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武大郎的遗憾

武大郎的遗憾

收录日期:2025-11-20 16:19:11  热度:9℃

自从武松在阳谷县当上都头以后,武大郎炊饼生意兴隆起来,再加上武松报答哥哥养育之恩,把朝廷里的俸禄拿出一部分给了哥嫂,武大郎寻思既然有了资本何不开一间炊饼店?跟潘金莲和武松一商量,两人均举双手赞成,于是武大郎炊饼店就在经济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

武大郎炊饼店开张那一天,左邻右舍,茶铺王干娘,县里的相公都来祝贺,纸货铺的姚老板送来一对花篮,茶铺的王干娘送来一幅对联,上联是:武大开店身矮心高炊饼热;下联是:金莲俏丽心灵手巧广招睐;横批:和谐太平。县里相公送来一块匾,上书七个大字——生意兴隆达三江。武大郎燃放了一通鞭炮,整个紫石街如同过年一般热闹。

开店不同于挑担卖炊饼,武大郎虽然没读什么书,他哼哼唧唧半天还是订出四项原则:

一,炊饼店坚持姓武;

二,炊饼店坚持原有产品,不卖肉包子,菜包子,豆沙包子;

三,炊饼店不卖酒,酒能乱性,免得客官酒后闹事;

四,炊饼店不聘请身材高大人员,以免影响老板形象。

潘金莲勾搭上西门庆以后给武大郎下毒,临死前,他把潘金莲和自己的独子武氏太郎叫到床前说:“人固有一死,我死了没关系,武氏太郎接我的班,我没有别的要求,只要坚持四项原则就行。”

武大郎一死,潘金莲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直接搬到西门庆家里去了,炊饼店就交到了武氏太郎手里,武氏太郎觉得四项原则太麻烦,改为三宗旨:

一,为饥饿的人做炊饼;

二,为穷人做炊饼,(因为富人不吃这种粗俗的食物);

三,为利润做炊饼;

后来,武松杀死西门庆,坐牢去了,武氏炊饼店生意江河日下,武氏太郎觉得自己无力维持炊饼店的生意,就把祖宗留下来的产业就给儿子武男三雄,自己退居二线了,武男三雄觉得武氏太郎的三个宗旨纯粹是多余的话,做个炊饼还整那么多没用的东西,他直接给为一句话——可持续做炊饼。他的想法是你做炊饼就是为了卖钱,卖了钱再买面粉,再做炊饼,所有意思都包括了。

这天夜里,武男三雄似睡非睡,就见到七窍流血而死的武大郎,武大郎叹息说:“哎——真是武大郎开店,一代不如一代呀!我制定四项原则,你爹改为三条,你倒好干脆改为一条了,你让外人整么看待我们武家?”

武男三雄一惊醒了,方知先祖托梦,做鬼也不安生啊!但是,武男三雄能力有限,你还能让他怎么样呢?

猜你喜欢

  • 清朝皇帝属相以何为标准

    清朝皇帝属相以何为标准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延续了近300年的时间,期间共有十位皇帝统治。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属相被认为是人的个性与命运的象征,因此清朝皇帝的属相选择也备受关注。那么,清朝皇帝属相以何为标准呢?首先,要了解属相的标

  • 熬年的传说

    熬年的传说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古老村庄中,有一个名叫小雪的女孩,她生活在贫寒的家庭中。每到年末,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小雪的家庭也不例外,他们希望新年能给他们带来好运和富足。然而,不幸的是,小雪的家庭的境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她的父

  • 年兽的传说

    年兽的传说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有一个神秘而恐怖的生物,它被称为年兽。据说,年兽每年都会在农历新年的前夜出现,带来灾难和破坏。这个传说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但关于年兽的起源和真实性却没有确凿的证据。据古籍记载,年兽本是一只凶猛的野兽,生活在深山之中

  • 结婚双“囍”的来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结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婚姻被视为一个家庭的基石,代表了两个人的情感和责任。而在中国婚礼中,随处可见“双囍”这个图案。那么,“双囍”到底有什么寓意,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双囍”是由两个“喜”字组成,十分常见于中国传统婚

  • 广东民间谚语--铜钱出苦坑

    广东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繁华的省份,拥有丰富而多样化的民间文化和传统谚语。其中一句脍炙人口的谚语是“铜钱出苦坑”。这句谚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让我们一同来探索其中的含义和故事。听到“铜钱出苦坑”,你或许会产生疑问:“铜钱岂不是代表财富和

  • 刺绣的起源

    刺绣作为一种独特的手工艺,经历了漫长而精彩的发展历程。它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人类文明起源。刺绣既是一种装饰手法,也是一个以线绣针为媒介的艺术表达形式。刺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6000年前的中国古代。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刺绣品

  • 春节万年创建历法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当初春踏入大地,人们便迎来了这个喜庆的节日。然而,你可能对于春节的历史和由来还有一些疑问。今天,我将为你讲解春节万年创建历法的故事。据史书记载,很早之前,古代中国的农民们过着艰苦的生活。他们

  • 白娘子与许仙

    白娘子与许仙在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关于一位白衣女子和一个年轻的学者的纯爱故事。他们就是白娘子和许仙。故事发生在宋朝时代的一个小镇,许仙是这个小镇上一位贫穷但聪明才华横溢的年轻学者。他身穿单薄的布袍,背着沉重的书包,时常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