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俗世小幸福

俗世小幸福

收录日期:2025-11-21 12:41:03  热度:11℃

俗世小幸福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春天,去山里,却误打误撞,跌进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里,也有一群人,但却是用和我们不一样的方式生活着。

空山新绿,风是柔的,阳光是暖的,走在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拾级而上,深山空灵,古木清幽,铜香炉里依旧焚烧着袅袅的檀香,渺渺梵音在深山回荡,空山之中愈发显得空灵,心中忽然觉得宁静安逸,前所未有。种种的不如意,种种的不开心,在那些梵音之中渐渐远遁。

大殿里,那些尼姑青衣素服,低眉颔首,或诵经,或解事。清灯古佛,流年暗转,寂寂梵音,黄卷入梦。我呆怔在那里,痴痴地想着,不知道她们的前世曾经是怎样的一个女子,是不是也曾娇羞婉转?是不是也曾明艳动人?是不是也曾在红尘里轰轰烈烈地爱过一场?

答案当然不得而知。

不知是怎样的女子经历了怎样的尘世,然后毅然决然地放下和舍弃,在这静寂的空山之中,与孤灯黄卷为伴。

今世,她们只是这深山古寺里的修行者,守着大殿,守着孤灯,守着黄卷,看着时光一寸一寸燃掉,看着红颜一寸一寸凋零,有没有不忍过?有没有不甘过?寂寂秋水不染尘,她们像茶一样,与水相伴,虚空为玉盏,云水为生涯。前世即使爱过,也与今生不相干,那只是一场隔世的旧梦,只是一场陈年的故事。

今世,她们只是这池中的莲花,安静地蛰伏在池水之中,美丽也好,出尘也好,淡然也好,都只为自己,为自己盛开,为自己璀璨。风雨影响不了命运的抉择,寂寞影响不了时光的流逝,在这红尘之外,清静之地,与云为伴,与月相守望,与时间为伍,在自己的世界里跋涉。

一直觉得,放下,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不是每个一人都能舍得放下的。放下一些人与事,割舍一些情与爱,种种繁华,种种恩爱,种种烦恼,种种苦闷,都如浮云流水,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红尘是我们一直生活着的世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市井的叫卖声,孩童的嬉笑声,炒菜炝锅的香味,偶尔过路的年轻女子,回眸一笑,倾倒众生,种种,不过是传递给我们的一种暖,那种暖,世俗但却无法舍弃,我们就是依傍这种世俗的暖,活下去。

我承认我是俗人,贪恋红尘之中,亲情之暖,爱情之美,友情之甘。鲜衣怒马,美酒花香,每一件都让我动容,都让我恋恋,舍不得放下。俗人的小快乐,俗人的小幸福,俗人的小烦恼,我都有。

我承认我是俗人,贪红尘烟火,恋尘世温情,可能今生都与方外生活无缘,可是,没关系,人生在世,注定会有很多种活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顺着来路,踏阶而下之时,有阳光在石阶上跳跃,我庆幸自己还能找得到回去的路。

每年,或春或秋,总会选上一个日子,驱车几百里,上山看看那些清幽的古木,看看那些宏大的殿堂,听听木罄之声,听听诵经之音,沐浴之后的心灵,那些小烦恼小烦忧会暂时离开一会儿。

岁月深深深几许,红尘之外流年寂。

猜你喜欢

  • 一个比喻

    哲学家尼采的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一个句子,那天我偶然看到,觉得很精彩。这个句子是:“我是河边的栏杆,谁能扶我,便扶我吧!我不是你们的拐杖。”这个句子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我愿意帮你——不管你是谁,只要你需要,你就扶我,我就帮你。第

  • 近视还是远视

    因为近视,所以能保持心情的平静;偶尔远视,可以保持灵魂的澄澈。前者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安心于日常的生活;后者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超脱于日常的生活。人生的这两种视角缺一不可。人只看近处,是对自己神经的一种保护。因为如果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看存在

  • 庄子的三条鱼,人生的三重境界

    庄子可能是最喜欢鱼的哲学家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将生活的极大智慧,写进了三条鱼的故事里。读明白了,人也就活通透了。北冥之鱼庄子在《逍遥游》里写的第一条鱼,是北冥有一条名为鲲的鱼,能化作鹏,遨游于九天。它会乘着六月的风,飞去南冥。可是

  • 一只叫白天的狗

    我养了只叫白天的狗。它出现的突然,有天早上它傻乎乎的撞屋子的玻璃窗,流着哈喇子扒搭着门。一开始觉得它太蠢了,不打算搭理它。可每天都这么撞窗户,我担心窗子会碎,于是在门上开了个洞。于是乎,每天起床都能看见一个狗头伸进来,哈喇子流一地。踏着黎明

  • 独山雾沉沉

    一寒鸦嘎嘎嘎地叫着,微风轻轻拂过,夕阳的残光渐渐地散开了。杏子站在屋外等她爷爷。星星疏疏点点地挂在夜空了,月亮圆圆的,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杏子她爷爷挑粪水到山下的稻田地里浇灌去了,我打柴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他,他驼着背挑着两桶满满的粪水走得

  • 让阳光照进你的心房

            有一个童话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叫托雷的田鼠,它整天忙着收集各种东西。其他田鼠问:托雷,你收藏了一些什么东西呢?我收藏阳光、色彩。托雷说。其他田鼠都为托雷的回答而仰天大笑,它们以为托雷是在和它们开玩笑,于是,笑过以后就继续干活了

  • 人生十字架

    比利时有一出著名的基督受难舞台剧,演员几十年如一日在剧中扮演受苦受难的耶稣,他高超的演技与忘我的境界,常让观众不觉得他是在演出,而是像真的看到了台上再生的耶稣。一次,一对年轻的夫妇在演出结束后来到后台,他们想见扮演耶稣的演员辛齐格,并合影留

  • 解救自己

    周末去母亲那儿。遇上了睽隔二十多年的苏阿姨。苏阿姨是我母亲在怀宁师范的同学,毕业后两人又做了五年的同事,苏阿姨的丈夫在山东工作,后来她也调到山东。关于苏阿姨,我母亲的评价是,“这世上有好人,可没见过像你苏阿姨那样的好人。”夕阳黄昏,两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