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奇遇

奇遇

收录日期:2025-11-20 21:39:38  热度:7℃

西望一片雾气蒙蒙的山影,就是西炎山。从那里去往道士塔的路只有一条。两年前,我在那条路上巧遇了一个自称长生不老的人。他随我绕过最难行的一道山径,实在太累了,我不得不停下脚步喘气。这时,他朝我摆手。万丈树林早被雾气揉成了一团黛绿。上山前,我想一定要在天黑下来前赶到道士塔。因为,和友人约定好的。人在路上,不断被错误的方向耽搁,搞得我越来越担心迟到。

那人气喘吁吁地站在一棵树下。

我、我、我给您双手抱拳。

山下有众多乞丐跟游人讨钱。有时,他们会摇身一变成为西炎道士。说自己是西炎山道士绝对是一个好噱头。然后,手一指,山上隐隐约约浮在山雾中的道士塔,意思显见:呃,我就是从那儿下来的。很多外地人来我们这里,都要在他们那儿花去数目不等的钱,获得各种关于吉凶的说辞。

史载此地多出奇人异事。很多文人在此隐居过,如李贽。所以,逢人开口说几句文辞不稀奇。他徐徐地说起了他的故事。我要走,他就摆手示意我听下去,我刚才为甩掉他,走急了。现在,我觉得腿肚在发抖。我坐在石墩上,抚摩着我的腿肚听他说

我本家境殷实,无奈杀了人,只得来山中。

哦。我看着他,你长得可不像倒像个道士。

后来,他说离他上山时有一百多年了。我问:然后呢?我是不死之身,我倒想以神通助人迷途知返。我微微一笑,学着他的样子,双手抱拳,向他辞别。我要走,他看样子并不急于阻止我。

兄台,叫我好等。他说。

这时,我在他身后的树上,看见一只树鼠。我从未看见过这么大的树鼠,有七岁孩童大小,并且通体灰黑。我越过他的头顶看过去,树鼠眼神呆滞地注视着我们。

我说:迷途知返?

非也,非也。那人固执地和我保持着一个可以对话的距离。

我有点儿恼怒,便冲他喊:兄台,我是这山上修行的。下山几日,今日回道士塔!说着,指了指,看到了吧,再不走,山里就黑了。

临行,我不忘折回几步,靠近他一些。对他说:你杀过两个无辜者!

然后,我得意地走在了路上。走了很久,我也不回头去看他,身后的山林越来越黑,陷入了一片湿漉漉的山雾中,我以为吓跑了这个人。一百年前,我曾经杀死了你。那个怪声扑上来。我猛然停步。

你又来啦?我被莫名其妙的感觉吸引了。这个不死之人让我想借此给自己找点儿乐。我笑说:要不,你给说说一百年前为什么杀我?他说:我们为一个女子!他为我描述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肌肤雪白的青楼女同时喜欢上了我们。然后,我出手想杀他。结果,他一个失手,我死了。故事至简,我觉得很有趣。

我杀了你。

杀了我?

对,不过,是失手。

你在这里等我一百多年?

我们有约,只要找到你

转念想,他跟我上山,腿脚也辛苦,干脆给他点儿钱打发掉算了,于是伸手掏钱。突然一声大叫。我在他身后的树上看见了那只鼠。

小姐!那人叫道,满脸浮现惊恐之色。很快地,他扭转身子,像灾祸来临那样,一路追了去。我看着他,身裹一团青烟,直直追下了几个林坳

很多年没有见到过树鼠。这种小动物在我小时候去的西炎山上很多见。奇怪的是,自从这次见过一次大个儿之后,再也没见过。后来,我一个人在道士塔的客栈里等友人。左等右等,都不来,我只能先睡下。第二天下山再说。夜里,就听到客栈里的人聊,傍晚来了一个疯子,说要找一个死于一百年前的人

猜你喜欢

  • 配姻缘

    很早以前,有个叫吴三的人,那年24岁,还没有娶上媳妇。这天,他一个人扛着锄头下地锄田,走到半路,看见路边的大树下,有个老者坐在树荫里,守着几堆碎碗碴玩儿。吴三觉得有点好笑,就站下来看。老者就像没看到他,继续玩儿。他看看这堆,拿起一块儿,看看

  • 紫荆山的传说

    在朔县东南方向,有一座巍峨的大山,叫紫荆山(民间多称莲花山)。关于这座大山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紫荆山光秃秃的,连一根草也没有。这里的百姓生活得很艰苦,一则这里地薄没有产量,二则牲畜也难养,三则北方的匈奴没准什么时

  • 飞毛腿季丹山的故事

    我的家乡是昌邑南部的石牛庙村,为何叫石牛庙呢?是因为村西北角埠岭上有一奇石如牛,旁有庙宇奉祀神牛而得名。石牛庙出了个飞毛腿的故事很快传到了在京城为官的刘墉的老家高密——我们村与高密县相邻,只隔着一条官河。刘府立即差人到了俺村,让季丹山到京城

  • 娃娃寻“罪证”

    文革中的那一天,一个看上去像学生模样近二十岁的年轻人,他穿着黄军装,手里拿着红宝书,走起路来雄赳赳气昂昂的一副革命架式。年轻人他已经是一个革命闯将,头脑中已经装满大义灭亲的忠于思想,他是特地来寻找他亲人的“罪证”。那一场声势浩大的文革运动,

  • 都是蟑螂惹的祸

    小袁是个普通大学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每天过着睡觉睡到自然醒的生活。闲来无事就和一帮狐朋狗友到处乱逛,上课除了第一次就再也没去过。可是,突然有一天也不知道他发了什么疯竟然宣布要好好读书﹑重新做人,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之后,朋友叫他也不理,整天就

  • 神奇的“药丸”

    清朝雍正年间,有一个名叫牛柳村的小村子。村子里有一个吝啬教书先生,名叫高金斗,长得尖嘴猴腮。每日教十几个学生诵经背诗。有一日,新来的一位学生的父亲邀请高金斗赴宴。高金斗听闻欣然答允,却要求在三日后会宴,心想;这次非得捞上一顿。便在家里饿了三

  • 慈禧太后观玉扇留诗的喜怒事

    清朝末年的储秀宫,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慈禧太后走出了宫殿,太监李莲英和宫女们拥着她随行。慈禧太后漫步来到花园里,欣赏着盛开的五颜六色花朵,又看着假山旁龙头吐泉、池子里水中倒影,再观看那群鱼飘游,寿龟时隐时现,她心里十分高兴。她高高兴兴在园

  • 武则天惜才

    武则天初登皇位时,宰相是被誉为“上官体五言诗鼻祖”的上官仪。上官仪有个小孙女叫上官婉儿,十来岁就能写得一手好诗,而且她所写之诗,并不停留在吟风弄月上,而是深深地关心着百姓疾苦。武则天看出上官婉儿成人后必是一个能为百姓谋福的人,所以对她特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