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但丁和《神曲》

但丁和《神曲》

收录日期:2025-11-21 00:14:55  热度:9℃

十四世纪初,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这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它的中心,最初在意大利,后来扩及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地.文艺复兴的概念最初是意大利的艺术家们提出来的,意思是主张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古典文化.其实它并不是单纯的复古,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

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核心.它以人为中心,主张人的尊严和价值.它歌颂爱情,要求个性解放,发展个人才智,提倡冒险精神.它提倡人性,反对神权.总之,人文主义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但丁就是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长诗《神曲》,无情地批判了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表达了对人类理想的追求,使人们看到了新思想文化的一缕曙光.

恩格斯称赞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于1265年诞生于意大利最大的手工业、商业城市佛罗伦萨.他是古罗马人的后裔,曾祖父参加过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立下战功,受封为骑士.后来家道中落,到他父亲时,已沦为普通市民,他的父亲是法庭的文书.

但丁的少年时代在故乡度过.他很早就开始学习拉丁文、诗学、修辞学和古典文学作品.青年时代的但丁更是博览群书,多才多艺,对各门学科都有很深的研究.他特别推崇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把维吉尔当做自己的精神导师.

在但丁的一生中,有两件事对他的影响最大.第一件是爱情.青少年时代的但丁,曾热烈地爱慕着一个名叫贝娅特丽齐的少女.

但丁与贝娅特丽齐的第一次相遇是在1274年.那年春天,九岁的但丁跟着父亲去贝娅特丽齐家赴宴,第一次见到了同是九岁的贝娅特丽齐.她容貌清秀,仪态端庄,身着红衣,谈吐不凡.但丁一见面就喜欢上了这个女孩.随着年龄的增长,但丁一直把贝娅特丽齐当做自己的爱慕对象.

九年后,但丁又一次在街上意外地碰到了她.那天,十八岁的贝娅特丽齐穿着雪白的衣服,高贵而端庄,与两位女友正在逛街.但丁有些不知所措,站在边上忘了打招呼.倒是贝娅特丽齐微微一笑,大方地向但丁致意,还热情地向他施了一礼.诗人非常激动,觉得自己已到天堂的边际了.此后,他们两人再未相见,但是但丁已深深地陷入对贝娅特丽齐的思念之中.

后来,二十一岁的贝娅特丽齐与一个银行家结婚.不幸的是,1290年贝娅特丽齐就因病去世了,死时才二十四岁.对贝娅特丽齐的死,但丁悲痛万分,感到一切都失去了生气.一年后,但丁写诗赞美贝娅特丽齐,抒发自己对她真挚的爱恋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部诗集取名为《新生》.诗人在诗中说贝娅特丽齐就是“爱情的化身”.她有“说不尽的温柔,说不尽的高雅”,她的光辉“竟使天上增加了荣耀”.但丁在《新生》一书中发誓,要创作一部绝世之作.诗人后来在伟大的长诗《神曲》中,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神曲》中,贝娅特丽齐成为但丁游历天堂的引路人.

对但丁影响巨大的第二件事,是他积极投身于佛罗伦萨的政治斗争.

1300年,但丁作为医药行会的代表,参加佛罗伦萨最高行政会议,当选为六名行政官之一,任期两个月.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分裂状态,而佛罗伦萨又是政治斗争激烈的城市.城里的政治势力分为黑白两党.黑党代表的是贵族的利益,支持教皇;白党代表商人利益,反对教皇.但丁坚决地站在白党一方,反对教皇拥有世俗权力,这使教皇大为恼怒.但丁期满卸任后,黑党当政.黑党对但丁大肆迫害,竟将他终身流放,永远不许回佛罗伦萨.


猜你喜欢

  • 化开坚冰成暖男

    他被称为亚洲第一暖男,人生其实冷暖变幻,他今天的“暖”是由于他昔日的“寒”。长得浓眉大眼,读初中时,个子蹿得比同龄孩子高出半个头,亭亭玉立风姿翩翩的他很快被一本时尚杂志相中做了兼职模特。19岁时,他又幸运地被建国大学电影学术学院录取。接着电

  • 男人的一生都喜欢过一个周迅

    一个初尝人世的少女,如果她想选择一个吸引男人的典范来效仿,那么最值得揣摩的对象就是周迅—尽管这件事看上去是那么的不容易。对很多男人来说,周迅这样的女子,总是能轻易地撩动他们的内心,同时又令他们感觉把握不定。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因其捉摸不透

  • 陈道明妙语话《归来》

    幽默抢答,替人解围陈道明和巩俐两大主演一亮相便引来无数闪光灯的追逐。主持人先是问巩俐:“您以前在开机发布会上说过,如果把这个角色演好了,你就是一个好演员了。现在马上要公映了,您觉得自己是好演员了吗?”巩俐面对这个问题,有些犹豫,正想着该如何

  • 凭桌游“杀”进福布斯的黄恺

    凭桌游“杀”进福布斯的黄恺父母不让玩,只好自己做游戏玩2012年,黄恺登上了《福布斯》中文版30岁以下创业者的榜单。如果说“天分”这个概念真实存在的话,黄恺一定是有桌游天分的。10岁,在大多数男孩子还在外面疯跑疯玩的时候,黄恺已经开始自己做

  • 谦恭是一种智慧

    上世纪20年代后期,“四大名旦”的局面形成:程砚秋唱腔如徇徇书生,戏迷多为知识界人;尚小云“铁嗓钢喉”,追看他戏的以北京南城商贾最盛;荀慧生台风烂漫,生活气息浓郁,市民阶层如醉如痴。唯有梅兰芳,成派早早,反倒少了流派痕迹,使各阶层观众无不喜

  • 垫高自己的智慧

    孟非高考落榜后,先是南下淘金,结果四处碰壁,一个多月后才谋到了一份搬运工的差事。之后为谋生计,孟非回到南京做了报社印刷小工,随后又做过送水工、保安。开过超市。后来,江苏电视台招工,孟非前去应聘,一下被聘上了。台里分配给他的工作是电视台群工部

  • 抱怨,不如享受

    他没有显赫的家世,为了谋生,做过很多份工作,摆地摊,送外卖,做推销员……后来他回忆说,做推销员的那段日子让他受益良多。做推销员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经常会受到客户的冷言冷语。有一次,他带着公司的一款新产品敲开了一家人的房门,还没等他开口,

  • 致年轻人:重复的价值在哪里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篇高考作文是一幅图,图中一个人要挖井找水,在地上挖了很多坑,深浅不一,有的地方都快要挖到水了,但因为他浅尝辄止,没有在任何一点上真正持久地挖下去,结果是他一点水也没有找到。直到现在这幅图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