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怪字传奇

怪字传奇

收录日期:2025-11-20 16:00:42  热度:9℃

康熙三年,陕西汉中。

朱一鹤是汉中一带有名的大户,除了万亩良田,更主要在省外几个城市还开有商号,家里十分富裕。父亲不想让他经商,想让他中进士,一直让他苦读圣贤书。朱一鹤少年即显示过人的聪明,读书十分厉害,不到二十岁,就中了秀才。但十年过去,他参加了几次省级的乡试,都没中举人,不能上京会试考进士。

父亲去世,自己当家后,他彻底放弃了读书,准备做成一名大商人。由于家里银两充裕,他进入了古董业。这不但与他的学问有关,而且撞对了,有时淘到一件远古真品,捡了巨漏,利润十分巨大。

有一天,他在一个老者的家里,见到了大明朝罪人马进东发现的那块字碑。这块字碑,对于没有文化修养的古董商人来说,也许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但是一肚子诗书的朱一鹤看了,对这块他从没见过的怪异字碑,浑身血涌,真的是震惊了。他问老者:“你想卖多少两?”

老者在几个贼人手里廉价地买到了这块字碑,他知道这字碑只有在读书人眼里才值钱,其他的人给得极少。所以他也没想到能卖成,说:“这块字碑的稀有,是我这一辈子也没有见过的,我要一万五千两。”

朱一鹤当时想,即使老者要三万两,他也会买下,所以他淡淡地说:“一块石板上有几个字,要那么多?我给七千两。”老者内心大喜,但嘴上说:“少了一万两,我绝不出手。”朱一鹤内心狂喜,嘴上却说:“我喜欢它,有什么办法?成交。”

朱一鹤将字碑搬回家,将家里最高的那个碉楼腾空了出来,专门放置这块让他兴奋不已的字碑,同时也做成了家中的第二个书房。得到了这块字碑,他一个月都没下个楼,在上面临摹研习。最后,他终于下了一个天大的决定,将他家在省外的所有商号全部变卖,自己从此在家专心读书练字。他坚信,如果学会了这种字体,他不仅可以考上进士,而且一定会在天子脚下名声大振,实现自己人生远大抱负。

他专心读书练字的半年后,一位与他父亲是世交的巨商来到他家,想劝说他放弃读书,好好经商赚银子。朱一鹤听老者说了许久后,然后问他:“世伯,我知道你的好意。但是,你是否能够理解我的心?在我的心里,我就以为没有什么比读书练字意义更大的了。”

巨商哈哈一笑,感觉他太傻,就问:“你为什么觉得只有读书才是最好的呢?”

朱一鹤说:“世伯,我请问你,春秋七霸,今天有一个在吗?”

巨商说:“不在。”

“春秋七霸,每一霸都是一国之君,自己有国土数千里,猛将精兵成千上万。可是到了今天,竟然没有一霸存在。”

“那是当然。人活百岁都是极少,何况那时距离现在都二千多年了。”

“世伯,那时各国之内,像你我这样的商家巨贾,有多少呢?肯定相当多。或许你我这样的商家,财富不过十万金,但那时有数十万金、数百万金者,也不在少数。”

“对。你我根本算不了什么,这就是我劝你在商界要努力奋斗的原因。”

朱一鹤一笑,说:“世伯,但是现在他们的财富在哪里?他们传给了他们的子孙吗?很难。很难有人将财富传过五代的;能传十代、五十代的,基本上没有。那时的巨商,他们的后代,或者现在大多是乡村不识字的白丁。那么我问你,那时的巨商,他们的财富,对现在的人有没有一点益处?我看基本上没有。因为那时他们用财富建立的城池楼房,现在如果不被埋在泥沙中,也早成了废墟,而且这废墟上说不定已经修过了几轮的房屋。”

巨商沉吟,觉得朱一鹤说得真有些道理。

朱一鹤继续说:“但那时的诸子百家,孔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等等,他们的智慧,却一直流传到了现在,让几千年来的人,代代受益,而且还会一直让后代受益。这下,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世伯?”

