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董宣:执法不阿的“强项令”

董宣:执法不阿的“强项令”

收录日期:2025-11-20 13:49:07  热度:8℃

东汉初年,出了个远近闻名的“强项令”董宣。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不仅赢得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信任,敢于大胆任用他,而且也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他的事迹被写进了《后汉书》,流传至今。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国(今河南省杞县南)人。他学识渊博,刚正不阿,精明能干,受到大司徒侯霸的器重。侯霸把他推荐给光武帝。董宣应荐出来做官以后,政绩显著,逐渐升迁为北海(汉代诸侯国,今山东昌乐县西)相,相当于一个郡的太守。董宣就任北海相以后,秉公执法受到光武帝刘秀的重视。
当时,京都洛阳是全国最难治理的地方。聚居在城内的皇亲国戚、功臣显贵常常纵容自家的子弟和奴仆横行街市,无恶不作。朝廷接连换了几任洛阳令,还是控制不住局面。最后,光武帝刘秀百般无奈,决定任命年已69岁的董宣做洛阳令。董宣到任后,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难题,就是处理湖阳公主的家奴行凶杀人的案件。
湖阳公主是光武帝刘秀的姐姐。这位公主仗着自己和皇帝的姐弟关系,豢养着一帮凶狠的家奴,在京城里作威作福,为非作歹,横行无忌。有一天,公主的家奴在街上杀了人,董宣立即下令逮捕他。可是,这个恶奴躲进湖阳公主的府第里不出来,地方官不能到这个禁地去搜捕,急得董宣寝食不安。没有别的好办法,董宣就派人监视湖阳公主的住宅,下令只要那个杀人犯一出来,就设法抓住他。
过了几天,湖阳公主以为新来的洛阳令只不过是故作姿态,虚张声势而已。于是有一天,湖阳公主带着这个杀人恶奴出行,在大街上被董宣派出去的人发现。派出去的小吏立即回来向董宣报告说,那个杀人犯跟着公主的车马队伍走,无法下手。董宣一听,立即带人赶到城内的夏兰亭,拦住了公主的车马。湖阳公主坐在车上,看到这个拦路的白胡子老头如此无礼,便傲慢地问道:“你是什么人?敢带人拦住我的车驾?”
董宣上前施礼,说:“我是洛阳令董宣,请公主交出杀人犯!”那个恶奴在马队里看到形势不妙,就赶紧爬进公主的车子里,躲在公主的身后。湖阳公主一听董宣向她要人,仰起睑,满不在乎地说:“你有几个脑袋,敢拦住我的车马抓人?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可是,她万万没有料到,眼前这位小小的洛阳令竟然怒气冲天,双目圆睁,猛地从腰中拔出利剑向地下一划,厉声责问她身为皇亲,为什么不守国法?湖阳公主一下子被这凛然正气镇住了,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这时,董宣义正词严地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是你的一个家奴呢?我身为洛阳令,就要为洛阳的众百姓作主,决不允许任何罪犯逍遥法外!”董宣一声喝令,洛阳府的吏卒一拥而上,把那个作恶多端、杀害无辜的凶犯从公主车上拖了下来,就地斩首。
湖阳公主感到自己蒙受了奇耻大辱,气得脸色发紫,浑身打颤。丢了个奴仆,她倒并不十分痛心,可是在这洛阳城的大街上丢了这么大的面子,怎么能咽下这口气!她顾不得和董宣争执,掉转车头,便直奔皇宫而去。
湖阳公主一见到刘秀,又是哭,又是闹,非让刘秀杀了董宣替她出这口恶气不可。光武帝听了姐姐的一番哭诉,不禁怒形于色。他感到董宣如此蔑视公主,这不等于也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吗!想到这里,便喝道:“快把那个董宣捉来,我要当着公主的面把他乱棍打死!”
董宣被捉来带上殿后,他对光武帝叩头说:“请允许我先说一句话,然后再处死我吧!”光武帝十分恼怒,便说:“你死到临头了,还有什么话说!”
董宣这时声泪俱下,却又十分严肃地说:“托陛下的圣明,才使汉室再次出现中兴的喜人局面。没想到今天却听任皇亲的家奴滥杀无辜,残害百姓!有人想使汉室江山长洽久安,严肃法纪,抑制豪强,却要落得个乱棍打死的下场。要我死容易,可我真不明白,你口口声声说要用文教和法律来治理国家,现在陛下的亲族在京城纵奴杀人,陛下不加管教,反而将按律执法的臣下置于死地,这国家的法律还有何用?陛下的江山还用什么办法治理?”光武帝不是个糊涂的君主,董宣那一番理直气壮的忠言,以及刚直不阿、严格执法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他又惊又悔,然后说:“念你为国家着想,朕就不再治你的罪了。不过,你总得给公主一点面子,给她磕个头,赔个不是呀!”董宣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有错,也无礼可赔!因此,这个头不能磕!”
光武帝只好向两个小太监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把董宣带到公主面前磕头谢罪。
两个小太监照办。这时,年近七十的董宣用两只胳膊支撑着地,硬着脖子,怎么也不肯磕头认罪。两个小太监使劲往下按他的脖子,却怎么也按不动。
湖阳公主自知理亏,却仍耿耿于怀,不出这口气心里憋得慌,便又冷笑着问光武帝说:“嘿嘿!文叔(光武帝的字)当老百姓的时候,常常在家里窝藏逃亡的罪犯,根本不把官府放在眼里。现在当了皇帝,怎么反而连个小小的洛阳令也不敢驾驭了呢?我真替你脸红!”光武帝回答得也真妙:“正因为我当了一国之君,才应该律己从严,严格执法,而不能像过去作平民时那样办事了。你说对不对呀?”
光武帝转过脸又对董宣说:“你这个强项令,脖子可真够硬的,还不快点退下去!”
光武帝打心眼里喜欢董宣那股子执法如山,宁折不弯的虎气、牛劲儿。为了对他嘉奖和鼓励,他专门派人给董宣送去了3O万赏钱。董宣把这一笔赏金全部分给了他手下的官吏和衙役。从此,“强项令”的威名传遍了全国,整个洛阳城的豪强、皇亲国戚,没有一个不怕他的。经过治理,洛阳的社会秩序得到好转。据史书记载,当时洛阳有一句民谣说:“桴鼓不鸣董少平。”桴鼓是官衙前的警鼓,少平是董宣的字。意思是说,董宣做洛阳令,没有人敢违法胡来,也就没有人去官府门前击鼓鸣冤了。
董宣做了5年洛阳令,74岁那年在任所去世。光武帝很悲痛,派专人前去吊唁治丧,只见董宣的遗体上仅仅盖着一块破布被头,妻子儿女相对恸哭,家中除了一辆破车和几石大麦,别的什么都没有。使者回来向光武帝作了禀告,光武帝甚为叹息地说:“董宣这样廉洁奉公,直到他死后我才知道,惭愧啊,惭愧!”特赐给银印禄级,按照大夫礼安葬。
强项令的故事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唯真理与正义是从的典型。为了真理与正义,董宣可以违抗皇帝的意志,可以舍弃生命,激励了无数的后人唯真唯实不唯上。他的事迹已经溶入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浩然正气之中。

