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你不想,却不得不和她对抗

你不想,却不得不和她对抗

收录日期:2025-11-20 19:10:48  热度:8℃

女人们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在漫长的一生中,她们都在和一个女人进行战争,或明或暗。

几乎所有的女儿都抱怨过母亲的“控制欲”。从年少时期的不穿秋裤绝对不准出门、偷翻抽屉看日记,到工作以后的连环夺命call:“我安排了老同事的儿子和你相亲,你一定要去……”我的许多女朋友都能如数家珍地道出母亲给自己留下的心理阴影。

有个女朋友至今看见牛奶就反胃,因为中学6年,她的妈妈雷打不动地每天为她准备一盒牛奶,无论她多么强烈地表示她讨厌牛奶的腥味。抗议无效后,她妥协了,然后每天在上学的路上偷偷地把牛奶倒掉。

我的另一个朋友一到周五晚上就情绪崩溃,必须要大吃一顿来抚平心绪,因为她的妈妈每到周五就会给她打电话:“你都32岁了,还一个人,以后要怎么办呢!还能不能生出孩子了?”

有些母亲还反抗不得,一被女儿顶嘴就以泪洗面甚至绝食,让战争的另一方憋了一肚子火没地方撒。这让很多女儿们暗暗下定决心:以后绝对不做像她这样专制的妈妈——当然能不能做到,那是后话了。

女儿和妈妈的战争,还存在于对“美”的争夺上。进入青春期,女儿开始特别在意自己的脸蛋、发型、身高、体型,并对漂亮的衣服和饰品蠢蠢欲动,母亲将这一切视为危险的信号。

我亲眼看见一个14岁女孩让父亲买了一条略显隆重的裙子,要去参加同学的生日party时,她的母亲恐慌地问:“她那么小,为什么这么虚荣?”我也亲耳听见一个妈妈对她即将上大学的女儿说:“你要穿得烂一点。”

这些行为都显示了母亲的两种心理:一,她难以接受女儿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成为一个可能具备性感特征的女人,在许多父母的眼里,子女永远都是“小孩”,而不是“人”;二,她担心女儿被男性伤害,于是用一种最保守的方法,裹住女儿美的可能性,来隔绝伤害源。当她这样做时,她在无时无刻不传达一种潜意识:男人是可怕的,美丽是罪恶的。

第三种隐性的战争与前一种战争紧密相连。渐渐长大的女儿开始发现,母亲不仅没有太多的女性魅力,还有作为一个女人最致命的弱点:她得不到男性的、尤其是丈夫的爱。无论女儿多么叛逆,她内心深处都会不自觉地将母亲的命运视为预测自己未来的镜子,毕竟她们彼此是如此血脉相连。

女儿发现眼前的这面镜子是黯淡又落寞的——这对满怀罗曼蒂克期望的女儿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她并非不爱母亲,因此她感到委屈和愤怒,同时也深怀恐惧:害怕将来成为像母亲那样没有爱情滋润的中年女人。所以,当母亲苦口婆心地给予女儿关于如何挑选男人以及婚姻相处的建议时,大多数女儿都像一扇坚定无比的铁门,将其所有的建议反弹回去,不仅仅是因为她们在叛逆期,更是因为在长久的婚姻中,还能维持爱情之光的母亲太少了——母亲的那一大筐说辞,太苍白无力了。

许多女儿在工作成家以后,与母亲的关系也没多大的缓解,总是夹杂着些许不快。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当女儿有能力也有意愿让母亲享受更好的生活时,母亲总会以最扫兴的方式浇冷她的一腔热血。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在美国留学期间,给实验室导师打工赚了些零用钱,兴冲冲地把父母接到美国,计划了半个月的游玩行程:路线、旅店、餐厅、景点都规划好了。然而如同往常一样,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她几乎每天都在和妈妈舌战或冷战。她每一次付账,老太太都会像一只老鹰一样紧紧地盯住她的钱包,然后感叹:“这么贵呀!”再美的风景老太太也不去欣赏,只是不停地念叨刚才又花了多少钱。同学在最后一天的晚餐上终于爆发了,老太太每责怪她一句,她就点一个昂贵的菜,直到点了十几个菜,老太太终于不说话了。她以这样残忍的方式赢得表面的胜利,内心却难过不已:无论她多么想去理解自己的妈妈,她也不得不接受这个顽固的老太太,这么多年来一次又一次对她美好期待的毁灭。

是的,最后一种战争才是最旷日持久的:对抗母亲的唠叨。不知为何,在男性作家的文章里,母亲的唠叨总是与母爱天然联系起来的,是爱的证明。女儿对母亲的唠叨却常常不耐烦,因为她们很敏锐地感知到(有些人许多年以后才感知到),这是对她个人自信的一种凌迟。

