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傅斯年趣闻轶事

傅斯年趣闻轶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3:43  热度:13℃

民国时期“名满天下,谤亦随之”的傅斯年被人称为“学霸”,其实他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留下无数趣闻轶事。

作为民国时期学术界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傅斯年“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一生留下了数不清的趣闻轶事。

傅斯年被称为“学霸”,实际上他很看重有学问的人。傅斯年十分钦佩陈寅恪的学问,曾对人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抗战时,傅斯年与陈寅恪在昆明同住一栋楼。傅斯年住一楼,陈寅恪住三楼。每次“跑警报”的时候,别人争先恐后地往楼下的防空洞跑,傅斯年却摇晃着肥胖的身躯往楼上跑。他是怕陈寅恪睡觉听不见警报,加之陈寅恪视力不好、行动不便,怕他遇到危险,所以急忙上楼搀扶陈寅恪下楼。20世纪40年代,中研院筹备成立民族学研究所,拟聘史语所李方桂出任所长,李方桂坚辞不就。中研院代院长朱家骅委托傅斯年前去说服。傅斯年不厌其烦地劝说,结果李方桂说:“我认为,第一流的人应当做学问,第二流做教师,第三流才去做官。”傅斯年听后不但不恼怒,反而立即躬身作了一个长揖,边退边说:“谢谢先生,我是三等人才。”

傅斯年身高体胖,人称“傅胖子”。有一个段子,说是抗战期间傅斯年、李济、裘善元去重庆赴宴。宴毕,主人替他们雇了三乘滑竿。裘善元第一个出来,抬夫们一看是个胖子,不愿抬,互相推让。接着李济出来,比第一个还胖,于是四个抬夫又推让一番。最后,等到傅斯年出来,剩下的两个抬夫一看,傻了眼,丢下滑竿,掉头就跑。好友罗家伦曾跟傅斯年开玩笑:“你这大胖子怎样和人打架呢?”傅斯年回答:“我的体积乘以速度,产生一种伟大的动量。这种动量可以压倒一切。”或许正是因为有此资本,傅斯年好斗。有一次,在国民参政会上,孔子的后裔孔庚就中医问题提了一个议案,傅斯年表示坚决反对。二人展开激烈争辩,孔庚争辩不过,就在座位上辱骂傅斯年。傅斯年十分生气:“你侮辱我,散会后我要和你决斗。”等到散会后,傅斯年果真在会场门口拦住孔庚要决斗。孔庚这时已年逾古稀,身单力薄,根本经不起厮打。傅斯年见状,只好将双手垂下来说:“你这样老,这样瘦,不和你决斗了,让你骂了吧。”

傅斯年疾恶如仇,人称“老虎”、“大炮”,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他不畏权贵,撰文弹劾孔祥熙、宋子文两位权贵。罗家伦曾说,傅斯年是唯一敢在蒋介石面前跷起二郎腿的人。事实上,傅斯年是个很讲原则的人。抗战胜利后,他代胡适接管北大。对于那些在北大沦陷时曾出任伪职的职员,不论多么有名,傅斯年一概开除,并称“汉贼不两立”。晚年执掌台湾大学,为刹住招生说情之风,傅斯年多次在报纸上发表声明,称假如自己以任何理由答应一个考试不及格或未经考试的学生进来,那就是对校长一职的失职。他奉劝至亲好友不要向他谈录取学生的事。不仅如此,他还在校长室门前树一告示牌:“为子女说情者,请免开尊口!”

猜你喜欢

  • 《塑影》

    第一部是《倾尽梦语》第二部是《魔方》第三部是《塑影》注:之前可能写过一部故事,但两者不同塑影第一章 背面梦语店里,月捡到了一片黑色的叶子,记忆消失,他化为曼辰,离开了!无痕,轻舞为找寻月,联系上星绮,可是星绮只知道月是曼辰,但不知道他的身份

  • 大处精明

    看过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位老人,有人问他:“如果生了病,你会去看医生吗?”老人回答说:“我会的,因为医生要吃饭。”人们接着问他:“如果医生给你开了许多药,你会买吗?”老人回答说:“我会的,因为药店老板也要吃饭。”人们就再问他:“你会把这些药都

  • 人也要适度饥饿

    1925年,美国科学家麦开主持进行了一个著名的老鼠实验。他将一群刚断奶的幼鼠一分为二,区别对待:第一组的幼鼠享受“优惠待遇”,予以丰盛的美食,让其尽情享用,饱食终日;第二组的幼鼠受到“歧视待遇”,只提供相当于第一组60%的食物,“饿其体肤”

  • 生命当无悔

    人生百年,若白驹过隙,在时空的经纬所编织的生命中,我们曾循着那密密的针脚,看到过绚烂如朝霞的欢乐彩带,也发现过郁黯如愁云的痛苦症结。但是,朋友啊,无论扯起生命的哪一根经脉,我们都需要无悔地去对待!每个人对无悔的生命有着各自的诠释。李白的无悔

  • 分一些咖啡给别人

    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上,生长着茂密的咖啡树,几百年以来,岛上的居民都靠采集咖啡豆来谋生。但是近些年来,每当咖啡将要成熟的时候,岛民们的烦恼也来了。这是因为,有一种叫做棕榈猫的动物开始在岛上生存繁衍。棕榈猫喜食咖啡果,而且它们比人类更善于爬

  • 雪妮的选择

    雪妮嫁人很突然,男人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是经村里的媒婆介绍的,只会了一次面,就定聘了。双方父母都感叹这桩婚事的顺利,说姻缘果真是注定了的,一点由不得人呢。儿女大了,做父母的不就操心他们的婚事嘛,这下心事了了,能不畅快。男人老实,娶了老婆

  • 世上没有永远浑浊的小河

    记得小时候父亲带我去砍柴。那一天,天气异常炎热,我口干舌燥,喉咙仿佛要冒出烟来,十分地难受。父亲也是十分的口渴,于是父亲吩咐我:“刚才我们不是过了一条小河吗?那儿的河水清澈,可以解渴,去取些来。”于是我返回小河取水。没想到,我回到小河边一看

  • 人生如船

    偶然看到一幅风景画:一艘几乎占满了画面的三桅船,正激着浪,鼓着帆,扯直着角旗向前疾驰。船下是波涛汹涌的海,海天相接处有一线乌云,虽然已风云乍起,但在航船那一往无前的气势面前,乌云却似乎已在退缩。从那帆上的斑斑征尘,船上的累累锈蚀、绷得紧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