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阎锡山巧处小妾与妻子矛盾

阎锡山巧处小妾与妻子矛盾

收录日期:2025-11-20 15:59:44  热度:9℃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三妻四妾”的文化传统。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皇帝就不说了,在古代,但凡家里有几亩田地的,都讲究妻妾成群。

段子不是说了吗,在古代,老婆一般到了28岁都会对老公说,官人你我年龄也不小了,你也该娶个小的了,要不左右邻舍肯定说我不懂事。老公正在看书,头也不抬地说:没见我天天在忙么,哪有空想这事。老婆说:要不我帮你相一个,你看中就点个头,剩下的我去操办行不? 老公仍不抬头,说:你看着办吧……

别笑,还真有这种老婆为老公找小妾的事情。山西王阎锡山的原配夫人,就很好地发扬了这种文化传统,亲自为阎锡山找了一房小妾。

阎锡山1911年,阎锡山被袁世凯任命为山西提督,掌管山西军政大权。从此,阎锡山就在山西扎根下来,苦心经营了38年。人称“山西王”。

应该承认,阎锡山的治理很有一套。不管是工业建设、货币政策还是财税体系,阎锡山都梳理得有条有理。38年来,山西从一个内陆穷省,变成相对富庶、平静的“模范省”,阎锡山居功至伟。

与那些飞扬跋扈、贪色纵欲的军阀相比,阎锡山像是一个另类。因为在很长的时间,阎锡山只有一个原配夫人——徐竹青。

徐竹青是阎锡山的同乡,两人同年同月生,很是有缘分。徐竹青没读过什么书,但很懂得“三从四德”之类的道理。她自从过门成为阎锡山的媳妇后,当好贤内助,帮助阎锡山做好人、做好生意。

阎锡山对徐竹青很尊重。他亲笔写了一幅对联,挂在居室的门口,对联还将妻子的名字嵌进去:“竹青四时真味在,莺芳一室古香存。”

然而,徐竹青虽然很贤惠,两人的感情很好,可结婚15年了,她却没为老公生育一子半女。据阎锡山的外甥后来回忆,徐竹青经过检查才知道,她确实生不了孩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让阎锡山很为难。阎锡山是长房,总不能让长房的香火就此中断吧?

这道难题,由徐竹青解决了。她亲自出面,为老公物色了一个小妾,解决生育的问题。对象是大同城姚家角许琨猷的女儿许兰森,只有14岁,长得亭亭玉立,美丽清纯。特别是,由于她读过几年书,很有几分书卷气。阎锡山一看之下,就乐呵呵地同意了。

许兰森很快就过门成为阎锡山的小妾。按照那时候的规矩,由原配夫人找的小妾,过门后要改姓原配家的姓氏。所以,许兰森就改成了徐兰森。

那时候,小妾哪怕很受老公宠爱,地位也很低。她生育的孩子,只能喊她为“姨”,喊原配为“妈”。

徐兰森来到阎锡山家后,很争气,一气生下5男1女。他们全部按照家规,称呼徐竹青为“妈”。

1930年中原大战后,阎锡山失败逃到大连。徐兰森带着老四、老五两个孩子一路相随。第二年才回到山西。

回来后,徐竹青发现,老四、老五在背地里悄悄喊徐兰森为“妈”。公平地说,徐竹青对这几个孩子都极好,视如己出。可她接受不了这种违反“家规”的行为。她勃然大怒,与阎锡山大闹一场。

两人一度闹到分居的地步。

对于妻妾之间的矛盾,阎锡山很是头疼。怎么办呢?他最终想到一招,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阎锡山决定,家族里的大小事情,均由原配徐竹青处置。对小妾徐兰森,则让她随身服务自己。“男主外,女主内”,阎锡山通过这种巧妙安排,让徐竹青扮演了类似“皇后”的角色,内心得到极大满足。

此外,阎锡山还经常带徐竹青参加各种重要场合的公共活动。在那个时代,女人一般不会在外抛头露面。徐竹青能够跟随老公出现在那些重要场合,风光无限,挣够了面子。与之相比,和小妾徐兰森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根本算不了什么,矛盾也就自然而然化解了。[资料扩展:共和国不会忘记:那些归国科学家将最好时光献给一穷二白的祖国]

从此,阎锡山、徐竹青、徐兰森三个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猜你喜欢

  • 万死不辞的故事

    出处: 《三国演义》第八回 蝉曰: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兴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释义: 意思是虽然有一万次死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故事: 东汉末年,朝政大权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故事

    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以后,于公元208年,曹操率领80方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准备进攻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统一天下。 当时,刘表已经病死,他的儿子刘琮懦弱无能,不战而降。公元208年,曹操收编了刘表部众,号称80万大军向长

  • 未雨绸缪的故事

    1. 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监视殷遗民,号三监。武王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致三监不满。管叔等散布流言,谓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子武庚勾结行叛。周公乃奉

  • 外强中干的故事

    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晋惠公要使用郑国赠送的马来驾车。大臣庆郑劝告惠公说:“自古以来,打仗时都要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土生土长,熟悉道路,听从使唤。用外国的马,不好驾驭(控制),一遇到意外,就会乱踢乱叫。而且这种马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强壮,

  • 小时了了的故事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二十 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 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

  • 胸有成竹的故事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

  • 栩栩如生的故事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作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自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

  • 小心翼翼的故事

    出处:《诗经·大雅·大明》释义: 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故事: 宋朝时有个很有学问的人,名叫贾黄中,他五岁起跟父亲读书。由于父亲的严格要求,贾黄中十五岁就考中进士,当了校书郎。贾黄中为官清廉正直。他在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