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狼口侠雕情

狼口侠雕情

收录日期:2025-11-20 13:22:52  热度:11℃

小时候,我家住在海拔二千多米的金雕山上,这里丛林密布,群峰林立,地势险峻,经常有狼虫狐兔出没,村里共有百来户人家,全靠打猎为生。

金雕山,以栖居金雕而著称。金雕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鸟,素有“空中霸王”之称。据说成年的金雕有的能抓起上百斤重的山羊,在空中翱翔。因此,这里的山民将金雕视为神鸟,自诩为它的后裔,对其顶礼膜拜,家家户户严禁伤害金雕。于是,小小的山寨便成了金雕的天堂,房前屋后的岩缝里、古树上经常有成群的金雕在上面搭窝栖息,人们也时常将一些猎物的内脏放到房顶上,招待这些尊贵的客人。金雕与山民们和谐地相处着,偶尔也有金雕偷羊掠鸡的传闻,但从没有过伤人的消息。

我9岁那年的一个冬天,大雪封山,父亲外出打猎已经三天了,一直没有回来,母亲抱着怀中吃奶的妹妹急得哭了。看到母亲那恐慌的神情,骨瘦如柴的我尽管不足五十斤,但此刻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我决定瞒着母亲偷偷进山寻找父亲的下落。

一天早上,天刚麻亮,我穿上厚厚的羊皮袄,怀揣着几块香喷喷的熟狼肉。便悄悄出发了。

冬日的山林银装素裹,静得出奇,除了远近此起彼伏的“啾啾”鸟鸣外,没有其他声音。几只调皮的松鼠在头顶的树枝上蹦来跳去,弹下一块块冰凌掉到脖子上,凉飕飕的。我沿着猎人们的足迹,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峡谷深处行进,双手围成喇叭状搭在嘴边,不停地喊:“爹爹,你在哪里?”就这样,一直搜寻到太阳照在头顶上,仍没见父亲的蛛丝马迹。此刻,又累又饿的我停止了对父亲的呼喊,一边啃着从怀里掏出的熟狼肉,一边继续前行。这时,我才注意到脚下的积雪上,类似于梅花状的脚印越来越多,我的心不由地提到了喉咙,右眼皮跳个不停,头皮一套一套地发麻。我抬头四处张望,果然发现前面不远处的碎石岗上有两只灰白色的野狼,正用寒光闪闪、绿幽幽的眼睛盯着我。见此情景,我下意识地嗅了嗅手中的熟狼肉,但此时已来不及多想,我扭头就跑,后面那两只野狼箭一般地向我扑来。我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和两只野狼“赛跑”,就等于自寻死路。于是,我迅速向眼前一根四五米高、光滑的石笋上爬去。凭着从小练就的爬树本领,未等两狼追到跟前,我便像猴子一样敏捷地爬到了石笋顶。那两只野狼尝试着向上扑了几次,但都失败了,顿时气得身上的毛奓成了刺猬,不停地围着石笋转。我松了一口气,心想,过一会儿狼失去耐心后肯定自然离去,到时我再下来不迟。果然,不长时间,其中的一只狼便甩甩尾巴走了,另一只狼仍蹲在石笋下,凶狠地盯着我。正当我盼着这只狼也尽快离开时,忽然发现刚才走的那只狼又折回来了,后面还跟着新来的六七只狼,原来它是回去搬援兵的。我重新紧张起来,可转念一想,只要我抱住石笋不动,再多的狼对我也无可奈何。正当我盘算着这件事时,眼前的一幕将我惊呆了:只见刚才蹲在地上的那只狼,快速跑到石笋前,将后面的两腿叉开,另一只狼紧跟着来到它的屁股后面,将头伸进前狼的两腿间。让前狼骑在自己的脖子上,其余的六七只狼也依次效仿,很快搭成了一条四五米长、“一”字形的“狼梯”,前狼借助于后狼身体的支撑,有规律地沿着石笋向上移动,“狼梯”便慢慢地架了起来,眼看着爬上来的狼嘴巴已接近我的裤角,那浓浓的血腥味扑鼻而来,情况万分危急。正当我吓得六神无主之际,“哇——哇——”随着两声尖叫,忽然远处一只黑色的巨鸟疾飞而来,扑向“狼梯”,那双翅膀起的雪尘打得我脸生疼。“嗷……嗷……”,“狼梯”顿时散了架,群狼从石笋上面摔了下去,发出了痛苦的呻吟。那只巨鸟迅速飞到附近的一块石笋上停了下来。惊魂未定的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非常巨大的金雕,它颈项间的羽毛呈金黄色,黑白相间的眼睛在积雪的映衬下闪着寒光,体长近两米,两只翅膀张开四米多长,喙呈秤钩状,粗壮的利爪像钳子一样牢牢地箍在石笋上。群狼凭借着狼多势众,根本没把金雕放在眼里,又故伎重演。我的眼睛一刻也不停地望着金雕。生怕它飞走了,那样我的小命也就玩完了。当“狼梯”重新竖起后,金雕再次用同样的方式袭击了狼群。因为群狼不甘心失败,致使这样的画面反复重演了四五遍,群狼被摔得遍体鳞伤。那只金雕并不恋战,仍旧飞落在原来的石笋上,用锋利的喙,悠闲地梳理着翅下漆黑的羽毛。我这才明白,金雕此举不是为了捕食狼,而是专门救我而来。以前听村里的老人说,金雕的眼睛极为犀利,能在千米多的高空中分辨出草棵中的游蛇。群狼见用这种方式在金雕的干扰下难以奏效,便暂时放弃了进攻,和我打起了“消耗战”,三三两两地依偎在一起取暖,眼睛却一眨也不眨地盯着石笋上的我,大有不置我于死地决不罢休的意思。我这才后悔,在这种地方吃熟狼肉的确欠考虑,如果没有刻骨铭心的仇恨,群狼是不会这样死缠到底的。

