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蒲松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妻子是谁?

蒲松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妻子是谁?

收录日期:2025-11-20 14:49:44  热度:10℃

蒲松龄,我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醒世姻缘传》、《晴云山房诗文集》等文。他所著的《聊斋志异》,以其干练的文笔,丰富的想象,被评为短篇小说之王,至今还广为流传。

蒲松龄,公元1640年,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因为家道中落,蒲松龄家里以无闲钱请私塾老师,因此他们一家四兄弟都是跟在自己父亲身边读书学习的。在四个兄弟中,蒲松龄排行老三,自幼聪慧异常,学习能力极强,善于举一反三,父亲对其抱有极大的厚望。

公元1659年,蒲松龄十九岁,这一年他参加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蒲松龄少年出名,但是此后科举却一直没有中举,连续四次参加科举考试,次次落第,最后只得无奈放弃考试,转而谋取营生,用以养家。

他先是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后又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只得一提的是,在蒲松龄七十一岁的时候,成为岁贡生。岁贡生,指得是依排序给予的一个称号,实际上最多算是半个贡生。

公元1715年,蒲松龄病逝,享年76岁。

蒲松龄除了是一个著名小说家,是一个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完成自己作品的小说家以外,挂在他身上最大的标签应该就是苦。

首先要说的便是家贫之苦。蒲松龄的贫困的苦痛,是从析箸之变开始的。蒲松龄他们家虽然家道中落,但是后来他的父亲由儒转商,家里还算的上是一个小康之家。那个时候,蒲松龄无需担心钱银的问题。但是后来他的两个哥哥娶了媳妇,而这两个媳妇又都是泼辣之辈,时常因为一些小事闹的家宅不宁,无奈之下,他们的父亲便将他们分了家。

蒲松龄的妻子是个贤惠之辈,他们在分家方面自然争不过来两位势利的嫂子,所以这个家分的并不公平。蒲松龄一家只得了二十亩薄田,二百四十斤粮食,只够吃三个月。蒲松龄先还咬着牙继续读书,但在家里日渐穷困而又科举无望的时候,他只好放弃科举,赚钱养家。

蒲松龄家里当时穷到什么地步呢?他给人做塾师,一年最多只能赚八两,而同时期刘姥姥《红楼梦》中曾提到一个四口之家的基本所需,需要二十两银子维持。八两对二十两,这之间的落差不必多说。

另外,因为家里穷,蒲松龄当时还作文以自嘲,此文名为《除日祭穷神文》,文中说:穷神,穷神,我与你有何亲,兴腾腾的门儿 你不去寻,偏把我的门儿进?难道说,这是你的衙门,居住不动身?你就是世袭在此,也该别处权权印;我就是你贴身的家丁、护驾的将军,也 该放假宽限施施恩。你为何步步把我跟,时时 不离身,鳔粘胶合,却像个缠热了的情人?

蒲松龄第二个苦,便是漫漫科举之路。蒲松龄少年得志,三试第一,成为秀才。但实际上他的这个第一,与当时的评判标准并不符合。当时他的主考官是大诗人施闰章,他非常欣赏蒲松龄的文采,尽管蒲松龄写的并不符合八股文规范,他还是给蒲松龄判了个第一。这就给蒲松龄一个错觉,觉得自己就应该这样写,所以后来他屡试不第,压力巨大。漫长的科举考试之路,一边要专心学习,一边要忧心家务,蒲松龄这段路程走的极为辛苦。

蒲松龄的妻子为刘氏,是离蒲家庄二十多里的道口村一位乡村秀才的女儿。刘氏极为贤惠,孝敬公婆,对丈夫很疼爱。蒲松龄分家之后,专心学习,家里的一切家务都落在了刘氏身上。她从年轻的时候就纺线、织布、搓麻线,落下了胳膊疼的毛病。蒲松龄家贫,饭菜很少见肉,偶尔因为招待客人买一点肉,刘氏自己从来舍不得吃,要留着等在外面教书的丈夫回来,所以常常是留着留着就不能吃了。刘氏和蒲松龄一起生活了五十六年,她去世的时候,蒲松龄非常伤心。

猜你喜欢

  • 拼的不是天赋,是努力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我所在的班级每周六早上8点半开始上课。有个男同学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他是班上最早到的学生,可是他说他仅仅提前到了15分钟而已。上了3个月课后,我发现不迟到不早退、每周都坚持来上课的学生不足10

  • 我的航母我的梦

    她是一位美丽的女孩,出生在河北廊坊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当过兵,经常给她讲军营中的故事。这在她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保家卫国的种子。她对父亲说:“我长大了,也要去当兵!”父亲摇了摇头,说:“你要是一个男娃,一定能行!”她不服气,对父亲说:“女娃

  • 低调坚守,成就盛名

    瑞士军刀始创于1884年,它的创始人卡尔·埃森纳为纪念自己的母亲,就用母亲的名字“维多利亚”注册成了商标,瑞士军刀因此也被世人称为“维氏军刀”。1918年,58岁的卡尔·埃森纳去世了,他把产业留给了两个儿子卡尔·埃森纳二世和爱德华·埃森纳。

  • 纸篓里捡来的配方

    有一个叫李强的小伙子,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当时,大学毕业生还是统一分配工作,李强被分到了一家国有电子企业,下车间当学徒,从事化工配染工作。然而,连李强自己也不曾想到,仅仅一年,他就由学徒晋升为车间主任,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科

  • 兵者

    一夜寒风就把不凉不热的秋天带走了,让人讨厌的冬天追随着最后一批南迁的大雁降临在人间。夹杂瑟瑟冷风残忍鞭打着前进路上的障碍物,长青松树被折磨地无力‘沙沙’呻吟着,一次次弯腰,随时存在折断的危险。初冬却是冷得出奇,不留给人们喘息的机会。杀死重重

  • 扔你到悬崖边

    那些扔你到悬崖边的人,是你必须牢牢记住并深深感激的。很小的时候,你总是邋邋遢遢,还经常拖着烦人的鼻涕。一次,当你凑过去想跟小朋友玩时,一个小伙伴边躲边说,“我才不愿意跟裤子都提不起来的鼻涕虫玩。”“傻瓜才愿意跟邋遢鬼玩呢!”“走喽——不跟讨

  • 十七楼的幻想

    这只是一个梦,也仅仅出现过一次。当我站在十七楼的阳台,试探性地甩开身子,往下窥视,我的目光深处,是一个华丽的世界。人潮如鲫的长街上,有许多的人,身着彩色的行装,穿梭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里,他们有的三两成行,揶揄打闹;有的并肩携手,情意缱绻。

  • 韩老师班上的犟孩子

    韩老师班上有个倔犟又叛逆的孩子,头脑聪明,却全然不用在学习上。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犟得像头牛,着实让韩老师头疼。这一次中考,这犟孩子没一科及格的。韩老师在发成绩的时候,拿着他满是叉叉的考卷说:“我对你是彻底放弃了,你要是能打上一百分,我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