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雾里青失传之谜

雾里青失传之谜

收录日期:2025-11-20 13:31:28  热度:8℃

名茶“雾里青”古称“嫩蕊”,史书上多有记载,然而,该茶却失传近两个世纪。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瑞典近海打捞出的古商船“哥德堡”号上,发现了装于青花瓷瓶中的“雾里青”,“雾里青”才重新走入人们的视线。

那么,“雾里青”是如何失传的,它又为什么会远赴欧洲、出现在二百多年前沉海的古商船上的呢?据说,这里面有着这样一个故事……

1

不料康熙虽然年幼,却并不好欺。他博采众议,起用良将,先诱敌深入,继而派兵切断义军后路,断绝后援及粮草供应,成功地将义军困于浙江北部一带。郑宝明虽然骁勇善战,无奈孤军作战,结局可想而知。与清兵缠斗数月,经过四次惨烈的战役后,义军几近全军覆没,郑宝明在几个亲兵的护卫下,拼死杀出重围。不过,因为退路已被清军切断,逃回台湾已不可能,在清兵的追击之下,郑宝明一行只能一路仓皇北上,由浙入皖,最后逃进了皖南连绵的群山之中,失去踪影。

其后,清兵曾数次进山清剿,无奈山深林密,在大山中搜几个人犹如大海捞针,加上许多地方人迹罕至,野兽出没,进山搜人实在是凶险重重,所以清兵进山数次,均无功而返。后来,清军将领认为剩下这几个人已成不了气候,一方面上报朝廷,说已尽歼郑宝明部,领功邀赏;另一方面,将郑宝明的画像编发各大小衙门,并贴于山外各地,悬赏缉拿,只要郑宝明敢走出大山,插翅也难飞。

郑宝明知道山外凶险,只好安下心来,暂时在皖南石台一带的深山内隐居。因为怕清兵追捕,他们不敢住在山脚下,而是远离山民,住在云遮雾绕的大山之顶。

起初,这些人靠打猎为生,数年后,有人见山顶到处生有野生茶树,就跟山下的居民学会了采茶、制茶,慢慢变身为茶农,并娶妻生子。郑宝明本意是在此暂时安身,等待机会再图大业,不料清廷势大、康熙圣明、百姓安居乐业,大清根基越来越稳固,连台湾都被清兵攻克,纳入大清版图,光复汉室更是遥不可期,他们只能长期住下来。

数十年后,他们所住之地渐变成村落。为少惹麻烦,躲避清廷鹰犬,郑宝明及其部属隐姓埋名,弃郑姓,改姓关。山下的百姓称这座位于山顶的村子为大关村。

大关村地处高山之上,山顶常年云雾缭绕,所生野茶树得天独厚,吸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茶叶茶质独特,气味芬芳,馨香如兰,饮之心旷神怡,实为茶中上品。其中,全部由明前茶叶嫩芽经复杂工艺制作而成的极品野生茶,古称“嫩蕊”,又名“雾里青”,曾是皇家贡品,声名赫赫。但“雾里青”野茶树位于高峰之上,采摘极为不易,加上掌握“雾里青”独特制作工艺的茶农视工艺为生命,秘不外传,所以“雾里青”的产量极小,供不应求。

而在郑宝明入山之前,“雾里青”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多年。因为明末清初这数十年间,战乱不断,清兵铁蹄自北向南,一路践踏,许多老百姓为躲避战乱,纷纷举家南迁,这其中,也包括许多茶商、茶农,他们离开了故土茶园,也带走了制茶的工艺。也不知那位掌握“雾里青”独特工艺的茶农是客死异乡,还是另外找到了发财的门路,不屑制茶,总之他离开后,就再也没有返回老家。“雾里青”就此失传,成为了当地茶农们口头上的一个传说。

再说郑宝明,他见复国无望,心灰意冷之下,转而研究茶道,他穷几十年心力,反复试验,终于让“雾里青”茶重见了天日。后来,这传说中的神茶经茶商运出大山后,立即引起轰动,成为达官贵人热捧的茶中新贵。因为产量极其有限,上市后,“雾里青”价格贵如珠宝,一茶难求。

郑宝明死于康熙56年,享年92岁,实为高寿,可能是常饮“雾里青”之功。临终前,他嘱咐儿子,一定要在墓碑上为自己恢复“郑”姓,否则无颜去见列祖列宗。他还告诫子孙:一定要牢记咱们郑家是大明子民,生为大明人,死为大明鬼,子子孙孙不求清廷功名,不谋清廷差事,不为清廷效力。

郑宝明去世后,子孙牢记他的临终嘱托,不问世事,安心务农,日子倒也平平安安。

不料,二十多年后,一场祸事却找上门来。而祸根,正是郑家人引以为傲的“雾里青”。

2

乾隆八年冬,皇太后突患恶疾,腹内好像生了恶瘤,肿胀如鼓,疼痛难忍,宫中群医均束手无策。太后茶饭不思,水米不进,不日就骨瘦如柴,气息奄奄。乾隆爱母心切,眼见母后身体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不由心急如焚。