唠叨的本质是不信任对方的智商与能力,更何况中国母亲的唠叨通常伴随着指责。大大小小、事无巨细、琐碎无边的唠叨与贬低,足够像一把微型削皮器,日积月累,把女儿的自信与自我削得不剩骨头。男性在社会上还有另一种力量鼓励他们去奋起、去争取,女性的张扬却一再被挫败,当她们在挣脱自我压抑的过程中艰难前行时,会在自我贬低的源头,隐隐约约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听到那串熟悉的唠叨。

与儿子不一样,在母亲老去、女儿长大的过程中,女儿会以天然的女性视角,来观察她眼前这个女人的命运,母亲是她了解“女人”是怎么一回事最近的模板。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中老年女性的生活处境并没有那么幸福。她们很多有无力感,她们或多或少受过男权社会的倾轧,她们很容易放弃自我努力,在庸常、唠叨、抱怨与毫无安全感的路上一路滑下去。是的,她们大多劳累而辛苦——面对这样劳累而辛苦的母亲,儿子想的是:“妈妈如此辛苦,我将来要好好报答她。”女儿想的是:“妈妈如此辛苦……(请注意转折)我将来一定不能像她那样,绝不。”

女儿与母亲的战争本质,是女性害怕自己陷入像母亲那样的生活中,是她不认同母亲作为一个女性的生活状态(如果一个女儿深深认同母亲的生活,她们之间肯定可以和平相处)。她希望从中蜕变出来,创造一个有美的、有爱的、有自由的、有接纳的新世界。她容易被母亲惹怒,恰恰是因为她对自己并没有太多的信心,她害怕这个对自己一生最有影响力的女人真的影响了自己,并在潜意识里恐慌自己终究会变成她。她在用愤怒来抵御这种绝望和恐惧。

在母亲与女儿的战争中,我通常站在女儿这一边。纪伯伦对父母说:“你可以庇护子女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在过去停留。”

好的“母亲”,应该是可以跨过无形的时间界限,常常站在“女儿”的那一边,去打量自我与世界的女人。

猜你喜欢

  • 青藤也有柔软的爱

    青藤也有柔软的爱现在,我明白过来,那依赖,是她对我的信任和情感。而一个女子的不独立,只是她的性格,她的爱和良善,从不缺乏。倒霉的树没见过心亮那么笨那么没有主心骨的女孩子,什么事情都要征求别人的意见,像那种必须要攀附着树木、无法独自生长的青藤

  • 1980年代的爱情

    1980年代的爱情公母寨是鄂西利川县最偏远的一个土家族乡镇。作为“文革”结束之后第一批考上大学的应届生,毕业之后却从城里分配到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的乡野,我的内心不免郁闷之极。我扛着和整个乡镇完全不和谐的行李,一副明珠暗投的负气模样,趾高气扬地

  • 每朵莲都像你

    每朵莲都像你范我存是余光中的远房表妹,相恋多年后,他们欢欢喜喜结为夫妻。据说,在余光中的老家,院子里有棵枫树,树干上刻有三个英文字母:YLM。Y是余,L是love,M是咪咪。连起来,是“余光中爱咪咪”。“咪咪”是范我存的乳名。余光中为咪咪写

  • 时光纪,请你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时光纪,请你给我一首歌的时间岁月如割,割伤我美好的回忆;岁月如歌,歌唱我明媚的明天。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11月的最后,叶小绿站在学校操场上抱着麦克风浑身颤抖,四周是黑压压的人群,听着尽是喝倒彩的嘘声。就在她快要拿不住话筒时,人群中传来一阵为

  • 夕阳苦恋月难圆

    傍晚,员工们都下班走了。我在营业厅临街的窗外,正准备把汽车开进库里去,还没跨进驾驶室,不料有个老汉与我擦肩急欲奔向门厅下的台阶。那样子,就像溺水者极力向岸边争扎,而又力不从心,嘴上焦急地叨念着:“快!快!快!要坏、要坏……”看那身不由己就要

  • 神秘的保姆

    闵喻和乔慧结婚后,住进了位于珠海市口岸情侣路的海景楼,不久,乔慧就生了个可爱的女儿,取名意意。他们是生意人,在口岸地下购物广场,开了间面包蛋糕品牌连锁店,每天是忙忙碌碌。闵喻和乔慧商量后,家里要请一保姆。这天上午,他们就带着意意,闵喻开着车

  • 拜拜了光棍节

    11月11号的光棍节是近几年才悄然兴起的钻石王老五的节日。张默和一群光棍好友每逢这一天都要在聚贤楼相会,庆祝他们伟大而神圣的独立自由节。可今年不知怎么搞的,背叛的背叛,妥协的妥协,来聚会的光棍朋友中只剩下四个老顽固了。他们分别是张默和官二代

  • 父爱如刀

    王校长是县二中的一校之长,他们二中的高考进线率接连四年保持全市第一,王校长可谓治学有方、教人有术。他虽然能使别人家的孩子考上大学,对自己的独生子王林兵却束手无策。王林兵连续四年参加高考,可每次都是名落孙山,这让王校长忧心忡忡、大丢脸面。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