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父亲的草拖

父亲的草拖

收录日期:2025-11-20 16:17:09  热度:9℃

小时候,我一直喜欢穿父亲的拖鞋。

拖鞋是苇草编结成的,简单的样式,穿在脚上,在夏季清清凉凉。好像是喜欢那种感觉,走在水泥地板上,听那沉沉的鞋履声,扑嗒扑嗒的。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该是很寂寞的。母亲回老家了,那个长长的夏天,只有我和父亲两个人在西安。

父亲总是很忙,每天早出晚归。他不太会管小孩,总是任我自由发展。于是,每天我可以随心所欲地睡到日上三竿,起来后吃一点父亲早晨留好的饭,然后,就扑嗒上那双大草拖跑到楼下去了。楼下有一群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我们一起玩一些游戏。那时,往往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有的小女孩子热得受不了,连背心也脱掉,个个晒得黑乎乎的,但是看起来非常健康。

我们一直玩到傍晚的时候,才被楼上的大人一个一个地喊回家。

父亲总是最迟回家的那个人。每天回来,总是手忙脚乱地炒菜、烧饭。父亲经常把饭烧煳。尽管这样,我依然很希望他早点下班回来,只要能看见他,我还是快乐的。

如果他不在,又没有别的小孩子玩,我只能独自待在家里,望着父亲的草拖发呆。实在闷了,就扑嗒上那双大草拖到外面,一个人在太阳底下走来走去,自我感觉非常神气。

父亲总不喜欢我穿他的草拖,他对那双拖鞋似乎格外爱惜。有一次,我不慎将那双鞋子穿丢了,回来竟然被父亲揪着耳朵臭骂了一顿。

我很委屈,不就是一双拖鞋吗?

后来,我才知道这双草拖是奶奶给编的。自从父亲大学毕业分到西安后,与奶奶离得很远。家里因为住房狭窄,没有能够把奶奶接过来住。只是每年在天最热的时候,父亲总能收到一个包裹,里面装着一双清爽整洁的草拖鞋。

奶奶托人写的信里说道:孩子,妈不在你的身边,你要学会照顾自己。听说城市里害脚气的人多,妈也没事,就给你编些草拖鞋。鞋子虽然不好看。但穿起来会很凉快,也不会得脚病。妈很想你,有空回来看看妈。你的照片都被妈的手指磨黄了……

5岁的我自然无法体会这种感情,只是觉得不过是一双草拖鞋嘛。

真正体会到这种亲情时,我已经16岁了。那时,奶奶仍然会在夏天给父亲寄草拖来,每次收到,父亲总会端详良久,默默地发上一会儿呆,我知道,他肯定是想奶奶了。因为工作繁忙,他已经很久没有回老家了。

而我对草拖的钟爱,也许是缘于童年时代的那个梦。

我的鞋柜里,有各种样式的草拖鞋:彩色的、纯色的、麻花边儿的、菱形边儿的……这时,草拖在西安的街头随处可见。在夜市上,常见一些上了年纪的女人推着小车,愉快地兜售着草拖鞋,两元钱一双,样式精巧,随便挑。我在推车边,握着一双草拖。心想,不知奶奶会不会知道,草拖在我们这里会卖得这么便宜。奶奶寄包裹的邮费也不止于此吧?更何况她还要熬夜点灯费神费力地编呢。

买回的草拖,样式好看,也非常合脚。可不知为什么,我在夏天光脚穿着它,在屋内走来走去的时候。竟会因为听不到那扑嗒扑嗒的鞋声而感到失落。于是,我依然会穿父亲大大的不合脚的草拖鞋。在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我穿上它。会想起相距遥远的奶奶,很多年没见她了,也不知她身体好不好。

