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传媒犀利哥石述思就做一个只会奉承的丈夫

传媒犀利哥石述思就做一个只会奉承的丈夫

收录日期:2025-11-21 01:11:56  热度:11℃

2013年4月的一天,正在做节目的石述思接到了妻子王筱璐的电话,两人聊着聊着,石述思谈话的语气突然变得轻松和亲热起来,他问:"筱璐,你今天新做的头发是不是长长的,微微有点波浪?”王筱璐被说得心花怒放:“哦,你怎么知道,难道你提前看到了?”石述思淡淡说道:“我只是猜的,这种发型做出来,没有哪个女人比得上你,因为你是我心目中唯一的偶像!”电话那头的王筱璐笑靥如花:“哈哈,当初我就是被这张巧嘴迷上的……”

石述思担纲央视多档栏目的策划人与首席撰稿人,在传媒界有着“犀利哥”的美誉。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口若悬河的资深媒体人,生活中的能力其实很低,不过聪明的他却有一条生存下去的“黄金准则”,那就是:要想缔造出美妙的婚姻,依靠“阿谀奉承”也完全可以得到……

事业“型男”,从相亲开始慢慢转变

1991年,石述思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供职于《工人日报》副刊,文笔活跃,思维敏锐的他发表了很多作品。此外,他还多次录制各大卫视的访谈类节目,成为颇有名气的评委与嘉宾。

虽然事业上蒸蒸日上,可是石述思在感情上却是一片空白。石述思远在郑州的父亲很是为他着急,他拜托北京医院的一位老同学,为儿子的婚姻大事多操点儿心,这位老同学为石述思介绍了几个女朋友,石述思却一直不中意。

1996年1月的一天,石述思再到这位叔叔家中吃饭,那天的饭菜极为丰盛,叔叔特地为石述思做了三四种馅的煎饺,还炒了好几个热菜,石述思大快朵颐了一番,却奇怪叔叔一直笑咪咪的,始终少言寡语,而不象往常那样动不动就提处对象的事情。

就在石述思打着饱嗝,准备躺到沙发上休息时,只见这位叔叔看了看表,对石述思说:“她们可能快来了,你精神点儿哈!”石述思这下子诧异了:“谁来了?”两人正说着,门铃响了起来。叔叔言简意赅地对石述思说:“是我单位的一位同事,她有个女儿不错,只是工作在外企,常年出差,这次有机会回国,你俩赶快见个面!”石述思一下子坐了起来:“得,这下我想走都没法跑了!”

门打开后,进来了一位精神矍铄,胖乎乎的老太太,石述思这一下子更加诧异了,“虽然我没那么年轻,但我还不至于那么老吧!”“幸运”的是,老太太进门之后,后面又跟着一个身材高挑,眼睛很大,烫着一头波浪长发的漂亮姑娘。石述思这才放心了。

那位叔叔转头向石述思介绍道:“这是我们单位的刘家睸大夫,这是她的女儿王筱璐!”接着,他又向母女俩介绍说:“这是我老同学的儿子,叫石述思,现在是一位编辑。”石述思幽默地插话道:“我就是帮人做文字方面的‘针线活儿’!”一番话,让几个人都笑了。

由于这是一场名符其实的相亲,石述思想表现得热情一些,说了几句之后,他回身找自己的名片给王筱璐。就在石述思转身弯腰,在自己的包里翻找之时,王筱璐赫然发现,他露出的后裤腰里,绒裤、毛裤、运动裤、西裤,码得里三层外三层的。

后来,那位叔叔问起王筱璐对石述思的印象,王筱璐不客气地说:“他这个人穿得也太乱,太过邋遢了。”虽然王筱璐对石述思并无好感,可是刘家睸却对石述思很喜欢,因为刘家睸是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平时的生活既严肃又平淡,如今突然冒出来一个石述思,他看起来虽然很土,但他渊博的学识,流畅自如的口才,很能调节谈话的气氛。

在母亲的坚持之下,王筱璐没有当场拒绝石述思,不过,在第二天石述思想约她之时,王筱璐淡淡地说:“我要出差了,去日本大阪出差两个星期,暂时没有时间。”

一番不冷不热的话并没有让石述思退却,两个星期过后,石述思估摸着王筱璐应该回来了,再次给她打了一个电话,约她出来吃饭。这一次王筱璐不好意思再回绝了,不过在点菜的时候,王筱璐狠狠地“修理”了石述思一番。她点了满满一大桌子菜,足足有十几个。弄到最后,“肝颤儿”的石述思问她:“是不是你们全家人都要来啊?”王筱璐不满地斜睇他一眼:“一家人就要这么点儿菜?就咱俩!”

让王筱璐有一丝感动的是,虽然自己如此之“浪费”,可石述思一直没有表现出不快,以后,王筱璐以这样的饭局,又“修理”了石述思几回,他也毫无怨言。终于有一次,两人吃完饭后,王筱璐主动对他说:“从今以后,咱俩得订立一份‘约定’,一是不准穿窄脚牛仔裤,二是不准光脚穿凉鞋,三是不准裸体穿衬衫,四是不许穿高帮皮鞋,五是不许穿肉色裤子!”

