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人在什么时候最明白

人在什么时候最明白

收录日期:2025-11-20 19:36:47  热度:10℃

人在倒霉的时候最明白。平时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分彼此,亲如兄弟。而一旦到了秦琼卖马、关羽走麦城的时候,就会有人坐视不管,看你笑话,甚至有人会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于是就明白了:谁是患难朋友,谁是无耻小人,谁是忠言逆耳,谁是巧言令色。就明白了以后朋友该怎样交,路该怎样走,钱该怎样去花。

人在大病一场后最明白。人往往在得一场大病以后,才会明白只有身体最重要,其他都是次要的。身体是1,其他都是0,没有了1,再多的0也都没有意义。所以,平时那些看似重如泰山般的事情,经过一场大病后,就什么事都会看轻了、看透了、看开了。

人在下台后最明白。人一下台,立马树倒猢狲散。下台前门庭若市,下台后门可罗雀。才能明白:做官是一阵子,做人才是一辈子。

人在退休后最明白。退休前同事之间为名利地位、评职称等争得不亦乐乎,甚至搞小动作、尔虞我诈。退休后才能明白:那些东西全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论你官职多高,退休下来都一个样。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人在入狱后最明白。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谁犯了法都难逃法网。明白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可买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特别是那些贪官,锒铛入狱后才明白:“吃喝不愁,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自由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

人在临终时最明白。人在临死的时候最明白:一切都不可挽回,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所以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是这个道理。

猜你喜欢

  • 郭敬明:请看见我的成长

    身高不是人性缺点,也不是道德上的问题我头两年比较脆弱一点,后来就好得多了,越来越不在乎了。现在依然会有些影响,但要看那个非议是什么,如果人家讲得很有道理,比如“小四,你这个光用得不好、那里剪辑有问题”,这种客观的评价是一定要听的,我甚至希望

  • 没有直通,曲线最短

    前几天,接到一个高中死党打来的电话,告知我她此刻正在大学里学习自己心仪的服装设计课程。恭喜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了,接下来你想做什么呢?在祝福他的同时我问道。奔向下一个理想,进军时尚服装界。她笑着说。两点之间,曲线最短。这是她对现实与理想的

  • 总得抓住点什么

    假如你先天失明,从来没有真切地看过这个世界;假如你先天失明还是个被父母抛弃,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你会以怎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界上?孤单无助的心还能去寻找幸福吗?若是我,真的什么都抓不住了。我完全可以整天埋怨命运的不公平,整日顾影自怜。也许

  • 潘石屹:少年贫贱是好事

    潘石屹是老大,他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二妹一度送给别人,又要了回来。最小的妹妹因为母亲太饿没有奶水,而送给一户姓董的人家。当时潘石屹母亲唯一的要求是:“谁家有奶羊,就送给谁。”这家姓董的,在八百里秦川的陕西,家里有一头奶羊。若干年后,在北京朝

  • 你相信石头会开窍吗

    在印度,有个人小的时候头脑很迟钝。在他开始学习梵文时,感到特别吃力,尤其是学语法,同班同学轻轻松松就学会了,而他虽然花费了许多的时间,仍然像没学过一样,毫无长进。他一度悲哀地认为自己永远也学不会语法了。一天,老师提问他背诵学过的语法。他竟一

  • 成功要下笨功夫

    安静的时候,我经常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学有所成,而有的人终其一生却碌碌无为,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想来想去,我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得出一个结论,成功没有秘诀,要想成功,就要下一番笨功夫。我自己喜欢太极拳,曾经的理想,是要当太极拳的一

  • 林义杰:奔跑是一种“瘾”

    林义杰,一个清瘦的青年人,虽然最初的职业是马拉松运动员,但他不太愿意把跑步说成自己的职业。他永远把跑步当成自己的一个爱好,这个爱好已经成为一种永远无法戒除的“瘾”,而这个“瘾”促使他永无休止地用脚步丈量着世界的新奇与美好。徘徊在死亡边缘在智

  • 保留和创造未来的故乡

    我先从一个编造的故事开始。我们不妨把主人公编造成冯骥才老师。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机很值钱,那个时候冯老师家里有电视机,也有很多字画和文物。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冯骥才老师,您家四门大开,好像被人偷了,冯老师说:“惨了,我的字画,我的文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