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最好的教育不全在书本里

最好的教育不全在书本里

收录日期:2025-11-21 08:44:03  热度:8℃

保罗奥登和乔伊奥登夫妇是美国人,持有美国教师资格证,可这对夫妇目前在中国贵州大山里任教,而且是不拿薪水的国际志愿者。他们任教的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距离县城有近15公里的山路。

和这对夫妇一起来到贵州的,还有他们的3个未成年的女儿。很多中国同事不理解他们,因为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尽可能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受教育条件,而他们却带着孩子来到偏僻落后的乡村。难道他们不怕孩子的学习被耽误了?对此,妈妈乔伊的解释是:最好的教育不全在书本里,也在生活里。

一家人就应该在一起,

这很重要

在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几乎没有人不认识Abele。这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女孩听不懂中文,一开口就是流利纯正的英文;她双目紧闭,拄着盲杖,脸上却始终洋溢着微笑。

Abele是保罗和乔伊的长女,中文名叫阿碧,今年12岁,也是他们收养的中国盲女。

除了阿碧之外,奥登夫妇还带来了两个金发碧眼的女儿当时5岁的伊丽莎白和不到3岁的莎拉。

为什么会在孩子们都需要照顾的时候举家来到异国他乡做志愿者?乔伊说:我们在美国过得很舒服,但我们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之所以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知道有一些中国家庭是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生活,或者孩子跟着妈妈在一个城市上学,而父亲在另一个地方工作。但我们觉得一家人就应该在一起,天天在一起吃饭、说话,一起住。这很重要。

到贵州后,大到衣食住行,小到生活中的各种细节都和他们曾经的生活迥然不同。孩子们不适应,我要回美国!阿碧的两个妹妹偶尔会冲着奥登夫妇喊,但即便如此,乔伊还是打算坚持完成当初承诺的两年志愿服务。

最好的教育并不全在书上,也在生活里。我们也是想借这个机会让孩子们看看,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我们那么好的生活,没有我们的机会。乔伊说。

没有很多钱,却有很多书

奥登夫妇在美国并非有钱人。在领养阿碧以前,保罗和乔伊都是获得美国教育硕士后从事教师工作,领养阿碧后,乔伊就辞去了工作,专心照顾孩子。我们觉得可以不买好车,可以不住大房子,由母亲照顾孩子是最好的。乔伊说。

担任志愿者工作一年后,他们不多的积蓄也变得越来越少。一家人从去年来到中国后,除了贵州,他们哪里都没去过,因为他们没有很多钱。

至于孩子们该接受的学校教育,乔伊一点都不担心。我和丈夫都是教师,我们可以自己教孩子。

乔伊告诉记者,家庭学校在美国并不稀奇,美国有很多好学校,但也有一些不太好的学校,因此一部分人会选择自己在家里教孩子。她表哥的4个孩子,最大的已经大学毕业,老二在上大学,其他两个正处于中学阶段,他们在上大学之前都没有去学校上过学,但他们都非常优秀。

乔伊搬出了一大摞书,都是阿碧和伊丽莎白的教材。她每周都会给两个孩子排好课程,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时至12时就是她给孩子们上课的时间。课程包括历史、地理、英语、数学和科学等。

她还搬出了一台小巧的盲文打字机。在领养了阿碧以后,为了扮演好母亲和老师的角色,乔伊就开始学习盲文。她的教学工具中还有诸如积木、橡皮泥等等。她说,如果她要教耳朵的时候,就会用橡皮泥捏一个耳朵。

相比处于教育焦虑中的中国父母,乔伊却一点不担心自己的3个孩子:阿碧和伊丽莎白都比较喜欢读书,家里有很多书,只要爱阅读,数学还可以,就没有问题。莎拉已经可以认英文字母,可以用英文和中文数1到10,10以上就有点乱了,但已经很不错了,她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有天下了大雨,操场上积了一大滩水,伊丽莎白和莎拉都跳到水里戏水,保罗和乔伊就站在一旁含笑看着,一点都没有制止的意思。乔伊解释说:既然孩子们这么开心,就让她们玩好了。回去再洗澡换衣服吧。

