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求职屡碰壁 贫困大学生陷怪圈

求职屡碰壁 贫困大学生陷怪圈

收录日期:2025-11-20 19:38:41  热度:8℃

欠学费被扣毕业证

“无证”难找到好工作

工作不好收入低又还不起学费……

大学毕业,本该兴奋,但两年前从沈阳某高校“律师与法律顾问”专业毕业的王晶却面露愁容:她因为拖欠近万元学费被学校扣押了毕业证,招聘时屡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不得不靠打零工维持生活。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高校为迫使欠费学生补交学费,缓解因学生拖欠巨额学费造成的学校运转困难,大多采取了扣发学生毕业证的办法,由此,“王晶”们陷入了“怪圈”:欠学费被扣毕业证,没有毕业证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工作收入低无法还学费……

拿不到毕业证,应届生求职路上屡屡碰壁

天天早晨7时,王晶会准时打开仓库大门,等待提货工人。在一家企业担任保管员的她略带懊悔地说:“早知这样不如当初不上大学。”

今年24岁的王晶出生在辽宁省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家里经济条件非常不好,但父母从来没动摇过供她上学的想法。2001年,王晶考上了大学,是当年村里唯一一名大学生。她记得,乡亲们放鞭炮庆祝。

王晶说,为了供自己上大学,弟弟辍学了,父母把家中为数不多的牛卖了……虽然迈进了大学校门,但每年近5000元的学费将王晶一家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至今让王晶感动的是,校方对贫困生很宽容,答应她欠交学费完成学业。直到2004年毕业时,王晶已欠下近万元学费。本想拿了毕业证赶紧招聘赚钱还学费的王晶却意外地接到学校通知,必须将学费全部补交后才能领取毕业证。

拿不到毕业证的王晶,在应届生求职路上屡屡碰壁。

为了生活,她做起那些与大学所学毫无关联的工作,“我送过快递、擦过汽车,在咖啡店当服务员……”因为没钱租房,王晶曾连续几个月借宿一位同学所租房子的阳台。

生存问题让王晶焦头烂额,更让她忧虑的是,每月几百元的收入勉强维持基本生活,何时能攒够所欠学费换回毕业证呢?

高校:这样做也是无可奈何

“学校这样做也是无可奈何呀!假如给欠费的学生都发毕业证,以后就很难找到人了。”王晶毕业的这所高校的学生处处长对记者说,据统计,该校学生拖欠学费近千万元,假如一直拖欠下去,学校将无法生存发展。

记者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教育行政部门获悉,当前高校学生拖欠学费普遍,高校对此深感头疼。

据了解,截至2005年底,吉林大学除去一些被减免的学费,本科、研究生拖欠学费超过了1亿元。黑龙江省高校学生欠缴学费的金额曾一度高达5亿元。

吉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杨宝泉表示,一些高校普遍采用“缓发”毕业证的办法,等学生将所欠学费还清后,再把毕业证发给他们,以此收回所欠学费。

“欠费的不仅是贫困学生,有些学生家庭生活并不困难,但也不交学费,学校也没有有效办法让他们交学费。”东三省教育行政部门一些工作人员反映。

为追回欠款,一些高校出台了奖励政策,还有一些学校采取了对学生实行注册登记制度,以遏制学生欠费情况的发生,虽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制度并不完善,且困难生较多,无法根本解决学生欠费问题。

应答应毕业生根据个人就业、收入情况制定相应的还款计划

对欠费不还,学校该如何处理?像王晶这样暂时无力还贷的毕业生,路又该怎么走?

黑龙江省教育厅财务审计处副处长杨立田指出,目前学生拖欠学费的现象在各地高校比较普遍。站在高校的角度来考虑,高等教育不是“免费的午餐”,假如学生都拖欠学费,高校就没有提高教学质量、长远发展的物质保障。但对大学毕业生而言,目前确实存在部分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初始收入低,短期内还款难的问题。


猜你喜欢

  • 十万贯

    唐朝时候,有个地方官叫张延赏,为官处事还算正直清廉。这一日,张延赏接到一桩案子,牵涉到人命,案情严重,非同一般。张延赏按照一贯的作法,十分重视此案,他决心追查到底。于是他传下令来,命捕快们严加侦查搜捕,务必尽快将罪犯捉拿归案。不料,第二天早

  • 一起老去的美丽

    张国立在北京卫视接受采访时说:“我和张铁林、王刚在一起插科打诨、聊天,是非常难得的一种感觉。《铁齿铜牙纪晓岚》一演就演了四部,一百多集。再回首,不知不觉10年就过去了。”言辞间颇有些“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伤。 一直觉得这三个人都很聪明,他们

  • 能量源

    车祸后,我的双腿就没了,穿不了高跟鞋,也当不了“妖精”。琴盒里躺着云杉木小提琴的碎片,是爸爸买给我的。我砸了琴,云杉木的碎片飘落了一地,琴弦还连着两头。 妈妈默默地把碎片拾进琴盒说,不如在家教学生吧。不久,我意外地收到了快递,竟是一把小提琴

  • 感动敌人的友情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荀巨伯。 一天,苟巨伯听说一位远在千里之外、曾经给予过自己很大帮助的朋友得了重病,于是决定去探望他。荀巨伯赶了十几天的路,到了朋友所在郡的属地时,却发现朋友所在郡的郡府已被敌人包围了。荀巨伯临危不惧,毅然潜入郡府,到了朋

  • 清华园里的两位大师

    他俩的才华与英俊都一个样 1919年的清华园,有一对亲兄弟般的好朋友,他俩不仅天资聪颖,而且都长得高大英俊,走到哪里都是众人瞩目的对象。年长两岁的陈岱孙来自福建,而周培源来自江苏,二人相交甚笃,结识了新朋友也彼此分享。 一日,周培源到同学

  • 邓稼先与杨振宁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与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的友谊长达半个世纪,在世界科学界传为美谈。 20世纪中期,邓以蜇将妻子儿女接到北京定居。邓稼先就读于祟德中学,杨振宁也在该校读书,两人成了最要好的同学和朋

  • 友情之上,爱情之下

    马楚成向我表白的时候,他正风风火火地帮我忙着毕业论文。我佯装上厕所,给他打了电话。我说,马楚成向我表白了,我该怎么办?他在那头关切地问,你先问问自己,爱他吗?我说有一点。他接着问,此刻,你心里除了他,还有没有其他的男生?我劈头盖脸地把他臭骂

  • 城市温度

    真正的朋友带给你的快乐,没有爱情炽热,却比爱情长久和宁静。一座城市的温度就是一个朋友的热度。没有朋友了,城市便空了。 城市很大,从城北到城南,要马不停蹄地转两个小时的公车。我与东一起在城南的高校同窗四年,然后,所有的同学都像鸟儿一样散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