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该赔偿的是证人

该赔偿的是证人

收录日期:2025-11-20 19:12:42  热度:9℃

该赔偿的是证人

刘金宝是个残疾人。这天一早,他开着残疾车路过村头牛塘河,见牛塘河里波纹翻滚,不住地溅起水花。刘金宝仔细观看,不得了,成群结队的鱼在水面游动。这么多鱼哪来的?刘金宝又往前张望,见村里的三好婆拉了一大车鱼,把鱼一箱箱往河里放。

刘金宝明白了,这是三好婆从市场上把鱼买回来放生了。刘金宝看得眼红心跳,这时候下河抓鱼,要抓多少有多少,可惜自己是残疾人,腿脚不方便,他只得怏怏离去。不过他嘴可没闲着,离开牛塘河,便见人就说:“牛塘河里全是鱼呀,河面上游满了,要抓多少有多少!”

消息传开,一会儿,村里如同烧开了锅,拿网兜的,拎竹篮的,提鱼叉的,大家拿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在牛塘河边抓鱼。

正热闹着呢。倏地,有人叫起来了:“救命啊,小黑子掉河里了!”

随着喊声,大家只看见小黑子的脑袋在河里一沉一浮,两只手在水里乱抓,捞鱼的网兜,也被河水冲走了。这小黑子才十二岁,还是孩子,这下要出人命了啊,牛塘河边喊救命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

好半天,有几个会游泳的,跳下河去,把小黑子救了起来。小黑子的母亲闻讯赶来,见儿子喝了一肚子的水,肚子胀得像皮球,眼看不行了,急得拍胸拍腿,破口大骂三好婆:“放生、放生,放你个头!”骂完了嚎啕大哭起来。

大家七手八脚把小黑子送进了医院。还好,经医生全力抢救,小黑子终于抢救过来了;可是小黑子的母亲一口气咽不下去,儿子吃了这么大的苦,差点命也丢掉了,非把三好婆告上法庭不可,她要三好婆赔偿儿子医药费营养费二万元。怕三好婆赖账,小黑子的母亲又叫刘金宝出庭做证人。

法院开庭那天,村上的人都去了。村里还是有不少人同情三好婆的,她是积德做善事,买鱼放生。你们自己去捞鱼,出了事怎能怪她?

法庭上,法官询问了三好婆放生的地点,放生的鱼种,放生的时间等,三好婆一一作了回答。法官又问放生的目的,三好婆说:“放生的鱼都是大肚子,一条鱼就要孵化千百条小鱼,让人宰杀了,要害多少条鱼的命呀。”

最后法官认定,三好婆无过错行为,也没有触犯法律,无须承担赔偿责任,所以当庭判决驳回原告诉讼。

小黑子的母亲一听判决结果,马上叫起来了:“她不放生,我儿子就不会去抓鱼,就不会掉在河里的!”法官说:“你儿子十二岁,还没成人,你是他的监护人,他去河里抓鱼,你也应该承担责任的。”小黑子的母亲说:“儿子去抓鱼,我不知道。”法官问:“那他怎么会去的?”大家都说是刘金宝从村东到村西,一路上叫着牛塘河里鱼多得不得了,要抓多少有多少……刘金宝对此倒没有否认。

这时,法官提醒小黑子的母亲,说:“刘金宝在这起事件中反而负有一定的赔偿责任,你们可以重新起诉,要求他承担一定的赔偿。”

《该赔偿的是证人》故事主要涉及的法律问题:即“过错民事赔偿责任”。法律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集体的财产、人身安全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故事中的三好婆放生,法律并未禁止,所以她无过错。而证人刘金宝当时见人就说河面上游满了鱼,一路叫喊大家赶紧去抓鱼。那么,从主观上看,他叫喊的对象是不特定的,他不仅应该意识到其中可能有一部分人是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而且还应意识到下河抓鱼可能带来的后果。也就是因为刘金宝没意识到自己“喊叫”带来的后果,所以在这起事故中,他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猜你喜欢

  • 傻丫的故事

    傻丫很怕太太,发生了什么大事,从不敢直接告诉太太。那天,傻丫去买家具,傻丫太太叫他回来时顺便带一瓶酱油回来。傻丫拿着钱便开着车哼着歌,兴高采烈地出发了。一直到晚上十点多,傻丫回来了,一副疲惫不堪、愁眉不展的样子。傻丫太太见他两手空空,便问:

  • 拉布海骑马

    春节期间,我们一家三人旅游来到云南丽江的拉布海湿地公园景区。此时,北方还是寒冷的严冬,在这里苍莽的山林,绿色的田野,路边稀疏的野花,俨然已经是初春的景色。这里供大家游玩的活动主要有两项,一项是乘坐由船工划动的铁皮平底小船,一次可坐七八人在水

  • 癞蛤蟆整容

    自从癞蛤蟆和白天鹅分手以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笑话便传遍了整个森林。大伙一致认为癞蛤蟆满身疙瘩,又丑又老;而白天鹅年轻貌美,应该找金钱豹那样的高富帅。这门不当户不对,它们在一起是不会有结果的!从此,癞蛤蟆变得抑郁寡欢起来,人生陷入了无穷

  • 今天是个好日子

    这两天,碧野山庄小区里格外热闹。51楼开铁矿的孙富贵老娘升天,54号楼搞建筑的李有财老爹归西,两家在小路两旁各搭灵棚,给老娘老爹办后事。别看这孙富贵和李有财见面称兄道弟,亲热的不得了,实际上谁看谁都不顺眼。两人买车比谁的贵,买房比谁的大,就

  • 我的连队我的兵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从戎于福建边陲的我,在师部通信连任连长。百来号人的连队,主要任务是保证师机关通讯枢纽联络畅通,尤其是战时。时任指导员的老丁,长相大头大脸,人挺精神;又加他剃了个光头,更加显得有风度、有气质,更加潇洒、干练、有魄力。大抵因了

  • 为什么在这吃饭

    为什么在这吃饭阿齐 译教授沿着乡间小路散步,看见农夫坐在家门前的马路边吃饭。教授走上前问:“你为什么在这吃饭?”农夫想了想说:“我家烟囱有点倒烟。”教授说:“真是太糟糕了。但修理一下也不太难,让我看一看。”没等农夫开口,教授已来到房门前。一

  • 辞岁

    猫儿洼村不大,总共才十来户人家,却出了两大奇人,一个是老张头,一生讲究忌讳,啥事都要讨个好兆头,尤其在说话上面,更是字斟句酌,不容有任何不吉利的话语从他或别人嘴里说出来;一个是老李头,生性不信鬼神,天不怕地不怕,每逢看到老张头那副毕恭毕敬模

  • 有福同享

    三伏天下午三四点钟,骄阳似火!工人们干了一阵活,坐到阴凉处稍事休息,三三两两散座在地,一边开着各种玩笑一边抽烟。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裤,因此烟盒和火机便随手放在身侧地上或石头上。小赵扭着身子和那边几个人正聊得起劲,老万在他后头,趁他不注意,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