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巧对赠银传佳话

巧对赠银传佳话

收录日期:2025-11-20 15:05:09  热度:10℃

清朝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一日,他带了仆人微服私访来到两广郊区的一个村庄,看见一家人正在办丧事,灵车在前面缓缓而行,后面紧跟着一个穿孝服的妇女和她一双十来岁的儿女,娘与孩子都哭得撕心裂肺,伤心万分。张之洞上前询问,邻人们都怜悯地说:“这个女子叫陈秀娥,她的丈夫年纪轻轻地便撒手归西了,她们母子以后如何过日子啊?”

张之洞看到眼前的情景,又听了邻人们的这番话,不禁起了恻隐之心,随口吟出一句:

白马素车挥手别;

张之洞刚将上联说出,还没想起下联,就见穿孝服的小男孩擦了擦眼泪,竟对出了下联:

青天碧海寄离言。

张之洞一听,顿觉惊奇,十来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敏捷的才思,就又出了个上联:

碧海潮空,此日扶桑人化去;

还没等小男孩开口,身穿孝服的小女孩立即对出下联:

黄山月冷,何时泉台魂归来。

两个孩子都能对出这样稳妥的下联,使张之洞惊奇不已,他想:这两个孩子有如此的才思,不妨见他们一见。他就一路打听着来到陈秀娥家,等候着两个孩子从墓地回来。

陈秀娥和儿女们回家后,与张之洞见过礼。陈氏见眼前这位先生是个有学问的人,就向他诉说了自己的不幸:丈夫生前是个穷秀才,一生贫困潦倒,因生病无钱治疗,故三十多岁就驾鹤而去。老家在遥远的北方,老家的公公婆婆还需要她回去养老送终……说到这里,陈秀娥已泣不成声。情绪稍定,她挥笔写下了一副抒发自己悲痛的对联:

“撒手何其惜,数十年贫病交加,纵我留君生亦苦;贱躯不足悲,八千里翁姑未殡,因君累我死犹难。”

张之洞听了陈秀娥的不幸遭遇,既佩服她对公公婆婆的一片孝心,又同情她的生活艰辛。为了使她全家能生存下来,让一双儿女读书成人,他就赠给了陈秀娥白银千两。

张之洞见联赠银之事,成就了一段佳话。

猜你喜欢

  • 好朋友是一笔最恒久的财富

    有一个美国富翁,一生商海沉浮,苦苦打拼,积累了上千万的财富。有一天,重病缠身的他把十个儿子叫到床前,向他们公布了他的遗产分配方案。他说:我一生财产有1000万,你们每人可得100万,但有一个人必须独自拿出10万为我举办丧礼,还要拿出40万元

  • 葱茏岁月

    (一) 刚刚进入这所大专院校,有那么一段日子心情很低落。由于高考前的一场大病,使我的北大梦破碎无踪。直到有一天,一个女孩在新生联谊会上激昂地说:“我们大专生怎么了?我们一样有自己的天空!”当时心里很是震动,不由得想起泰戈尔的那句名言:“如果

  • 小米儿

    我能来北京这所大学里读书,缘于早年的一个梦。那时我6岁,随父亲去北京省亲。有一尊白塔吸引了我的视线,然后就是那片池塘,记不清叫什么湖了。从那时起,那白塔还有那池塘就出现在我的梦里,年复一年。是的,年复一年,暗暗地企盼的仅仅是一件事——生命里

  • 朋友是碗阳春面

    那时我算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吧,喜欢看看书报杂志,喜欢读三毛的书、席慕蓉的诗,兴趣来时,就信手涂几句风花雪月的诗自我陶醉一下。很多青年类杂志都刊有征友启事,我找了几个志趣相投的结交了笔友,衡阳的路丛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热情友好的鸿雁往来中,我们

  • 红旗下的朋友

    我是在看到那个故事后才萌生养鸽子的念头的。故事说1940年德国占领巴黎后,有个爱养鸽子的孩子没有逃走,他的父亲已牺牲在战场上,家中只剩下他和祖父,还有那一大群鸽子。每天傍晚他都用一面红旗在房顶上赶鸽子,让鸽子在天上飞翔。平时他用白布条赶鸽子

  • 欧阳风之死

    大学3年,有一件事的阴影陪我一直到现在。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困惑、迷惘、茫然、不知所措,常常让我对生命、朋友、感情、乃至自己产生怀疑。 我们寝室里哥们8个,欧阳风是老五。长得中等身材,浓眉大眼的,回忆起来好像从没听他说过老家是哪里的,因

  • 我那些亲爱的同学们

    1981年夏天,我和我们济南市四区三县的一部分应届初中毕业生在翻越了预选和中考两大关之后考入了山东省历城师范。于是,我们成了亲密无间的同学。 这是我们母校自恢复中考以来第一次招收初中毕业生,当我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那个坐落在顿丘庄西北半山冈上

  • 我的野蛮朋友

    我们相处了6年之久,要不是它后来处心积虑处处和我过不去,我们还会是朋友。 我的野蛮朋友是一只漂亮的猫,出生一周后来到我家。它通身一片金黄色,只有脸部交杂着黄、黑、白的条纹,极像老虎的脸,我们称它“虎子”。 虎子曾是我的好朋友,每天下班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