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敬你三杯酒

敬你三杯酒

收录日期:2025-11-20 15:54:52  热度:11℃

这几天,闻水乡的乡长李哲遇上了一件烦心事:

乡里来了一位叫人头疼的贵客——投资商黄海洋黄总。李哲陪着这位黄总在乡里考察了整整三天,黄总却没说一句要不要投资的话。

李哲几次想在饭桌上套套他的口风,但这个黄海洋,不论李哲怎么劝酒,每餐饭都只喝一杯,说起话来是滴水不漏。为这事,李哲急得嘴角都起泡了。

经过打听,办公室主任陈大勇告诉李哲,黄海洋是有名的“黄一杯”,他在酒桌上一般只喝一杯酒,几乎从不多喝,可要是真有人能劝得动他,喝下三杯酒,那生意八成就有戏了。李哲两眼一亮:“这还不好办,不就三杯酒吗?马上把乡里最能劝酒的人找出来,谁能让‘黄一杯’喝下三杯,重金奖励!”陈大勇马上去办了。

三天后的傍晚,陈大勇带着四个人来到了李哲的办公室,李哲一看,其中三个他认识,都是乡里能说会道、酒量惊人的公关高手,还有一个姑娘他却不认识。那姑娘似乎看出了李哲的疑惑,微笑着说:“乡长您好,我叫白玲,听说您要找个能劝酒的人,我就毛遂自荐了。”李哲见她长着一张娃娃脸,说起话来娇滴滴的,心想,这样的人能喝酒吗?

白玲似乎看透了李哲的心思,莞尔一笑,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劝酒的真功夫也不在酒桌上,她已经花了三天的时间来搜集黄海洋的资料,这样才能在酒桌上掌握主动权。李哲听她说得头头是道,挺像那么回事,心想,多一个人就多一个劝酒的,也就答应了下来。

这天是黄海洋逗留在闻水乡的最后一天,李哲带着陈大勇和白玲等人宴请黄海洋。一番寒暄之后,李哲高举酒杯:“黄总能来敝乡考察,我们倍感荣幸,请允许我代表全乡向黄总表示敬意。”黄海洋哈哈一笑:“李乡长不用客气,我丑话可说在前面,我身体不适,最多只能喝一杯。”

果然,一杯酒下肚后,无论李哲带来的那三位公关高手使出什么招数,黄海洋总是摆手摇头,让下属把酒给喝了。

李哲见此情景,不由急得抓耳挠腮,突然,他感到有人轻轻拉了一下自己,回头一看,原来是白玲。她行吗?李哲心里没底,但眼下也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一直沉默的白玲优雅地站起来,却并没有举起酒杯,她微笑着环视酒桌一圈,然后说:“大家可能不知道,黄总以前当过文艺兵,他在部队的春节晚会上唱了一首《小白杨》后,很多部队首长的女儿都暗地里给他送情书呢。”话音刚落,黄海洋白净的脸上顿时泛起一抹红晕,还很不自然地咳嗽了两声。

白玲接着说:“我现在想和黄总一起清唱一首《小白杨》,不知大家同不同意。”陈大勇大声叫道:“同意,我们都想领略一下黄总当年的风采。”这时,连黄总带来的人都鼓起掌来。

黄海洋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站起来,他清了清嗓子,说:“我已经好久没唱歌了,唱得不好还请大家原谅。”白玲起了个头,黄总跟着一起唱起来,渐渐地,黄总越唱越投入,白玲就把自己的声音压低,到最后只听到黄总一个人的声音了。一曲终了,掌声如雷,白玲不失时机地拿起自己的酒杯,对黄总说:“黄总,我很少听到有人能把《小白杨》的高音部分演绎得如此完美,请允许我向你这个歌唱高手致敬。”

黄海洋深深地看了白玲一眼,问道:“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白玲甜甜地说:“我叫白玲。”黄总点点头,端起桌上的酒杯说:“好名字,谢谢你,白玲,你让我想起了在部队时的那段美好岁月,来,我们喝一杯。”黄总一饮而尽,李哲激动得带头鼓起掌来。

这时,服务员端上了新菜,黄海洋一看,原来是一道甜点:冰糖银耳。白玲舀起一勺银耳,说:“黄总,多吃银耳有助于保护嗓子。”黄海洋愣了一愣,说:“你怎么知道我爱吃这个?银耳保护嗓子,这还是在部队文工团时班长教给我的,现在酒店里已经不流行这道点心了。”白玲笑道:“我说呢,难怪黄总的嗓子一直保养得这么好。”酒桌上的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等黄海洋吃完银耳,白玲端起酒杯走到他身边,说:“黄总,敬你一杯,祝你身体健康,生意兴隆。”黄海洋摆摆手,说:“你要真心为我的健康着想,这杯酒就不要喝了,喝酒伤肝呀!”白玲微微一笑:“黄总,我想问一下,你在部队时最听谁的话?”黄总立刻笑道:“那还用说,当然最听班长的。”白玲故意压低语调说:“假如你班长现在要你喝这杯酒呢?”黄总惊讶地看着白玲:“你这小丫头,不会是学电视台,把班长也请来了吧?”

