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胜利者往往是聋子

胜利者往往是聋子

收录日期:2025-11-20 14:25:40  热度:10℃

从前,有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山比赛。坡陡峰急,绝大多数青蛙先后退出了比赛,最后仅有一只到达了山顶。于是,大家跑去请教成功的技巧,却惊奇地发现,胜利者原来是个聋子。一路上关于不可能爬上去的议论,它一句也未听到。

正如汽车业鼻祖福特所说: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人类文明进程上的任何伟大,无非是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并坚持而专注地将其变现。而这个过程,注定将承受看不到的大多数人所投来的异议、非议,甚至打击。

在信息疯狂爆炸、资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一个决策有70%的员工赞成,那么它很可能是错误的,这意味着你这个领导落后了;但如果只有30%的员工赞成,这个决策很可能正确,因为你跑在了团队的前沿。

很多时候,一项战略功亏一篑、一场愿景半途夭折,并非出发点有错,问题恰恰出在路上。在通向伟大的孤独之路中,你会听见各种千奇百怪的声音,于是你开始自我怀疑继而自我否定,最终死在了各种青蛙的聒噪声中。

胜利者往往是聋子。这并非强调偏执,而是呐喊执着;这并非鼓吹专横,而是勉励专业。这世界最难走的路,是少有人走的路,而能走这条路的人,无一不是懂得守护自己内心的人。于是,仓央嘉措说,在雪域之上,心事太重的人,容易走不动。

胜利者往往是聋子。说到底,其实是坚守个体思想的独立与自由。几千年来的封建专治所带来的奴性,已经让我们习惯从众跟风、听命于人。人性如此,商业亦如此。

做一个聪明的聋子吧!在基本价值观纷繁芜杂的今日中国,在伟大的人永远是少数的人类社会,学会给各种声音做减法吧。入世而后出世,遗世而独立,心轻的人离天空更近。

猜你喜欢

  • 人生的“贪”

    1著名作家王蒙在他的新作《活法》中,有这样一段发自肺腑的声音:“我一辈子不断地更换着我的活法,对于生活和活法,我贪。”,“看、听、历、感,参与了那么多以后,你应该记住,你应该珍惜,你的记忆和思考将会多少延续你的活法,直到你不在场了,不能看、

  • 笑容比感想重要

    全家人去台南旅行,我因忙着工作,只能让孩子们跟着老婆去玩。我对他们说:“一定要去看看安平古堡和赤崁楼,暑假作业不是要交参观报告吗?”老婆举起相机说:“放心,还会拍照片存证。”就这样,我们分头去工作和玩耍。回到台北之后,老婆协助女儿完成了一份

  • 每个人的成长需要寻找三个坐标

    每个人都在成长,这种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成长是无止境的,生活中很多事是难以把握的,甚至爱情,你可能会变,那个人也可能会变;但是成长是可以把握的,这是对自己的承诺。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却没人能阻止你的成长。换句话说,这一辈子你可

  • 游戏比赛

    在一次企业管理的培训班上,做一个游戏。十几个学员平均分为两队,要把放在地上的两串钥匙捡起来,从队首传到队尾。规则是必须按照顺序,并使钥匙接触到每个人的手。比赛开始并记时。两队的第一反应都是按老师做过的示范:捡起一串,传递完毕,再传另一串。结

  • 人生怎能如初见

    我的同学小梁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领导觉得她长得漂亮,还挺乖巧,自然喜欢;进了科室工作,小梁对人有礼貌,同事也很喜欢。就这样,小梁整天快乐无边,对未来充满激情、充满期望。日子久了,同事对小梁的新鲜劲随风而过,不冷不热地交流,领导对她也爱理

  • 相信什么

    一个小和尚,跟着一个老和尚外出化缘。在回寺庙的路上,小和尚问老和尚:“师傅,你说是眼睛看到的可信?还是耳朵听到的可信呢?”老和尚微微笑道:“按世人的说法,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具体到实际情况,还当另论。”小和尚说:“我给您讲一个例子让您判

  • 花朵与花香

    女孩爱好打扮,每天要在这方面耗费很多时间。一日,父親问她:“一朵花有多大?”“有的如指头大,有的如拳头大,有的如巴掌大,最大的,也不过脸盆大吧。”女孩说。“那花香有多大呢?”父亲再问。“花香怎么是多大呢?”女孩不解。“哦,我是指花香能传播多

  • 狗蛋的婚事(喜剧小品文)

    说到狗蛋的姻缘,先得从媒人阿p说起。海马乡的阿p,三十出头了,一直单身自居,在外打拼几年后回到老家赵村,居然鬼使神差做起了婚姻媒介,阿p究竟为多少人成功多少婚姻,没人知道,反正这几年他靠此行业盖上了新房,又娶了媳妇,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村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