听罢王筱璐奇怪的“五不准”,石述思顿时怔住了,缓了好几秒钟后,他这才回过神来:既然王筱璐对邋遢的自己严格要求,说明她已经将自己作为男朋友来看待了!石述思惊喜地说:“没想到,你人长得漂亮,制定这套规矩也特别实用,特别漂亮!”

王筱璐说:“你这个人还蛮会奉承女孩子的嘛!”石述思说:“我不想奉承你一时,我想奉承你一生!”听到这话,王筱璐的脸一下子红了……

无所用心,那是一场“爱的完败”

在相处了一年多之后,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的第一年,石述思严格地遵守着“五不准”原则,但在执行“不许穿高帮皮鞋”这一条时,由于不适应北京的气候,当年冬季便得了冻疮。看到石述思的脚踝处红肿一片,每天晚上又痛又痒,王筱璐也有些过意不去。可是,每当王筱璐流露出这种心情时,石述思却总是笑呵呵地宽慰她:“跟妻子相处,最需要注意的一个字就是‘忍’,当习惯性地向妻子低头时,这个丈夫就算成功了!”王筱璐总是捶打他一下:“你这个人真会油嘴滑舌!”

多年在京城里打拼,如今终于有了温馨的小家,石述思很想在妻子面前表现一下。有一次,石述思在外面录制一档节目,四天后才回到家里,“立功心切”的他看到冰箱里什么也没有,立即拎着篮子到市场去买菜。不到一个小时,他高奏凯歌地回来了,王筱璐接过他的篮子,看到里面样样蔬菜都有,只是叶子蔫叽叽的,全部都是过期菜,王筱璐一问菜价,发现比新鲜菜还要贵!

还有一次,石述思亲自下厨,为王筱璐做了一道紫菜鸡蛋汤,当热气腾腾的蛋汤端上后,王筱璐只喝了一口便放下了,原来,石述思的紫菜放得太多,发得太大,完全成了一个菜球。王筱璐打趣地对石述思说道:“我要把紫菜全都捞出来,拧上一拧,这样才能喝到蛋汤!”

猜你喜欢

  • 妈妈的味儿

    在我们的家庭收藏中,有两件奇怪的棉织物。那曾经是红睡觉时经常穿的衣服,两件印花的纯棉小布衫,但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从断了奶开始,啾啾就养成一个习惯,必须咬着红的衣服才能入睡。渐渐地,她只认这两件衣服。在咬出许多洞以后,她也知道不能穿了,不再坚

  • 在时间最深处

    有天去老刘家玩,我见老刘正给他父亲剪指甲。老人斜躺在沙发上,半张着嘴,眼神越来越黯淡,像是要在疲惫之中睡去。突然,老刘的父亲从浑浊的意识中醒来,冲老刘大声喊:“秘书怎么还没来?赶快给我叫车!”老人还大步跨过去,准备开门下楼。在他的潜意识里,

  • 你坐,你吃

    每次去一位朋友家,她八十余岁的老母亲总是用眼睛定定地望着我,然后伸手和我相握,用浓重的乡音说:“你坐,你坐。”吃饭時,她就殷殷招呼我:“你吃,你吃。”朋友告诉我,她母亲的眼睛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一片,耳朵也只能听到隐隐约约的声音。但是,我看她

  • 姥姥,咱有钱

    那天,我去看姥姥的时候,她正半靠在床头打盹,阳光洒进来,我觉得姥姥又清瘦了些,白發有点凌乱。舅妈喊醒姥姥:“看看谁来看您啦!”姥姥有点茫然地望着我:“你是谁呀?”我逗姥姥:“我是十里铺老润家的大闺女啊,我叫润秋月。”姥姥歪着头想了想:“嗯,

  • “施暴”的后妈

    她第一次对我“施暴”时,来我家还不到半个月。那时我已在背地里开始了和她的較量。我会偷偷在她的杯子里撒上一撮盐;我会用小锯子把她的一只鞋跟锯短一点点……对我的这些恶作剧,她却保持了沉默。放暑假的一天晚上,我带领院子里几个孩子玩嗨了,最后把王奶

  • 母亲的路有多远

    刘伙、周沟、小漫坡、大山根……直到汽车穿过那座叫娘娘洞的短隧道,从那束通透的亮光里,再也看不到远处松柏丛里的缕缕纸烟,我才回过头来,任泪水夺眶而出。母亲就这样安眠在我的身后,此去,只会离她越来越远。母亲目光里的女儿,从此将永远用目光尋找母亲

  • 爱的橘香

    小时候不懂,还以为是“菊”呢,还以为每天夜里枕着一个开满菊花的枕头,梦想就能开花呢,日子就能结出淡淡菊样的美、菊样的香呢。有次不知是什么起因,和姐姐争吵不休,就是为了这个“菊”字。我说是菊花的“菊”,姐姐非说橘柚的“橘”,拿着半截儿铅笔在我

  • 父亲曾是“二流子”

    1怎么都没想到,一向成绩很好的我居然在中考时栽了跟头。知道分数的当天晚上,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郁闷又难过。父亲见我如此,拍着桌子怒吼:“考那么差怪谁呀?你冲谁发脾气?什么脑袋?”他平时不管我。成绩好时,他没表扬;成绩差时,他也不批评。似乎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