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分道扬镳的故事

分道扬镳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2:23:48  热度:10℃

出处:《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高祖曰:“洛阳,我之丰、 沛,自应分道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释义:“扬镳”,举鞭驱马前进。分路前进,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各 的事。

故事: 在南北朝的时候,北魏有一个名叫元齐的人,他很有才能, 屡建功勋。皇帝非常敬重他,封他为河间公。元齐有一个儿子叫元 志。他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是一个有才华但又很骄傲的年轻人。孝 文帝很赏识他,任命他为洛阳令。 不久以后,孝文帝采取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从山西平城搬 迁到洛阳建都。这样一来,洛阳令成了“京兆尹”。 在洛阳,元志仗着自己的才能,对朝廷中某些学问不高的达官 贵族,往往表示轻视。

有一次,元志出外游玩,正巧李彪的马车从对面飞快地驶来。照 理,元志官职比李彪小,应该给李彪让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 不让路。李彪见他这样目中无人,当众责问元志:“我是御史中尉,官 职比你大多了,你为什么不给我让路?” 元志并不买李彪的帐,说:“我是洛阳的地方官,你在我眼中,不 过是洛阳的一个住户,哪里有地方官给住户让路的道理呢?” 他们两个互不相让,争吵起来了。于是他们来到孝文帝那里评 理。李彪说,他是“御史中尉”,洛阳的一个地方官怎敢同他对抗,居 然不肯让道。元志说,他是国都所在地的长官,住在洛阳的人都编 他主管的户籍里,他怎么同普通的地方官一样向一个御史中尉让道? 孝文帝听他们的争论,觉得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训斥他们中的 任何一个,便笑着说: “洛阳是我的京城。我听了,感到你们各有各的道理。我认为你 们可以分开走,各走各的,不就行吗?”

猜你喜欢

  • 两只羊过桥之后事

    一位老爷爷,肩上挑着一对空箩筐,要到山上去摘苹果。他路过一条小河,河上一座小桥,只能一个人通过,老农小心翼翼地走了上去,刚走到桥的中心,迎面走来一只小白羊,老农想退回去给白羊让路,他扭转头一看,从后面又来了一只小黑羊。小黑羊高声叫着:“喂!

  • 坐在马桶上睡觉的局长

    司机程晓峰接到向局长的电话,叫他立即到海滨大酒楼去接他回单位。向局长中午就被昊天建筑集团公司请走了,是程晓峰开车送到海滨大酒楼二楼牡丹厅的。按照时间推算,酒也吃得差不多了,现在去接也许正是时候。程晓峰很快就到了海滨大酒楼,但等啊等啊,等了一

  • 到底哪种方式更加划算?

    除了擅长烹饪以外,织毛衣也是妻子的一项绝活。亲属中,穿着我妻子手织毛衣者真是多了去了。我的妹妹有了外孙、我的哥哥有了外孙女,我的妻子分别为他们的第三代织了毛衣裤和鞋子,其中光是那两件小毛衣就各自都用了二十种色彩,让所有见过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赞

  • 穷人的财产

    老刘一家三口都靠他一个人打工养活着,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更别说买房了。今年政府盖的经适房只要一千三一平米,老刘欢天喜地地去填了申请表。对照政府的审批条件,老刘觉得自己非常符合,谁知最后经过审查,老刘竟被刷了下来,理由是银行查出老刘全家合计有

  • 没有完成的忏悔

    天空泛着一股银白色,透露出压抑的味道。繁华的大都市,谁也没有为谁而活。一阵风袭过,卷起街道旁的废纸屑。小晚与哥们儿乐乐上网回来,正聊着“梦三国”,却突然闻到一股恶臭,两人停下脚步,扭头望去,一位脏兮兮的老乞丐,坐在台阶上,啃着一个乌黑的馒头

  • 颠倒是非的专题报道

    刘局长笑容可掬的拉着张男走进探监室,说到:“张男啊,这次可是个大案子。嫌疑人开车冲向人群,当场死亡三人,重伤十多人。如此凶残的歹徒,我们警方却不出半天就将其抓住。你在写专题时,一定不忘多美言几句啊。”“一定,一定。您将这么大的案子交给我们天

  • 一双渴求的眼神

    李桂芝是县六中初二五班的英语老师,同时也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她在这所学校默默耕耘已然有二十几个年头了。最近,学校有一个让英语老师去北京几所重点中学听课的名额。此次去北京,历时一周,除了早上要听课以外,其余的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当然,所有费用都

  • 老实人不吃亏

    老王其实一点也不老,刚50出头。老王曾是单位办公室公认的一支笔,每天上班也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打发着悠闲的日子,风平浪静地过了一年又一年。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白开水一样平平淡淡过下去了,哪曾想在小城也曾红红火火算老大哥的一个大船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