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甜丝丝的盐

甜丝丝的盐

收录日期:2025-11-20 22:25:47  热度:8℃

森林里要举办一次大型宴会,它们打算办得像人类的宴会一样,把生的食物煮熟了吃。

动物们听说人类煮食物的时候是要放盐的,所以它们也要在煮食物的时候放盐。

谁去买盐?

小羊抢先说:“我去买!”说着小羊已经急不可待地向城里冲去。

逞能地小羊根本没见过盐,只是听说盐是白色的,像雪一样。

小羊在城里逛啊逛,找呀找,最后看见地上有一堆白色的粉末。

“嗬!这一定是盐了,”小羊想:“白色的,像雪一样。没错,没错!”

小羊把白色粉末拿了回来,正好小白兔在煮胡萝卜,它就把白色粉末拿一点放进了胡萝卜锅里。放完之后拿起勺子尝了一口,“天呀!小羊急忙吐出嘴里的胡萝卜伸着舌头说:“怎么会这么难吃?”

大家都围着小羊,仔细看它带回来的盐。

眼尖的小白兔仔细一看,说:“这哪里是盐,分明是白灰嘛!真是个笨羊,把白灰当盐,还好放得少,不然会吃坏肚子的。”小白兔继续说,“还是我去买吧!”说完小白兔蹦蹦跳跳地进城去了。

说大话的小白兔其实也没过盐,只是听说盐是一粒一粒的,像是小米粒子一样。

小白兔在城里逛啊逛、找要找,后来小白兔进了杂货店,它发现了碱面。

“这才是盐,”小白兔想,“瞧,白白的一粒一粒的。没错,没错!”

小白兔买了糖,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大家又围住了小白兔,要尝尝盐是什么滋味。

小白兔刚打开纸包,小熊迫不及待抓了一把吃,“呀呀呀!苦死了!盐怎么是又苦又涩的呀?”

小狐狸走过去,看看“盐”,哈哈大笑地说:“笨蛋,这是碱,根本不是盐。”小狐狸摇头晃脑地说:“还是我这只最聪明的狐狸去买吧!”

狐狸其实也没见过盐,但它自认聪明。它来到了城里,不逛商店,也不到处乱找。它只是到不同的人家门口的张望,走了几家后,如愿地看见一户人家正在做饭它偷偷地溜进去,见女人把一些白色粉末放进锅里,它高兴地心想:“这才是盐,准没错了。”等女人离开后,狐狸偷偷拿着那罐白色粉末高高兴兴地回去了森林里。

回到了森林,他高昂着头举起手中的罐子,嚷嚷道:“各位,才是真正的盐!”

动物们听完有些怀疑,当狐狸让他们尝过盐的滋味后,它们都非常高兴地点头说:“对!这就是盐。”

接着他们用盐煮了很多菜,像人类一样举办了一次大型宴会,森林里所有动物们都来参加,它们在宴会上吃的津津有味,而且赞叹地说:“这盐甜丝丝的真好吃。”

猜你喜欢

  •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简述: 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居功自傲,蛮不讲理,相国晏婴担心他们会闹事而影响国家安危,建议齐景公赐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论功而食,结果他们有勇无谋,因争吃桃子纷纷自杀身亡 二桃三士的意思是:士:武士。春

  • 尔虞我诈的故事

    (BC595年)楚子使申舟聘于齐①,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②,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③,曰:“郑昭、宋聋④,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⑤。 及宋,宋人止之⑥。华元曰⑦:“过我而不假道,鄙我

  • 负荆请罪的故事

    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秦、齐、楚、燕、韩、赵、魏,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给赵国争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见赵

  • 返老还童的故事

    返老还童”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原指老年人还复到了儿童时代,现形容老年人恢复了青春与活力,精力异常旺盛。 这个成语来源于《云笈七签》,......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为童,渐从此矣! 刘安,汉文帝弟淮南王厉的长子,文帝十六年,袭父

  • 防微杜渐的故事

    解释: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

  • 奋不顾身的故事

    奋不顾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司马迁传》,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大将,很受汉武

  • 分道扬镳的故事

    出处:《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高祖曰:洛阳,我之丰、 沛,自应分道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释义:扬镳”,举鞭驱马前进。分路前进,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各 的事。故事: 在南北朝的时

  • 飞鸟惊蛇的故事

    释亚楼是唐代一位和尚。他久居寺庙,烧香念经。别的和尚空闲时就偷偷下棋睡觉,释亚楼却买了砚墨笔纸练习书法。有时深更半夜,他还在苦苦练习。一年年过去,他写字的功夫越来越深。许多烧香拜佛的人,也来请他写字。他都一一答应。他的草书,写得尤其飘逸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