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凭桌游“杀”进福布斯的黄恺

凭桌游“杀”进福布斯的黄恺

收录日期:2025-11-20 14:22:09  热度:10℃

凭桌游“杀”进福布斯的黄恺

父母不让玩,只好自己做游戏玩

2012年,黄恺登上了《福布斯》中文版30岁以下创业者的榜单。

如果说“天分”这个概念真实存在的话,黄恺一定是有桌游天分的。10岁,在大多数男孩子还在外面疯跑疯玩的时候,黄恺已经开始自己做游戏了。因为父母是老师,对黄恺管教很严,不让他玩电子游戏,甚至把他的漫画书都封起来。在硬件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黄恺自己做了很多桌面游戏。他在纸上画地图、画小人,在地图上打仗,这样的游戏,他和周围几个比较铁的哥们儿从小学一直玩到初中。

上了高中,热爱游戏的黄恺就给自己定了个小计划:以后一定要考个和游戏相关的专业。高考时,他发现了传媒大学新出的游戏专业。“就好像被提醒了一样,那个专业好像远远地告诉我,这就是我想要的,很宿命的感觉。”黄恺说。

如愿上了自己从小就喜欢的专业,黄恺开始探求更广阔的桌游领域。在网上,他了解到国外桌游的发展,于是主动寻找国内桌游的门路。黄恺在大二的时候去了西直门的一家桌游吧。在桌游吧里,一小撮人玩着国外的桌面游戏,这个场景让黄恺感触颇多:“我当时在想,有没有一款桌游的题材和概念是可以让中国人方便接受的,不会像国外桌游那样难以领会。”

2000年时,杀人游戏在国内开始流行起来,但到2007年以后,逐渐没落。黄恺感触良多:“我当时觉得这个游戏不那么耐玩,也有很多局限性。接触了很多国外桌游后,我想设计一款可以融合本国特色的桌游。”

“三国”的题材也不是黄恺一开始就确立的。他之前想过很多题材,甚至想把大学的同学、老师、教导主任都作为角色编到游戏里。他说:“但最后放弃了这个想法。类似的想法蹦出了很多,随着想法深入后又不断被否决。联想到‘三国’的题材后,也经历了漫长的设计过程。”

“三国杀”淘宝店找到同盟

一开始把自己做的“三国杀”放到网上去卖,黄恺只是想赚点零用钱。他说:“最开始的两个月只卖出去一两套,但是第二个季度就能达到十几、二十套。那段时间的发展速度是比较惊人的。”

黄恺做的手工“三国杀”在淘宝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积累,玩的人越来越多,清华、北大、广院的客户纷纷反馈,说非常喜欢这个游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游卡桌游的CEO杜斌了。杜斌当时在清华读博,因为一个瑞典朋友也接触到了桌游。为了了解国内的桌游情况,他随手在淘宝搜了一下,结果搜到了黄恺的“三国杀”。然后,杜斌和黄恺一拍即合,成立了桌游创意公司。

本着对淘宝累积销量的反馈,黄恺清楚地认识到,在现有环境下做桌游创意,前景还是不错的。于是在租住的小房子里,黄恺、杜斌和相熟的三四个同学组建了“游卡桌游工作室”。

一直到2008年夏天,加入工作室的人越来越多,杜斌和黄恺决定成立公司。

桌游最主要的标准就是能玩

身为游卡桌游的创意总监,黄恺的大部分工作是设计好玩的游戏。因为客观原因,黄恺经常要在游戏的产品质量和出品时间之间做权衡,做妥协。

现在,黄恺手下带领着四五个设计师,在开发新桌游的道路上奔波。

黄恺的公司有一套衡量游戏的标准,每出一款游戏,他们就要按照标准严格打分。他说:“分数比例最高的是包装和产品美术设计,因为这些都是非常直观的东西,能让玩家一眼就喜欢。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游戏的平衡性和公平性,这也是让玩家持续玩游戏的根源。”

谈到今后桌游的发展趋势,黄恺有自己的担忧,“桌游这个圈子现在很小,除了‘三国杀’,其他游戏的流行程度都不太高。”黄恺说,“我要在‘三国杀’的品牌上,开发更多的游戏,让‘三国杀’成为桌游的桥梁。我还要利用群聚效应,让不玩桌游的人通过‘三国杀’接触桌游,再让已经接触桌游的人多玩一些不同类型的游戏,试着做到让大家不会对某个游戏厌烦吧。”

1986年出生的黄恺在一些人看来,成功来得太快太早。其实在游戏设计的道路上,他已经走了10多年。

猜你喜欢

  • 我的那些尴尬事儿...

    从读高二才开始,我为自己心灵的窗口安装了玻璃窗,最开始才戴100度的,比起现在许多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戴眼镜算是很不错的啦。后来,不是因为读书有多么用功,而是因为对眼睛没有呵护好,视力逐渐下降,后来要戴500度的眼镜了。我的眼睛不喜

  • 全辣宴

    省长安建宇两天后将到荷花县就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时间为一天,上午过来,先看现场,吃完中饭,不休息,接着召开座谈会,然后回省城。县政府一接到这通知,陈县长立即吩咐办公室,一个小时后请相关部门到政府会议室开会,就有关工作进行部署。办公室余主任

  • 无间三国

    从华容道侥幸逃脱的曹操惊魂未定地躺在床上,他回忆着过去十天以来的每个细节,但怎么也想不通警方能在短短时间内,将他庞大的势力崩析瓦解,突然,他想到一个人:黄盖。此人刚加入他的组织虽不久,但极其会来事儿,办事利索老练。在暗中考察了他几次后,曹操

  • 考了个花甲

    爷爷年满花甲要做60大寿,孙子好奇地问:为什么把60岁叫作花甲呢?”爷爷说:这样叫吉利。”过了两天孙子语文测验,爷爷问他考了多少分,孙子回答:大吉大利,考了一个花甲!”

  • 起名字

    何大娘对老伴说:老头子,你知道吗?咱邻居韩大爷给他孙子起的名字叫韩金量,高大爷给他孙子起的名字叫高科技。”何大爷称赞道:这名字起得真响亮。”何大娘连忙说:咱们也快有孙子了,你也给起个响亮的名字。”何大爷不

  • 找卡

    伍娟自从生了孩子后,就荣升为家里一把手”。老公大伟的工资卡也被她强制收入囊中,一个月只给他500元零花钱。这天又是大伟发工资的日子,下了班后伍娟想到银行查查工资到账没,谁知伍娟翻遍了钱包,也没找到大伟的工资卡。看看钱包里的其他卡

  • 计谋李半仙

    民国二十六年,潭城府街有一姓李的算命先生,年纪四十出头,长得清清瘦瘦的,一把山羊胡足有三寸长,卦摊的白布上写着李半仙”三字,不过,无论他怎么包装,可就是生意不好,因而每当有人路过他的卦摊时,他都会忍不住吆喝几句:算命啊,推测未来

  • 抠门皇上财迷臣

    传说,古时候有个皇上,特抠门,无论有喜庆事,还是大臣立了功,从来没有赐过赏。偏巧几个大臣都是财迷,除了搜刮老百姓,就是想从皇上手里哄银子。一天,几个大臣为谁的学问大争吵起来,有人就提议,打赌定学问。谁从皇上那里得到的赏银最多,谁的学问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