这日早朝,乾隆想到母后的病,魂不守舍,无心朝政。文武百官为君分忧,纷纷献计献策,有的推荐名医,有的推荐偏方,更多的则是奉献各种名贵药品,什么百年的灵芝、千年的人参,应有尽有,还纷纷大言不惭,说保证太后吃下去后恢复如初。乾隆摇头苦笑,说莫说恢复如初了,现在只要有办法能让母后吃上一口饭,喝上一口茶,朕就求之不得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位叫做苏宁的大臣听到“茶”字,出列说:“臣近日收到朋友自皖地寄来的一包好茶,臣愿献给太后一尝,希望太后会喜欢。”

乾隆一听,心说皇宫里什么名茶没有啊?就问:“你能有什么好茶?”

苏宁道:“此茶名曰‘雾里青’,产于高山之上,据说,喝之具有清心益肺、舒胃提神、延年益寿之效。”

乾隆听了皱起眉头,道:“延年益寿?这么说不是茶叶而是药了,哼,这肯定是奸猾茶商为卖茶玩弄的噱头,不可相信。”

苏宁见龙颜不悦,急忙说:“皇上,听说此茶产量极低,极为难得,市面上一茶难求,有价无市,茶商根本不必为卖茶玩噱头。臣曾喝过几回雾里青,喝完神清气爽,齿颊留香,觉着的确有些不同。臣恳请皇上,给微臣一个为太后效力的机会。”

乾隆虽然依然不信,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令苏宁火速回家取茶。

一个时辰后,苏宁气喘吁吁地带着茶叶返回皇宫,呈给乾隆。乾隆不敢怠慢,立刻来到后宫太后住处,吩咐宫女将“雾里青”泡上,然后自己亲自端到母亲病榻前,请母亲用茶。

猜你喜欢

  • 地狱天使

    赵馨是个公司白领。最近,她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名叫地狱天使的网友。两人聊得很投机,渐渐地双方都有了好感。 这天,地狱天使约赵馨见面,赵馨却有些犹豫了。原因是地狱天使说他是个医生,但当赵馨问他是哪个科的医生时,他却含糊其词。 赵馨

  • 白雪公主生的孩子是谁

    有时候我常常想起她那张很平常的脸来,但我知道,就是那样一个女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着我,让我改变了一切。 那一年,正是最青涩的年纪。 我是班里有名的坏学生,上重点中学完全是靠父母的关系来的,高一全校大排名,我排倒数第一。

  • 插曲

    小云还没有来。他站在河柳荫里,很着急。 他第三次启动了摩托车,突、突、突很响。一群刚刚栖落的鸟儿,惊飞了。鸭子纷乱地扑闪着翅膀,搅起了一簇簇雪白的浪花。柳影摇了,云光乱了,镜子般的河面碎了。 整个梨花屯只有一辆摩托车,是他的

  • 我们都有忧郁的眼神

    见到她的第一面,我就觉得她和我是类似的。那年,我们十六岁。 那个年纪,对爱情还是懵懵懂懂,只是觉得她是美丽的,也是美好的。她喜欢白色,而我皮肤苍白,我们在回家的路上都唱:蝴蝶飞啊,像青春在风里跑。在去学校的路上,也许在街道的一个拐

  • 当阳光洒进心里

    早上醒来,带着淡淡甜味的阳光透过你散在空气中飘荡着香味的发隙洒到我的背脊上,我总能感觉我并不是像你所说的是个带着忧郁气质的文艺青年。刷牙的时候透过镜子我总能看到,那吐口气吹起垂在眉头头发的男孩,对着另一个自己做鬼脸时分明还有稚气的一面。

  • 雨打青叶谁听

    雨是什么时候落下的我不知道,我们听着雨打青叶的声音,越来越大声、越来越凑近地讲话,直到,吻在了一起。 1 雨是从凌晨开始下的,雨打青叶的声音,却让睡眠更加深沉。在梦里,我见到了悠悠。她和我想象中的一样,扎着马尾辫,脸很小,皮

  • 通向你的路径

    那一年,她和他正青涩,一个是17岁的长发女子,一个是正长出青胡须的18岁少年。他是来青海度假的上海男孩,而她是美丽精致的本土女子,突然就那样相遇,彼此喜欢了。 约了她在樱花树下,他给她一张小小的粉色纸条,上面写着他家的地址,多少条

  • 如果少女像只被寄养的小狗

    一 15岁时的我,有个习惯,心里塞满委屈,便跑到离街道不远的那个废弃厂房,坐在锈迹斑斑的大机器上,将每个指头包括脚趾的指甲剪个遍:厂房有小半个操场那么大,里面堆满陈旧的机器,氧化后它们只能被称作废铁。废铁也有人要的,一片八毛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