白玲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从包里拿出一个光盘,对服务员说:“小姐,请你帮我把这张碟放一放。”

不一会,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老人,他坐在一把藤椅上,脸色黑黝黝的。见到这位老人,黄海洋的眼圈顿时红了。屏幕上,老人咧开嘴笑道:“海洋,几十年没见了,真的很想你,我现在身体不适,就不来看你了。很早以前就听说你发达了,我一直都为你骄傲,也常常在别人面前夸耀你,要知道,你可是我带出来的兵呀!兵有出息了,班长脸上也有光。有人跟我讲,你喝酒只喝一杯,我觉得这不像过去的你。要么一杯都不喝,要么就开开心心敞开了喝,朋友在一起,喝醉又何妨?你不记得了吗?我退伍离开部队那天,你和班里的几个臭小子灌了我整整三瓶白酒……”

看着看着,黄海洋猛地站起来,举起酒杯,颤声说:“各位,让我们一起敬老班长一杯。李乡长,今天我们不醉不归。”

李哲也站起来说:“人生难得几回醉,我今天舍命陪君子。”

这下黄海洋彻底放开了,和桌上每个人都碰起杯来,宴会进行到尾声,黄海洋已有三分醉意,可他还没忘记一件事:他要问问白玲,她是怎么找到自己失去联系多年的老班长的。可是,白玲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酒席,在她的座位上,黄总找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样一段文字:“黄总,你可以按这个地址找到我父亲,他的日子不多了,现在真的很想见见你!他还说,等你来乡里投资建厂的那天,他要再和你喝三杯……”

猜你喜欢

  • 知与不知

    人们习惯于以是否掌握知识作为知与不知的界限,其实这样看问题是片面的。 古希腊有个青年认为自己比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还聪明,到处炫耀自己的学问。有一天,苏格拉底问他一个问题:“世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青年不假思索地回答:“鸡是从蛋里面孵化出来

  • 一切皆有转机

    先讲两个人的故事。 宋朝的吕蒙正,穷得连锅也揭不开。有一次,他三天没有吃过一顿饱饭,饿得头晕眼花。在一座桥上,他赊得了一只瓜,早已饥渴难耐的他,踉踉跄跄跑到桥栏边,想把瓜磕开,好赶紧填饱肚子。然而,他一失手,瓜掉在了桥下。就这样,一只瓜,他

  • 狮子与驴的博弈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村庄有两个猎人。两个猎人一起出去打猎,才能猎获一只鹿。如果一个猎人单兵作战,只能打到四只兔子。 从填饱肚子的角度来说,四只兔子能保证一个人四天不挨饿,而一只鹿却差不多能让两个人吃上十天。这样,两个人的行为

  • 落瓜转运

    宋朝有个秀才,叫吕蒙正,家道艰难,穷得连锅也揭不开。有一次,他三天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直饿得头昏眼花。终于,在一座桥上,他馀得了一只瓜,早已饥渴难耐的他,踉踉跄跄跑到桥栏边,想把瓜磕开,好赶紧填饱肚子。然而,倒霉的是,他一失手,瓜掉在了桥下,

  • 极乐鸟

    印度尼西亚有一种极乐鸟,雄鸟在求爱时,往往几十只聚集在密林深处的高枝上,展开美丽的翅膀,或翩翩起舞,或引颈高唱,以此来吸引雌鸟,场面十分壮美。 摄影师颂帕很想拍下这一场面,但由于在密林深处,这种场面很难抓拍。于是,他做了一个巨大的网罩,将一

  • 医生的故事

    一 吃饭的时候,遇上一位医生,又红又专还会讲故事。 他当年援疆,刚去就遇上个棘手事,当地一个很有威望的老人重病,已经昏迷了,大口呼吸,肌肉痉挛。 当地什么医疗条件都没有,开胸,上呼吸机,都不可能。 他两手空空,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说找张报纸

  • 知足

    有一个天使,送信的时候在人间睡着了。醒来后,他发现翅膀被偷走了。没有翅膀的天使,能力比普通人还要小。他又冷又饿,来到一家门口。 “我是天使,请把门打开。” 这家人打开门,看天使被雨淋了,衣服皱巴巴的,问:“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天使回

  • 天堂地狱大不同

    有人和上帝谈论天堂与地狱的问题。上帝对这个人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进了一个有一群人围着一个大锅肉汤的房间。每个人看起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到锅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