:06  热度:10℃

有一对母女,母亲快五十了,女儿二十八。不同的是年龄,相同的却是母女俩都离了婚。虽然两人对待丈夫和家庭的态度不同,但结果却是相同的——都是丈夫离她们而去。

父亲做生意赚了大钱,而且生意越做越大。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母亲担心男人禁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想起朋友曾经说的“要想拴住男人的爱就要管住他的钱袋”,母亲就开始对丈夫管得死死的,紧紧盯住他。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如临大敌,兴师动众。走在街上,如果发现做丈夫的偶尔看了别的女人一眼,就开始了没完没了的盘查拷问。

一次在父亲的公司,母亲看到丈夫和一位女同事谈笑风生,马上面如土色,开始胡搅蛮缠,大肆吵闹,如此这般,弄得父亲疲于应付,更是心烦意乱。

一天,父亲生病了,母亲倒了杯开水,不小心倒得多了,端着满满的水走路时,极怕洒出来,没想到,越是小心越是紧张,结果,绊了一脚,不仅烫了手还打碎了杯子。

父亲长久的积怨终于在那一刻化作一腔怒火,大发雷霆地吼她。母亲亦不甘示弱,反唇相讥。于是,两人唇枪舌剑,闹得不可开交。丈夫最终忍无可忍,弃她而去。

太过于紧张,太在乎,太死心眼,往往会事与愿违,越是爱他,害怕失去他,就越要给他空间。因为这样才不会令他窒息,如果死死看住他,早晚有一天他会离你而去。

女儿10岁时父母离异,父母失败的婚姻没有给她带来启示,反而让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女儿长大后也结了婚,丈夫是个性格外向乐观、热情奔放的人。为了吸取母亲的教训,她从不过问丈夫的交际和工作。即便丈夫跟她说起,她也从不搭腔。她认为母亲就是太爱管父亲,所以把父亲给逼走了。儿子出生后,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儿子身上。就在这个时候,丈夫回家渐渐晚了。她毫无怨言地在客厅里等他,开着灯热好菜等他……丈夫开始彻夜不归,虽然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还是忍着没问丈夫……这样过了一年,丈夫提出要跟她离婚。

“为什么?”她极其惊讶了。

“不为什么。我觉得我俩没有感情。”丈夫很自然地说。

她不懂,为什么自己从不管着丈夫,他也会对自己感到烦厌呢?她感到极其失落。

一天,她带着儿子来到郊外公园放风筝,几个小孩围了过来。儿子不断地放着线,风筝在天空中越飞越高,孩童们大声欢呼雀跃。风筝努力地往上飞,边飘边摇曳着,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她抬头仰望着,不时地为儿子欢呼几句:放高点,再放高点……因为极力想让风筝飞得更高,儿子手里的线就拼命地放松……风筝飞得越高风力也就越大,不一会线“绷”的一声断了,风筝最后栽在湖里。

望着掉下来的风筝,儿子哭了,她的心猛的一阵颤抖,突然想到了自己曾经的婚姻。因为太过于放纵对方,给对方太多的自由,他才会飞得越来越高,飞得越来越远,直到断了线。霎时,她泪如雨下。

原来婚姻就如一杯水,不能倒得太满,倒得太满就会溢出;爱情就像放风筝,不能放得太高,放得太高就会断线。

猜你喜欢

  • 孔子竟是私生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历史上对这位圣人的身世和私生活虽有记载,因涉隐私为后世儒家掩饰,所以,至今鲜为人知。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日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

  • 颜真卿简介:宁死不屈

    颜真卿,字清臣,是今陕西西安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全靠母亲抚养长大。颜真卿从小学习就极勤奋,涉猎面广。据说,他十八、九岁时,曾大病一场,卧床百余日,请了很多医生来看,都无奈何。这时,有一道士路过其家,自称北山君。这位北山君拿出几颗丹

  • 陶望卿:中国历史上惨死的最早裸模

    据《汉书·广川惠王去传》记载:西汉时期广川惠王刘去(?—前71年,汉景帝曾孙,广川缪王之子,前91年被立王)一名妃子叫做陶望卿的,曾经请画工为她画像,画像时“袒裼粉其旁”,充当裸体模特;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裸体模特。但也正因

  • 朱熹简介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亦称考亭先生。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其着作甚多

  • 李商隐的故事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记载:在令狐楚去世后多年的某个重阳节,李商隐拜访令狐绹,恰好令狐绹不在家。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曾经多次向身居高位的令狐绹陈诉旧情,希望得到提携,都遭到对方的冷遇。感慨之余,就题了一首诗在令狐绹家的厅里:“曾共山翁把酒

  • 蒋百里简介

    蒋百里与蒋介石同是浙江人,但不同族。早年蒋百里追随梁启超,矢志推翻袁世凯,晚年与蒋介石共事,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渗透在许多历史事件之中,并从这个侧面反映着一段历史。“我没有刮地皮,没有钱出国!”1930年元旦,上海市市长

  • 钱学森的故事

    美海军次长:宁可毙了他,也不能放他归国1950年6月的一天,美国华盛顿,一个中国人的造访让当时的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陷入了不安。造访者刚刚离开办公室,金贝尔立即拨通司法部的电话:“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

  • 钱学森简介

    赴美留学1929年考入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6月考取清华大学第二届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获麻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