猜你喜欢

  • 人活着,千万別省别等别放......

    ●有钱别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健康高于财富,有了健康,才拥有一切。民间顺口溜说得好:不怕赚得少,只怕死得早;留得健康在,何怕赚不来。为了健康,该出手时就出手”,有钱别省。●有福别等: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要争取时间,享受眼前福。

  • 送给所有辛苦奔波的女人~ ​

    丫头不想上班的时候照照镜子,查查银行卡余额,想想新婚姻法。丫头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存钱买,不要奢望别人买。丫头每个人都会累,没人能为你承担所有伤悲。人总有一段时间要学会自己长大,你必须学会承担难过,你必须知道难过它会过去。丫头谁对你好,你就对

  • 为什么喝茶的圈子比喝酒的圈子更富裕?

    为什么喝茶的圈子比喝酒的圈子更富裕?喝茶的时候,都是在聊怎么做生意,都觉得自己穷,琢磨怎么赚钱。茶越喝越清醒,思路越来越开阔。酒桌上喝酒的时候都是在吹,都觉得自己比别人行,必须让别人知道。喝完吹完回家睡觉,第二天继续喝,继续吹。正所谓:万丈

  • 李红英:从死神手中夺丈夫

    山西临汾市的大街上,车流中穿梭着一辆独特的三轮电动车。开车的是一个中年妇女,饱经风霜的脸上依稀可见年轻时的娇美;坐车的是一个中年男子,动作虽然有些迟缓,眼神中却充满了幸福。开车的妇女叫李红英,是建设银行临汾分行的员工。坐车的男子,是她身患脑

  • 不要债的债主

    滨河市有个诚信货运汽车专卖店。这个店经营各种类型的货运汽车,在当地相当有名,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十分火爆。诚信货运汽车专卖店的老板叫程鑫,今年四十刚出头。原先是个修理汽车的,由于他为人诚实又懂技术,所以生意一直不错,前来修车的络绎不绝,整天门

  • 老婆要和朋友过

    江谷飞是个建筑工,平时爱喝烧酒。但是他有个毛病,一喝酒就要打老婆,常把老婆胡小妮打得哭天喊地。李宝发也是建筑工,他和江谷飞两人搭档干活,一来二去成了兄弟。因为李宝发是单身汉,江谷飞就总是拉他到自己家划拳喝酒。这天下了班,食堂已经关门了,江谷

  • 奇异的手套

    山姆是个有名的盗贼,他擅长挖地道,然后入室盗窃。这回,山姆花了近半年时间踩点,终于瞄准一条“大鱼”,那是城郊的一户人家,主人是个须发斑白的老人,名叫杰克,以前曾是一位艺术家,制作的艺术品曾被不少富翁竞相收藏。老杰克独居在此,处事小心谨慎,屋

  • 刀仇录

    明正统年间,蔚州境内。月夜之下,一个魁梧的身材挺刀而立,挂满络腮胡的脸颊,表情凶神恶煞。望着脚下庭院中进进出出的人,他坚定的眼中,不易察觉的闪过一丝犹豫。“日他娘的赵大通,这次要再杀错,看老子刘四不剁了你。”待乌云蔽月,刘四纵身跃下,犹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