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傻孩之死

傻孩之死

收录日期:2025-11-20 16:57:50  热度:9℃

大姑家的隔壁,有一个傻孩子。

这个家里有三个孩子,俩闺女一小子。傻孩中间,是个男孩。老三闺女长得很可爱,水汪汪一双眼睛,俩麻花辫扎头两边,走起路来前后甩,但她的左腿有问题,小儿麻痹,瘸的,走动起来幅度很大,辫子也甩得更开。老大也水灵,也是一双大眼睛,就是一笑露出俩大板牙,显得样子傻傻的,所以很少见到她笑,更或许是因为她的两个“特别”的弟弟和妹妹。

我曾经以为他们的父母是近亲结婚,但听说并不是这样,那就很奇怪,为何生出三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缺”。也许是基因遗传的问题,但其他人不管这些,他们只知道这个家里有三个不正常的孩子。

傻孩有自己的名字,但我不记得了,只知道他跟我同样年纪,在这里我就叫他傻孩。他很调皮,家里管不住他,趁父母不注意,他就跑到大街上,有时候不穿衣服,寒冬腊月也是,从东到西,有时大喊大叫,有时则静静的坐在垃圾堆里玩耍,人来人往的也没谁注意他,都见惯不怪了,更多的是不愿意打理他,因为他是傻子。他的父母不大出来找他,总是大姐出去找,她并不喊傻孩的名字,找到就让他跟在身后,隔着一些距离,前后回家。

与其说傻孩调皮,还不如直接说他傻,因为这是大家都心理清楚的事情。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傻孩的父母似乎也已经习以为常了,或许更多的是无奈的苦楚。

有一年冬天,我在大姑家住,早上起来,天很冷,哈出一口热气就在空中结成霜。大姑出门了,我起来打扫卫生,小时候的我很勤快,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们都这么说,当然,现在我也差不多。

我当时站在厅堂里,正在扫地。大姑家的门铃响了,门铃其实就是在大门上面挂一个铃铛,有人进来门一动铃就响了。我往门口看过去,厅堂往外过了庭院,再过一道门,再过一个庭院就是大门,我可以看见,那时候我的视力相当好,极具穿透力。门打开一道缝,从门后探进来一个脑袋,是傻孩。他四下左右看看,然后钻进门里,径直往厅堂里走,这么冷的天,他只穿了件黑色的棉袄,两只袖口上油光油光的,应该是擦鼻涕擦成那样儿的。他光着下身,在那两只雪白的腿上面实在找不到冬天的感觉。我傻傻的站在那里不敢动,是真的不敢动,我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大早上的,空气里静得出奇,想不通平时那些唧唧喳喳的麻雀都跑哪去了,周围没有可以打破这种寂静的活物了。

傻孩表情憨傻,眼神木讷,两条清鼻涕挂在鼻孔与上嘴唇的位置,不上不下,控制得恰到好处。他在厅堂里转了两圈,没有看我一眼,仿佛我只是个物件。我也几乎是一动不动,盯着他看,拿着扫帚的手也不由得攥紧了,他带给我莫名的恐惧,我并不知道这种感觉从何而来,也许是那年冬天的一起案件,同样一个疯子在当地误杀了人,因为他是疯子,所以没有承担任何责任。也许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人们都不希望同样的惨剧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平白无故,死得不明不白,这种情况谁都不愿碰上。于是不光我,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认为,离这样的人越远越好。

我终于是动了,虽然只是后退了一两步,靠在厅堂东面的厨房门口,继续盯着傻孩的一举一动。他乱七八糟乱看一通,然后站在西面的仓房门口,跟我面对面,第一次他看了我一眼,嘿嘿一笑。只见他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往下一蹲,扑哩通通拉下一泡屎,然后站起来屁股都不擦,一溜烟跑了。他那一套动作熟练,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我还没明白什么情况,就看见对面只剩下一坨屎,还冒着热气。

