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那曾被漠视的父爱

那曾被漠视的父爱

收录日期:2025-11-20 17:30:28  热度:9℃

小时候,我最怕父亲,因为父亲那可怕的脾气。

那时,父亲在离家很远又很偏僻的地方教书,每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风里来雨里去。虽然父亲每次回家都会给我和哥哥买一些好吃的东西,但我依然不盼望他回家,因为父亲动不动就会大发雷霆,吓得我和哥哥赶忙跑到后院奶奶的小屋里。不过父亲虽然脾气不好,但却很少打我们。

我一天天长大了,对父亲的畏惧感也一天天地淡化。青春叛逆的我越来越反感父亲,我不愿和父亲说话,更不愿听他给我谈人生、讲道理,我甚至敢和父亲顶撞。如果一听到父亲和母亲吵架,我会立即站在母亲一边和父亲怒目相向!然而家庭风暴过后,母亲又总是让我给父亲认个错:母亲做好了饭菜,给我使个眼色,小声说“去叫你爸吃饭”,或者给父亲把饭菜盛好让我端去……

这样的生活使我越来越感到沉闷和压抑,大学毕业那年我终于离开了家乡,远离了那个令我窒息的家。刚来到异乡的那段日子,我日日夜夜地想家,我开始淡忘父亲的坏脾气,想到在家里生活的温馨和幸福。

经历了短暂的孤独无依,我很快融入了异乡的生活。家乡的一切逐渐成了遥远的记忆,只是在每个周末程序式地给家里打一个电话报一声平安。每次只要是父亲接到我的电话,总是给我说个没完没了,叮嘱这个叮嘱那个,而我总是不耐烦地提醒他:“爸,这是长途电话……”父亲便一时语凝,不知说什么了。

在转战了十余所学校,经历了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后,父亲终于光荣退休了。然而退休后的父亲,脾气变得更加古怪,他常常一个人呆在家里不愿出门,不愿和人交流,和母亲为一些生活琐事吵架斗气……

前些天,回家探亲,父母都明显老了许多,但只在团聚的喜气中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待了几天,父亲又为一件小事和母亲吵了起来……为了父母能平安无事、安享晚年,离家的前一天晚上,我决定和父亲进行一次长谈。

我忐忑不安地走进父亲的小房间,第一次紧挨着父亲坐在他身旁,我的语气尽量委婉,态度尽量诚恳。我给父亲分析坏脾气给他人和自己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伤害,列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生活建议,教他怎样笑对人生。最后又不忘严肃地给他指出,如果他再不改变自己,哪天把母亲气出个什么病来,离他而去,看他一个孤老头子怎样生活!

父亲认真地听着,时而低下头,时而望着我,一直沉默不语。最后父亲终于开口,深有感触地说:“我也早就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一些问题,你说得很对,爸一定努力改变自己。”

那一晚,我和父亲聊了很久,父亲又给我讲起他的过去,讲到他和母亲供我和哥哥上学的艰辛……

父亲说他上学时成绩一直很好,但在那个年代却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没有读成大学,他和母亲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我和哥哥身上,希望我们都能读大学、有出息。我认真地听着父亲的倾诉,觉得我第一次这么真切地走入了父亲的内心世界,父亲是卑微的,却又是坚强的,他一生奔波劳碌,风雨中支撑着我们这个家,他说他一生最不愿向人低头求人办事,为此吃尽了苦头,但为了我们弟兄上学工作,又不得不看人脸色。父亲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情郁于中,有时难免发之于外。如今,我和哥哥都走出了家门,有了好工作,但正当他需要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的时候,我们却远避他、憎恶他,而不是去走近他、开导他……

那一晚,我深深地体悟到了那曾被漠视的深深的父爱。

离家时,我又给母亲说:“您和我爸都六十多岁的人了,我爸的脾气也不可能再改了,您有时自己就想开点,别和我爸计较。”

母亲笑了,她说我和你爸都过了大半辈子,早就把他的性格摸清了,只是有时看他一个人整日闷闷不乐地呆在房子里可怜,你走了后也常给你爸打打电话,聊聊天……我认真地点了点头。

猜你喜欢

  • 你有没有纪律

    台湾作家林清玄快60岁了。他每天对自己的要求是写3000字,不为发表,只是练笔,他说写字是个匀速前进的工作,积累才会有突破,他不会放纵自己。所以,他的文字生命力很长。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还有纪律,能在某些方面自律,这样的人都值得敬重。村上春树的

  • 父亲的贫穷与母亲的富有

    父亲一生对钱守得很紧,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可庸庸碌碌一辈子下来,父亲没余下多少钱,反而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中年便躺在病榻上;母亲一生对钱看得很淡,时常穷大方,遇到上门行乞的乞丐,她恨不得把缸底仅剩的一把米施舍于他,母亲常说,钱是身外之

  • 中秋夜里的一盏马灯

    亲情是风筝的那道线,当风筝跌落时给它又一次起飞的希望。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时至今日,乡村里竟然还会停电,而且是在中秋节的晚上。彼时,菜刚刚摆上饭桌,他正陪娘说话。哥哥在开啤酒,嫂子还在灶间忙活着,谁料却突然停电了,世界一下子掉进了黑暗,一如他

  • 爱的实验

    这个实验出自一位童年缺乏母爱的心理学家之手,他叫哈洛。而他毕生最亲近的伙伴就是一群恒河猴——他的实验对象。也正是在它们身上,哈洛发现了人类身上具有的爱的重大秘密。恒河猴和人类的基因非常相似,它们的基本需求、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一些反应,与婴儿

  • 母亲的叮咛是幸福

    母亲,是生我养我的那个人,在她的呵护下,我就像是旺盛枝头的果实,慢慢的长大。在你的臂弯里,还保留着我顽皮的体态。母亲,永远是我可以停泊栖息的港湾。幼时,我总是在母亲带着戏味的歌声中进入梦乡,虽然她不懂什麽叫“摇篮曲”,但我依然能睡得香甜!在

  • 母亲的安然

    母亲今年79岁了,我们按照过九不过十的乡俗,给她过了80大寿。母亲白发很少,大部分是灰色,腰不酸,腿不疼,上下楼比我还快。几位老邻居羡慕地问我母亲如此硬朗的原因。我说,在我印象中,母亲从来没有停止过劳动。童年记忆中,她每天晚上在炕上纺线,盘

  • 母亲的针线筐

    母亲喜欢做针线活,已80岁高龄的她无论到哪个子女家居住,都带着针线筐。这两年她视力下降,每次做针线活时总让我们帮她把线纫得长长的,或是多纫些针以备急用。为了让她放下手中的活,我们把她的针线筐藏起来。前些天,我去看母亲,她竟呆呆坐着。我问她哪

  • 那曾被漠视的父爱

    小时候,我最怕父亲,因为父亲那可怕的脾气。那时,父亲在离家很远又很偏僻的地方教书,每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风里来雨里去。虽然父亲每次回家都会给我和哥哥买一些好吃的东西,但我依然不盼望他回家,因为父亲动不动就会大发雷霆,吓得我和哥哥赶忙跑到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