在他们看来,只要不是危险的事情,只要不影响别人,只要不弄坏别人的东西,就不会过多限制孩子。但是他们要求三个女儿要相互热爱,姐姐要爱妹妹,妹妹要爱姐姐,这很重要。

阿碧被收养的时候已经有了不少记忆,即便没有记忆,她的长相迟早也会让她明白她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奥登夫妇也并没有打算隐瞒这个真相。他们告诉阿碧,他们很尊敬她的家乡和她的父母亲。每年阿碧的生日和被收养的日子,都是家里重要的日子。乔伊会告诉阿碧:你的亲生父母肯定也在想你。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们没有继续抚养你,但他们肯定是爱你的,一定是因为迫不得已的原因。

猜你喜欢

  • 家访情缘

    在一个偏僻乡村的学校。新来的女教师秋红在给学生们批改作业的时候,发现一个叫朱虹的学生。她的作业本上,写字不但潦草,而且做的作业令她十分头痛。“像这样学生,不值得开除。干脆下午我去采访她父母一下,在做出决定。”放学了,老师打开校门,孩子们就像

  • 屋前房后

    下乡当知青,队长把我安排在远离社员的一处房子里,那里特别清静,房子是一栋土瓦屋,有三间屋,土墙有的已开裂,两只手臂同时伸进去轻而易举,房顶满是暗绿色的厚厚的苔藓。衰败凄凉中也有几分慰藉:房前水田边有个不宽的地坝,地坝边几丛修竹绿叶婆娑,几棵

  • 炸狗吃鼠肉

    回想当年知青生活真是清苦,清苦到几个月不见一点肉食,红苕包谷羹打主力,要是偶尔得到些荤腥,那光景便犹如过年一般。记得有一天晚上,一阵狗吠后,我们知青点来了一位客人,他是我们公社有名的老知青黑哥。黑哥义气随和,又是我们一个城市出来的,我们很尊

  • 换心的钥匙

    上午八点多钟,我们住宅小区的清洁工杨兴美,正在打扫小区人行道上的垃圾,三幢一单元的陈兰走出来,一手牵着三岁的儿子,一手提一袋垃圾,还没走近垃圾桶,就远远地把垃圾袋摔过去,根本没摔进垃圾桶里。刚好被清洁工杨兴美抬头看见,说:“小姐,你咋不走近

  • KTV风波

    唱歌作为一个新的娱乐模式逐渐被大家接受,KTV也越来越火爆,有需求当然就有投资。杨先生就想在他们村里弄一个KTV,让村里也有KTV这娱乐场所。想法是好的为村里增加活力嘛,可是这乱子也出来了这村子地处偏远,风景优美如画,闻名而来的旅游者也十分

  • 买茶风波

    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做人就得实在点别总以为好运全都在你头上。小王乘着假期买了去北京的机票,准备到北京感受下天子气息。刚下飞机小王就有些不适应北方气候,打了个车就准备去预定的酒店好好睡一觉。不多时他就到了酒店与他一同到的还

  • 老李遇酒驾

    老李好久不见的朋友老杜给他打电话约他晚上一起聚聚。下午六点,老李开着他那辆面包车来到了约好的饭店,刚进门,一个人一拍老李肩膀说道:“好久不见!还认识我吗?”“呵呵,你这个老家伙!化成灰我都认得!怎么!发财了”老李整了整衣服,看着面前西装革履

  • 学生的故事

    陈踏雪是某个学校的小学生,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却是小学教师。他在父母的压迫下强制学习,没有自由,作业必须完成且完美,每一本书任何内容都要背出。所以他是第一名,不管是学校内排名还是省内排名。他的父母却总是认为他还未达到要求,继续给他施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