大姑回来后,我把这个事告诉她。她只是笑,说让我不要理那疯子。从此,我对傻孩以及像他之类的人更是畏惧三分,敬而远之。

再见傻孩是很多年后,一个夏天。傻孩穿件短袖,黑短袖被他穿成白色的了,右手缠着厚厚的纱布。他长大了很多,但笑起来还是那么憨傻,还是要在大街上跑来跑去,大喊大叫,似乎童心未泯。听表哥说,傻孩的手是他自己塞到快速旋转中的自行车轮子里去的,直接骨折,疼了好长一段时间,晚上周围邻居都没法入睡,第二天斗顶着熊猫眼站在巷子里往傻孩就家的方向咒骂。

那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傻孩。

之后几年我都没去过大姑家。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寒假回家,去了趟大姑家。她家隔壁盖新房了,前面后面都盖严实了,还是两层的,门口都用瓷砖贴起,朱红大门,门口一对金漆石狮子,那就是傻孩的家。

我问表哥,那个傻子还在不。表哥说去年冬天死了。我问他,怎么死的。他说,他父母给别人说是病死了,但外面都传,说是被他们夫妇俩给毒死的,因为前一天还看见傻孩活蹦乱跳的。表哥说的虽只是道听途说,谣传而已,但某种可能却还是在我的脑海里萦绕。

傻孩的葬礼也办得很简单,虽然他们家挺有钱的。后来,老大闺女的婚礼办得倒是很热闹,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也冲散了笼罩在傻孩家上空的阴霾。

猜你喜欢

  • 迟来的道歉

    李嘉琪是一名高中毕业生,她去应聘多家公司,但都因为学历不够而被拒绝,这天她正在家里愁这件事,但突然有人打电话过来说有一个待遇不错的工作,问她愿不愿意做,她喜不自禁,欣然同意了。她找到那人说的这个地方,心一下就从空中跌到了谷底,这是一家殡仪馆

  • 瘸妹

    瘸妹一开始不叫瘸妹,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但那个名字再好听,大伙也不在意了,自从出事那天起,村里人就开始叫她瘸妹了。那一年秋天,瘸妹救了一个孩子,一辆失控的货车朝孩子开过来,瘸妹飞一样的跑过去,一把把孩子推开了,孩子没事,瘸妹的腿却残废了。

  • 十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他伸了伸懒腰,花白的胡茬衬在他颓靡的脸上,那饱经沧桑的皱纹若隐若现着,他顿了顿足,随即又向前走去,终究没有回头。那黑屋子将被改装成学校,再也找不到红卫兵写下的批斗。回到村里,村口的石狮被砸的粉碎,大字

  • 舅舅家的那群鹅

    舅舅家不远就是一条小河,河边长满了芦苇和柳树。舅娘是孵鹅儿的行家,就是这项副业就给舅舅家带来了不少的收入。孵鹅儿缺少不了优良的种鹅,舅舅家里的那只白公鹅十分讨人喜爱。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

  • 假币的独白

    我是一张白纸,白色是我天生的颜色,我非常喜欢我的颜色,可是有些家伙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给我画上了很多的线条,让我成为了一张如假包换的假币。他们拿着我开始欺骗相信他们的人,让我分散各个角落。开始人们都看不出来我的真伪,我就这样生活在人们钱包里

  • 最后的庭院

    几年前的一个秋日,老同学涂女士有请,遂偕妻与儿子一同前往作客。涂老同学的府第——准确地说,应叫“李府”——涂老同学的夫君姓李,李府距县城八里许,独门独户,为典型的川西农家院子——人居条件应是上乘;府第与毗河毗邻,其自然环境更是得天独厚。许多

  • 王老师

    每天下午放学后,王老师总会叫上几个学生到和学校一墙之隔的家中,很晚了才让他们回家。慢慢的这件事在学校里传开。“肯定收钱,那还用说。”“没有三分利,谁起早五更。”“现在这样的大气候,还敢这么做,胆子够大的。”随着议论越来越多,这事传到了校长的

  • 正在消逝的农家大院

    舅舅一家住在一个典型的川东农家大院里面,据说是土改时分得大地主的。童年时,每到暑假父母都要把我们送到舅舅家去体验农村生活,舅舅家那栋大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那大朝门。大朝门虽然是石头做出来的,却按旧时规矩,精雕细凿的。两根巨石从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