巨商说:“我不太明白。”

朱一鹤说:“数千年历史证明,王者官员不能永远存在,财富不能永远存在,只有出众的智慧才能传承下去。所以一个人对于后代,他当了多大的官不重要,他有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能够有创新的极高的智慧传给后人,让后人受益。这就是我为什么弃商读书的原因。”

巨商有点鄙视他地说:“就凭你,会有智慧传给后人?”朱一鹤在内心想起他研究的独特书法,他想他一定要把这种书法研习纯熟后,传播世人,所以他内心十分愉快,脸上一笑,说:“我不一定有,但可以试试。”

巨商失望而去。

朱一鹤在这碉楼,一读就是九年,其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研究这种怪异的字体。在他快五十岁的时候,他终于通过了省上的乡试,取得举人资格,上京会试,得中贡士。贡士即是准进士,通过殿试,就是正式的进士了。

殿试是由皇帝主持的考试,由皇帝决定这些进士的等次。这是在朝堂之上的现场考试,朱一鹤认真地写着自己花了九年时间刻苦研习的怪异字体,他相信一定会得到皇帝的特别欣赏。皇帝看了朱一鹤的试卷后,对他的怪异字体果然十分震惊与欣赏。本来以朱一鹤的文章功力,只能排在这批289名进士的150名以后,皇帝看着他独特的字,将他用朱笔点在了66名。

朱一鹤内心是希望皇帝能够单独召见他,然后重用他,夸他的字体,然后希望天下流行他的怪异书法。皇帝没有,他内心十分失望。

朱一鹤进入了翰林院,一边研究学问,苦习书法,一边等待吏部下派他到某地作官的机会。他在翰林院呆了三年,吏部既没有派他下州、县作官,他的书法也没有得到发扬与流传,非常失望的他辞官归里,准备进一步研究他的怪异书法。在家里,虽然他在书法上更加进步,但是内心深处还是非常郁闷,毕竟没有让自己花费无数心血的怪异书法扬名天下,官场也抛弃了他。有时望着北方,他莫名长叹,以致黯然泪下。终于在他辞官归里的第七年,自己欲印行的怪异字贴才准备了一大半的时候,于一场大醉中猝然去世。

朱一鹤唯一的儿子,并没有继承父亲身上的任何优秀之处,经商不能,学问不行,倒是父亲去世,没人管他,他竟然在奸人的设计下,陷进赌场。结果朱家几代的家产,在他手里九年败光。朱一鹤看得比性命还重要的黑玉字碑,被他卖了七百两银子,在赌场里半个时辰输光。

猜你喜欢

  • 王濬楼船破东吴

    王濬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将领,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辉煌的战绩。其中一个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他所率领的楼船破东吴。故事发生在公元280年,当时三国时期已经结束,中国大地上重新统一为晋朝。晋武帝司马炎在位,但东吴在江南地区仍然存在着。为了巩固统一局面,

  • 王景治水显才能

    王景,一个生活在古代的平凡人,但他却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才能。他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有着超乎寻常的治水能力。王景从小就对水有着特别的感应能力。无论是静水,还是急湍的江河,他都能够凭借直觉感知出其中的奥秘。这个才能让他在寻常人眼中显得有点古怪,但

  • 汉明帝天竺求佛

    汉明帝是中国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皇帝,他对佛教的热忱一直被后世所称道。而天竺则是汉代对印度的称呼,相传佛教起源于印度,所以这个标题“汉明帝天竺求佛”似乎暗示着一段有关汉明帝寻求佛法的故事。在东汉后期,朝廷内外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而汉明帝,

  • “强项令”董宣

    强项令,一个神秘而又引人瞩目的名字,它是属于董宣的,一个以其超凡的才能而闻名的年轻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董宣的强项令则是超越常人的能力。在普通人眼中,董宣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温和而懂事。然而

  • 马援老当益壮

    马援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他的事迹被后人称为“马援老当益壮”。据史书记载,马援出生于一个寒微的家庭,从小生活艰辛却秉性坚毅。他小时候喜欢模仿习武的父亲,在家中草地上挥剑舞动,激发出战士的血性。马援的勤奋让他被选入朝廷,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年

  • 刘秀重振汉王朝

    刘秀,字文叔,出生于西汉末年的一个贫寒农村家庭。他从小机灵聪明,善于观察和思考,因此受到村里人的喜爱与尊敬。然而,那个时代的中国正陷入动荡和混乱之中。腐败的官员和内外交困的局势使得汉王朝岌岌可危,人们对于未来的前景充满了忧虑和恐惧。刘秀深感

  •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绿林赤眉起义被认为是一场伟大的农民起义,也是人们对抗统治者专制统治的勇敢行动。这场起义发生在公元25年至27年间,由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苛捐杂税和严酷的压迫,造成了农民生活的困苦和不满情绪的积聚,最终引发了这场历史

  •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史家之宗”。他所著的《史记》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被后人尊为“中国史学的圣经”。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司马迁在创作《史记》的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忍辱与痛苦。司马迁是东汉时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