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不会吵架的爱情

不会吵架的爱情

收录日期:2025-11-20 17:32:16  热度:8℃

“秋生啊,干啥呢?”秋生哥是先天性失聪。梅姐知道他听不见,可还是习惯性地在二楼朝着楼下喊。

他俩是我家老房子楼里的邻居,秋生哥家在一楼的门市经营一个修车行,我家三楼,梅姐家二楼。秋生哥的爸爸是先天性失聪,妈妈是正常人,他们生了两个孩子,一个是秋生哥,一个是正常的妹妹。自小梅姐就和秋生哥一起玩,多年来两家关系好得跟一家人似的。

秋生哥从小一直上特殊学校,后来干脆不念了,学习修车的手艺。梅姐不喜欢读书,可梅妈偏偏又是老师,孩子学习不好,当妈的脸上哪儿有光啊,于是两天一骂、三天一打是常事。有天傍晚,我突然听见楼下人声鼎沸,趴窗边一看吓了一跳。梅姐坐在阳台上,像是要跳楼。梅爸和梅妈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一边劝阻一边保证不再逼她读书。梅姐似乎全都没听见,用力撕着手里的一本书。

这时候,秋生哥从车行里冲了出来,急得又跳又喊,让梅姐回去。梅姐眼睛直直地看着秋生哥,手上的书掉了下来。秋生哥一下愣住了,以为是梅姐跳了下来,一边哭喊一边张开双臂,迎着落点像是要准备接住她。梅姐看见秋生哥的样子也哭了。趁着这个间隙,梅爸冲上去抱住了梅姐。

梅爸和梅妈再也不逼梅姐读书上学了,那段时间,梅姐只和秋生哥在一起。两个人去公园散步,骑自行车,形影不离。我经常会在梅姐的QQ空间里看见秋生哥的照片,有工作时的,有吃饭时的。谁都不知道他俩什么时候确定的关系,是不是秋生哥一直就喜欢梅姐,是不是那隔空一抱让梅姐动了情?再后来,梅姐去念了护士学校,秋生哥继续在家里帮忙做生意。有时候,我会撞见梅姐手里拎着香气四溢的饭盒和保温瓶,下楼去找秋生哥。两个人坐在车行的小开间里吃午饭。就这样,两个人平平淡淡地相互依偎着,走过很多年。

梅姐毕业后,在一个卫生站当护士,一次,我和秋生哥一起去接梅姐下班。刚进卫生站,我就看见梅姐在前台值班,正拿着手机打电话。看见我和秋生哥过来,她挑了挑眉毛和我打招呼。而秋生哥熟练地把她常用的东西收进手包,再帮她把白袍换下,穿上羽绒服,围好围巾,牵着她从工作间里走出来。我忽然明白,他们早就把自己活进了对方的习惯里,成为彼此的一部分。

有一年春节,我找秋生哥聊天,问他打算啥时候娶梅姐。秋生哥比画说怕以后结婚了,孩子也像他一样。我没追着问,顺手拿手机查了一下遗传的问题,然后告诉他,只要梅姐没事,她家里人也没有病史,就可以放心结婚,并建议他去医院询问专业的医生。

第二天,秋生哥和梅姐去了一趟医院,随后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谢谢。一个月后,两人领证,半年后,秋生哥和梅姐大婚。办喜酒那天,秋生哥的嘴咧到了耳根。我大声问他:“高兴不?”他鸡啄米一样地点头,然后掏出手机,开始在上面按字。他说:“有一样东西,你从来都不觉得它是你的,即使它每天都在你身边,你都觉得这东西是借的,迟早要还。可有一天,它是你的了,也不知道要咋高兴才好。”

我鼻子一酸,他继续按。“以前,我还总觉着,别人也许不太看好我俩。今天这么多人祝福我俩,我才真的觉着,她是我媳妇了。”

去年过年放假,我去探望秋生哥和已经怀孕的梅姐。刚见面,梅姐就拽着我话东家长聊西家短,把两人婚后生活里的嬉笑怒骂从头到尾唠叨了一遍。其实有些事我也好奇,先天条件不允许,他们两口子没办法吵架,但是过日子哪有锅边不碰碗沿的时候。我逗梅姐:“你们平时闹别扭不?”

