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自信,原来是一步一步来

自信,原来是一步一步来

收录日期:2025-11-20 13:35:32  热度:10℃

我上了很多和生活有关的课程,也遇到许多有趣的人。

比如说葡萄酒课吧,就有人和我一样,喝久了,就想对自己的饮料多了解一点。

烹饪课,有位大姐已经很会做菜,学了并不是想开餐馆,而是想要在买菜时多一些“懂的乐趣”。果然,买了半辈子鱼,她发现了新的乐趣,懂得了更专业的挑鱼法。

有些事,还是真的得“专业”才明白的。学了之后,会发现梦想只是痴心妄想。比如,我曾梦想要买葡萄酒庄,上了课后,才发现,我的天哪,一桶在不锈钢桶里发酵的红酒,里面可能有8000升,过程中非做不可的各种搅拌动作,也不是现代化机械可以全部代劳的,不说这个,光摘葡萄选葡萄就可以让我的手断掉……

任何的事情要做成功,原来都急不得,省不得,都是一步一步来……

上料理课时,我也从老师的示范中明白,原来许多菜之所以好吃,步骤都省不得。有的菜,要弄个三天才好吃,前头的处理过程,是后来烹煮成功的关键。如果过程处理草率,再上好的材质也会变成一锅猪食。

走捷径,味道总是没有一步一步来得好。

专业来自耐心。

来自有耐心培养乐趣,有耐心累积经验,有耐心分析问题,有耐心检讨过失。

有耐心的人,对人友善,对自己温和,一步一步往前走。就算还没达到目的之前,生活也是享受。

在耐心中,我们扎实地活着。

猜你喜欢

  • 范仲淹的故事

    宋仁宗曾经派范仲淹去西北抗击西夏。范仲淹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跟着改嫁的母亲背井离乡,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很有志气,爱好读书。十多岁的时

  • 董宣:执法不阿的“强项令”

    东汉初年,出了个远近闻名的“强项令”董宣。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不仅赢得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信任,敢于大胆任用他,而且也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他的事迹被写进了《后汉书》,流传至今。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国(今河南省杞县南)人。他学识渊

  • 毛泽东的八个伟大之处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众所周知,毛泽东是划时代的伟大人物,是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他的光辉思想、高尚人格和伟大风范,不但让中国人民敬仰、心往神追,同时也让世界众多“粉丝”心悦诚服,敬佩之至,五体投地。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白求恩

  • 司马相如轶闻趣事

    蜀中才子司马相如去长安前对妻子卓文君立誓说:“不高车驷马,不复此过”。卓文君听了颇为担忧,他知道司马相如年轻气盛、才智超人,一旦功名在身,难保不迷恋长安繁华的世界,到那时夫妻之分难以持久。一天,京城来了一位差官,卓文君接过一封烙有火印的信一

  • 朱德的逸闻趣事

    高与低兰州的夏天,风和日丽、清爽宜人,既没有华北平原的似火骄阳,又没有大江南北的连绵阴雨。1958年7月初,朱总来到了这座新兴城市,兴致勃勃地攀登兰州的五泉山,非要鸟瞰市容不可。前往干佛阁的半路上,一座横在山道上的牌坊出现在朱总一行的视野。

  • 南昌起义:叶剑英三献妙计

    在八一南昌起义中,有一位没有到南昌参加指挥作战,但在起义前后起了重要作用的共产党员,他就是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参谋长的叶剑英。80年前,叶剑英“三献妙计”的故事鲜为人知。一献妙计:请贺龙、叶挺部队迅速开往南昌1927年7月下旬,汪精卫在庐山

  • 朱德故事:南昌起义巧设“鸿门宴”

    新开馆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一楼展厅内一组“朱德施计”的连环画,吸引着每一位参观者的目光:酒桌上杯盘狼藉,敌军官觥筹交错,酒兴正酣;麻将桌上,敌军官围坐一圈,玩兴正浓……据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这组连环画描述的是八一起义前夜,朱德为敌军几名团

  • 朱德的故事

    朱德十一月廿九日于晋洪洞战地当音讯全无、生死两茫茫的时候他是多么急切地想知道亲人怎样、家事如何;而当亲人来到身边带来的消息却又是忧多乐少。两位年届80的生母、养母虽然健在却又遇到荒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的威胁。虽身为八路军总司令,却身无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