又过了两年,父亲的草拖忽然就断了——奶奶去世了。

奶奶走的那一天,西安正是炎炎的酷暑天。父亲得知消息后,好久都没反应过来。他坐在屋内,一动不动的,我只见他额上的汗大颗大颗地落下来,很快地,他的眼睛红了。

没有了草拖,仿佛没有了灵魂,父亲总是觉得少些什么似的,闷闷不乐。有时,路过卖草拖的摊子,他也会蹲下来,擎着其中的一双,端详良久。

我陪在一边,心是疼的。

我开始学编草拖,编与奶奶一模一样的草拖。我没有想到看起来简单的草拖编起来那么烦琐,一遍遍地编,一遍遍地拆。手指尖打了泡,拾根针都会疼。

经过了三个月的时间,我终于可以将编草拖的流程熟稔于心。

我还记得将第一双草拖放在父亲面前时,父亲有过的惊喜。我想,以后每年,我都会送父亲这样一双草拖,因为我知道,草拖对父亲来说已不是一双单纯的草拖,它已是奶奶爱的延续了。

猜你喜欢

  • 不是每一棵树,都有银杏的价值

    当年曾经和他一起创业的几个伙伴都已经在互联网成就了一番事业,而唯独只有他,事业一直没有起色,他陷入了迷茫之中。一天,无聊之下他去了郊区的潭柘寺,由于当时正是深秋,因此潭柘寺里没有多少游人。在寺门口,只有一个老僧在扫地。他走了过去,向老僧问好

  • 裴度的智量

    唐朝时,裴度为相。有一天,他因公务在中书衙门里大宴宾客,当此热闹之时,一名属下悄悄走进宴会厅,低声向他禀报说,加班起草了一份公文,想去加盖印信,发现存放印信的盒子还在,印信却不翼而飞了。印信者,公章也。当官的人都知道,公章是权力的凭证,如果

  • 拯救他的是爱情

    孤独的少年时光第一次见到胡琪时,宁子健17岁。因为目睹了弟弟被淹死的过程,宁子健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他总是觉得面前的一切都是红色的:红色的天,红色的树,红色的水……他从噩梦中一次次醒来,痛苦扼住了他的咽喉,让他呼喊不出。父母小心翼翼地照顾着

  • 井水之爱

    遇见他,正是十三四岁情窦初开的年纪。那天她帮母亲到井边打水,忽地一失手,装满水的木桶如一只高空坠落的石头,直线下坠,然后就是“扑通”一声沉闷的响声。她嚇了一跳,急切地把头探进井里张望,眼睁睁地看着深井里的木桶一点一点沉没而束手无策。她急得眼

  • 卫立煌虎口脱险

    1949年1月,蒋介石被迫宣布下野,退居奉化。李宗仁出任代总统,为国共和谈打下基础,其中一条就是释放政治犯。在这样的气候下,李宗仁下令撤销包围卫立煌住宅的宪兵。不过,监视卫立煌的特务,自称只听命于逃往台湾的特务头子毛人凤。没有毛人凤的指示,

  • 算卦算出的内阁首辅

    正德十三年(1518年),举人张璁再次失魂落魄地离开了礼部发榜处。这已经是张璁第七次科举失败了。自从二十多年前考中举人之后,张璁便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在科举这条独木桥上被挤掉。刚开始,张璁还能接受,毕竟科举名额实在有限,考了三四次才考上的人也不

  • 先做朋友

    每次到酒庄,总看见店里最醒目的位置,挂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先做朋友,再做主人。”当酒庄老板知道有人要请客,也必然会在把酒交给顾客时,叮嘱似的说:“先做朋友,再做主人。”对于这句话,我一直不理解,有一天终于忍不住问老板,其中的意思是什么

  • 嫁一个人,结3次婚

    第一次,与你爱的人结婚。恋爱期间,有一次,我在衣橱前收拾了半天,老公站在一旁被这画面感动,感慨万千地说:“我一定要早点把你娶回去。”我把头靠在他肩上,说:“我们要尽快有自己的家,我就在灯下为你叠衣服。”现在想想,我那时脑子大概是被门挤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