梅姐像打开话匣子一样娓娓道来。秋生哥看得懂唇语,梅姐也能看懂手语,这么多年过来了,两人交流起来根本没有障碍,可是一旦闹了别扭,他们就使用各自的“母语”,自顾自地表达。

秋生哥老实,平时很少和别人聊天,怎么可能“吵”得过梅姐。有时候,两人杠上了,秋生哥就乱比画一通,梅姐看不懂,就问是什么意思。秋生哥就是不告诉她,看梅姐急得团团转,心里暗爽。和好了,梅姐才知道,秋生哥那一套莫名其妙的“张牙舞爪”,其实就是胡说八道。梅姐自然也就学会了,有时候故意找碴儿说些乱七八糟的话,搞得秋生哥满头雾水。更多时候都是梅姐先笑场,吵着吵着自己憋不住笑。后来的许多次“吵架”,他们都以怒目而视开始,以笑场结束。

在家没事的时候,梅姐还是会像很多年前一样喊:“秋生啊,干啥呢?”我好奇地问梅姐,这么多年了,明知道秋生哥听不见,为什么还是喜欢这样叫。梅姐摸摸肚子,笑成了一朵花,说:“过日子吧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一个坑接着一个坑。但坑再深,你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他一直张开双手在坑底下等着接你,所以坑再深你也不怕。我喊他一声,就是喊我这一生的踏实啊。”

猜你喜欢

  • 魂断传国玉玺

    纵然伴君如伴虎,也难舍皇权富贵。老奸巨猾的史丞相千算万算,可算到他会——一个突然出现的玉玺这不,又到了史弥远每年一度庆寿的日子。寿宴上诸大臣纷纷献礼,皇上也亲自到场,让他挣足了面子。这一晚回到家里,管家史财突然走近史弥远,神秘地说:“相爷,

  • 鱼腹藏珠

    清末的一天,保定知府微服来到野三坡。在鱼骨洞泉,他发现每天辰时左右,都会从泉水里冒出些鱼来,多则十几条,少则七八条,不由连连称奇。“你要不要这鱼?”一个农夫出现在知府身旁,“你不要,我可就捞走了。”知府摆摆手说:“你捞走吧,我不要。这鱼能吃

  • 巧对赠银传佳话

    清朝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一日,他带了仆人微服私访来到两广郊区的一个村庄,看见一家人正在办丧事,灵车在前面缓缓而行,后面紧跟着一个穿孝服的妇女和她一双十来岁的儿女,娘与孩子都哭得撕心裂肺,伤心万分。张之洞上前询问,邻人们都怜悯地说:“这个女子

  • 寻找“六尾狐”

    王桐林不仅天生胆子大,他还是那一带远近闻名的大孝子。那一年,王桐林的母亲病了,虽然王桐林带着母亲去很多医院看过,但是病情都不见好转。这天,王桐林家里突然来了一位穿着黄色道袍的道长。那道长告诉王桐林,在北边的松林山上住着一只长有六条尾巴的狐狸

  • 臭豆腐扳茶狗

    吃吃臭豆腐,就能扳倒一条狗仗人势的茶狗和一个人仗狗势的贪官!不信请看——康熙年间,宜兴地区出产的阳羡贡茶深受皇帝老儿的喜欢。每年春茶上市的时候,京城都要专门派一个名叫荣禄的太监前来收缴新茶。茶叶质量的好坏,全凭荣禄一张嘴,荣禄手上的权力这么

  • 状元失踪案中案

    01大宋仁宗年间,新科状元范仲禹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朝廷派了好几批报录的人前去范仲禹的住处通报,可是房主却说,已经好几天不见状元公了。原来范仲禹带着妻子白氏和儿子金哥,两个月前来到京城,租了住房。每日专心读书准备应考,日子过得安宁。大考之后,

  • 武员外回家

    出外收租的武员外,因思念爱妾紫茹,提前回来了。他一手捏着礼帽,一手提着长衫,轻轻靠近了屋门口。里面传出的声音,让他把正要敲门的手,悬在了脸前头。“让我走吧,太太。万一被老爷撞见,还有我的活路啊。”这是家奴小马的声音。“那个死鬼,后天才回来。

  • 包老牛和县太爷

    清朝末年,金华县东门有家牛记包子铺。这牛记包子铺的掌柜牛有福已经快七十岁了,大伙儿都管他叫包老牛。包老牛做包子的手艺那是没得说。他做出来的包子皮薄馅足,外观和口味都是一流。牛记包子铺的生意虽然很红火,可包老牛挣得却不多。这主要是因为知县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