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一句承诺一生情

一句承诺一生情

收录日期:2025-11-21 06:18:41  热度:11℃

他叫谢延信,人如其名。因为一个诺言,他几乎守了一辈子。谢延信是河南华县的一个农民,对谢延信来说他是永远都不会忘记他33年前所许下的那一句承诺的。

其实那时的谢延信还不叫谢延信,谢延信原本是姓刘的。他22岁那年与同村姑娘谢兰娥结了婚,成了谢家的上门女婿,一年后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婴,这为这个艰难的家庭带来了一丝喜悦,刘延信初尝为人父的滋味儿,更是糖中放蜜,甜不待言。

然而不幸的是这些喜悦仅仅持续了40余天就被一场阴云遮去。谢兰娥因为患产后风去世了,刘延信初为人父的喜悦还没有过去,22岁的他就痛失了爱妻,刘延信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很多。好心的村民走了一拨儿,又来了一拨儿,他们都是来刘家安慰突遭不幸的刘延信和他父母的。

面对这突然来临的横祸,刘延信如五雷轰顶,他不敢面对前来凭吊的乡亲,不敢面对两鬓斑白的父母双亲,更不敢面对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他欲哭无泪,他怨恨苍天夺走了他心爱的妻子,留下他和自己的女儿,他不知今后的生活该怎样过,路该怎样走。

妻子走了,按照当地的习俗刘延信可以选择断亲。可是当刘延信看着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吃饭,哭昏了好几次的岳父岳母,刘延信知道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也许远远要超过自己这个做丈夫的,因为岳父岳母的就这么一个女儿,唯一的妻弟却是先天痴呆,岳母常年患病,岳父则常年在焦作当矿工。此时的刘延信望着棺木中的妻子,看着悲痛欲绝的岳父岳母,他又瞥见跑来跑去不知发生什么事的痴呆妻弟。

刘延信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颤,他想起自己在妻子弥留之际做过的承诺。于是刘延信来到岳父岳母面前,当着乡亲的面他“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岳父岳母面前,先是“咚咚咚”地磕了3个响头,然后他眼含热泪的说:“爹、娘,兰娥不在了,从今以后俺就是您的亲儿子!您放心,今后的生活俺来管,百年以后俺替兰娥为你们二老养老送终。”

刘延信的一番话一片真情使在场的乡亲无不潸然泪下。后来刘延信为使二老相信他的诚意,他还把自己的姓改了,从此谢家的女婿就成了谢家的儿子,谢延信也承担起了兰娥家的全部责任。就在他地精心照料下,岳父岳母慢慢的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可是命运似乎对谢延信真的有些不公,谁又能想到5年后的一个冬天灾难再次降临在这个本就以艰难维持的家庭。

岳父突然得了中风,经过7天7夜的抢救,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却终生与床为伴。就这样一家5口4个人的生活不能自理,还要为两个老人寻医问药的重担就落在了谢延信的肩上。岳父病后,为了生活谢延信开始带着一家5五口来到河南焦作,他接替了岳父的班成焦煤集团朱村矿当了一名井下矿工。

就是这样他一天除了上班,下了班就尽心地照顾老人和孩子。谢延信除了每天都会给岳父翻身、擦背,为了给岳父治病他还按照偏方挖过毛草根、逮过蟾蜍;为了给岳父减轻痛苦,他自学了护理按摩;为了给岳父解闷,他还背岳父到外面晒晒太阳,用了自己大半个月的工资30元钱给岳父买了一个收音机,因为岳父喜欢听越剧。

转眼间就过去了33年,33年来谢延信一直履行着他的诺言,靠微薄的工资,承担起伺候瘫痪在床的岳父、丧失劳动力的岳母和呆傻妻弟的重担。如今谢延信的老岳父已经去世11年,83岁的老岳母身体比以往好多了,而谢延信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但谢延信很是自信:“好在有我妻子在。即使我不行了,我相信她也会像我那样继续照顾好老人。”这场爱的接力是不会停止的。

而感动中国组委会评委给他的颁奖词则是:“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2007年谢延信感动了中国!因为真实,所以震撼;因为真诚,所以感动;因为可贵,所以可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33年前的一句承诺,刘延信坚守了一辈子,33年来他付出的是一颗温暖的善心,而成就的却是今天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

猜你喜欢

  • 我的“节日”

    上课跟写文章是不相同的。写文章是你自己守着自己的心,可上课你必须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和带着说不清的期望的“可怕”的眼睛。你必须始终用你的学识、逻辑、风趣、声音、手势乃至你的仪表、风度、恰当的笑和突然的严厉,抓住学生的心。而最重要的是你的

  • “纳粹总理”拒绝道歉

    他生于德国的北部城市汉堡市,爷爷是个有着犹太血统的富商。15岁那年,他亲眼目睹了纳粹党党魁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后疯狂迫害犹太人的累累罪行,不禁为自己的犹太血统忧心忡忡。做教师的父母安慰他不要担心,他们会想办法帮他躲过这一劫。父亲通过关系,悄悄

  • 知道我的人

    她被认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守护者,是奥巴马与外界联系的媒介,每当华盛顿高官在总统办公室开会时,她通常都坐在奥巴马的身后,更是仅有的几个可以称总统为巴拉克的人。令人遗憾的是,这次活动不成功,奥巴马不仅没有赢得支持,而且出了丑,回来之后,他把所

  • 看广告也能挣钱:马昭德打造“秒赚”让广告

    看广告也能赚钱?这并非天上掉馅饼的传说,而是马昭德的创业项目“秒赚广告”。他不仅让普通百姓坐在家里看广告,就能领取小到洗衣粉、食用油,大到汽车、房子的报酬,自己一年就进账20亿。他到底是怎样创造这一财富奇迹的?遇高人指点,卖茶叶的差点弄成“

  • “货霸”只因爱读书

    “你们的宋总呢?”每天上午会有人这样问宋睿的助理。问得多了,一些客户就不再这样问了,因为他们清楚宋睿每天上午是不工作的,当然不用说接待客人了,每天上午是他的读书时间。按说宋睿曾是“学霸”,已是CEO的他没必要再刻苦读书了,更不用说每天用半天

  • 把10拆成“7+3”

    上世纪70年代,有个名叫赛蒂的年轻女孩大学毕业后,进入了纽约一家电子公司做老板助理。这家电子公司刚成立不久,有许多项目都是与别的公司合作进行的。那天,老板为了一项芯片业务在会议室里接待了几个加工企业的代表,最后他看准了一家来自纽约西郊的芯片

  • 傅斯年趣闻轶事

    民国时期“名满天下,谤亦随之”的傅斯年被人称为“学霸”,其实他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留下无数趣闻轶事。作为民国时期学术界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傅斯年“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一生留下了数不清的趣闻轶事。傅斯年被称为“学霸”,实际上他很看

  • 宋美龄的中产阶级气质

    宋美龄走了,享年106岁。在二战期间的世界风云人物中,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整整比别人迟了二三十年。俗话说,盖棺定论,然而对于宋美龄来说,在她没有告别这个世界之前,历史对于她的“论”其实早就已经定了。正如她自称“蒋宋美龄”一样,她的功过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