山林中的冬天似乎更显得昼短夜长,眨眼间太阳已经偏西了。刺骨的北风夹杂着雪屑像刀子一样割在我的脸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双腿和双手已冻得麻木了,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全身没有一点力气,有好几次险些滑了下去。群狼和那只金雕仍旧对峙着,都没有一点离去的意思。这时,忽然一阵强劲的北风吹来,我的体能此时已消耗到了极限,再也没有力气抱住那根石笋了,一下子从上面滑落下来。群狼见此情景,猛地跃起,向我扑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金雕腾起“V”字形翅膀,像一道黑色的闪电,俯冲着扑向狼群,群狼中随即传出了“嗷嗷”的惨叫声。趁着群狼惊慌失措之际,金雕迅速用铁钩似的尖锐利爪准确地抓住我背后腰部的棉袄,猛收巨爪,“突”地腾空而起,瞬间离开地面四五米高。只见下面的群狼,有的被金雕啄瞎了眼睛疼得在地上打滚,有的口里含着我的靴子,有的口里含着我的裤角,还有的仰望着空中,不停地嚎叫。金雕在半空中盘旋一圈后,借助风力越飞越高,顷刻间飞到了山顶上面的高空。我低头望去,已没有狼的踪迹,只见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变成了农家院里的小草垛,那丛林中参天的大树仿佛像秋天草原上的狗尾巴草……我惊恐万状,心想,万一金雕失手,我肯定会粉身碎骨,再也见不到父母亲和妹妹了。金雕抓着我像抓着一只小鸡,在高空中摇来摆去,我仿佛被金雕拖进了一条冷冰冰、黑洞洞、不见底的万丈深渊,脑子里一片空白,全身顿时失去了知觉……

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两天后的事了。只见父母亲都焦急地守在我的身旁。母亲告诉我,正当打猎回来的父亲心急如焚地四处寻找我时,母亲在院子里忽然看见一只金雕拖着一个孩子从天而降,将孩子放到我家院子的草垛上后,便抖抖翅膀飞走了。母亲感到非常纳闷,走近一看,原来是我,惊喜得差一点儿昏了过去,父亲回来后也高兴地哭了。都猜,这里面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缘由。于是,我便把那惊心动魄、狼口逃生的曲折经历说了。父母亲听了,除了感到万分侥幸和惊奇外,心情也十分沉重。过了没多久,父亲便把那支他用了二十多年、视若生命的双管猎枪砸碎了,从此再也不打猎了。

猜你喜欢

  • 雕根雕心

    凤岗市地处黔西山区,背靠凤岗山。别看这里交通不便,自然条件闭塞,可是,凤岗市有两种稀罕物闻名全国,一件是水润奇石,另一件是凤岗根雕。郑名杰就是千姿根雕厂的厂长,手下有六十多号人马。别看他们厂子生产的根雕不愁销路,可是由于前些年根雕厂野蛮采集

  • 赔了夫人又折兵

    解放前,北平有这么一位胡同串子是南城有名的人物。他出名可不是因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而是因为欺行霸市,好勇斗狠。他虽不像武二郎那样能打死老虎,可也能把人打得看大夫,幸亏他是家里的独苗,否则谁家的姑娘也不敢嫁给他哥。胡同串子家附近的几条胡同都

  • 雾里青失传之谜

    名茶雾里青”古称嫩蕊”,史书上多有记载,然而,该茶却失传近两个世纪。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瑞典近海打捞出的古商船哥德堡”号上,发现了装于青花瓷瓶中的雾里青”,雾里青”才重新走入人们

  • 扁担镖师

    乾隆58年,正值春夏之交,华北平原暖风和畅、草绿花红,大运河南来北往的船只在碧波之中穿行。在北去的船只当中,有一艘满载货物的贡字”镖船,渐渐靠近沧州的红孩口。船头把簧”的大伙计问站立于身后的一位老者:仇师父,是否要落

  • 凶器之谜

    我爷爷生前多次提到一件稀奇古怪事:说他有个本家哥哥,右腿残疾,走路一瘸一拐,人称王拐子。王拐子在栖州城西门外开了个铁匠铺,曾用一把杀过人的佩刀打出两把菜刀,那刀饮过人血,有灵性,主人遇到血光之灾前,夜间会簌簌作响。早年间,百姓家使用的铁器如

  • 绝赌

    清朝咸丰年间,辽宁西北靠近内蒙地界的人们喜食马肉,大量的蒙古肉马被贩运过来。一个叫混胡口的小镇成了马肉集散地,这里有一个方圆数百里内最大的马市。当地人的这一独特风俗,不但让这个小镇人流如织商贾云集,而且还催生出一门绝技—&mda

  • 邯郸学步

    听故事的人会问,学步,不就是学走路吗?那是小婴儿的事,干吗要去邯郸学呢?真是多此一举。说故事的劝您,先别急着打岔。邯郸学步,是古人庄周庄老头,在他的专著《庄子》秋水”一节中讲的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的真事。当然了,您

  • 荷花会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汝河城外,有一个比较富裕的群体,他们都是乡间有些头脸的人物,比如私塾先生闻达、乡议事会议员张弓、郎中马任之、商人许一晴等等。许一晴是个爱热闹的人,手里又有几个闲钱,有时就请这些朋友去酒馆里聚一聚,朋友们偶尔也回请他。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