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有一种脚步声叫大“善”

有一种脚步声叫大“善”

收录日期:2025-11-20 16:29:06  热度:10℃

在他住的房子的不远处有一个破旧的庙宇,里面住的全是平日以乞讨、卖艺为生的盲人,将近40名。但当时全国刚解放不久,人们的生活都不宽裕,连养家糊口都很不易,更别说有能力去接济他们了,因此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挨饿受冻是常有的事情。

每次一经过“瞎子庙”,他的心便隐隐作痛,想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这些可怜的人。但他也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简单的几次接济根本解决不了他们的根本生存问题,必须得给他们提供一份足以谋生的活计。

于是,他不顾外人的反对,暂时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开始每天往返于家中与“瞎子庙”之间,把这些盲人都组织起来,并自掏腰包买了多件乐器,将其中那些会吹拉弹唱的,组成了一个乐团进行集中培训,给予合奏配合上的种种指导。忙了一天,晚上回到家里,他还要熬夜为乐团写歌,编排适合他们演奏的曲目。等这一切完成后,他又忙着联系演出单位和场所,并说服对方给予一定的演出报酬……而对于那些没有任何才艺和特长的盲人,他则通过各种关系,不惜降低身份到处求爹爹拜奶奶,最终靠着自己的“面子”和关系,把他们一个个安排进周边的橡胶厂、皮革厂、印刷厂和服装厂里。为此,他都跑烂了好几双布鞋。

好在他的努力和奔走有了成效,“瞎子庙”里几乎每个盲人都有了一份足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因为有了稳定的收入,很多盲人的生活状况都发生了巨变,先后搬出了原先那个破旧的庙宇,住进街上条件更好的房子里,“瞎子庙”也从此被废弃。

这之后,每天晚上,当他下班从街上路过时,住在街上的盲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活,点亮屋内的灯,然后站到各自的大门口前,只为跟他打个招呼,问声好,为他照亮门前的那段路,如同迎接自己的亲人归来一般。而这几乎成了那条街上一道不变的温馨风景线,一直持续到他去世的那一天,从未错过一次。盲人们都说,那是因为他们能听出他的脚步声。

他便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杰出的人民艺术家,盲人们听出的那一声声脚步声名叫“善”。

猜你喜欢

  • 贞女传奇

    清朝雍正年间,浙江绍兴昌安门外有户人家,户主叫张世昌。他经常外出,走乡串户,靠贩卖旧衣为生。每次出外做生意,总得数月才返家一次,家中只有老母魏氏和妻子宋英。宋英是魏氏的内侄女,属亲上加亲。宋英心地善良,婆媳关系如母女,十分和睦融洽。这年春天

  • 对联对出的洞房悲剧

    明朝嘉靖年间,江苏省阜宁县北陈庄有个姓陈的老秀才,由于屡屡考举不中,仕途阻塞,加上不善耕种,日子过得十分贫穷,三十五岁才娶妻成家。然而,屋漏偏逢连天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妻子进门不久就患上心脏病,在给他生个女儿后不到半年就不治身亡。老秀才悲痛

  • 乾隆观灯选后妃

    乾隆年间的一年元宵节,北京前门外大栅栏举办一年一度的灯会。入夜,街道两旁商家店铺彩灯高挂,大街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噼噼啪啪”,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个不停,观灯的、猜灯谜的人们你拥我挤,把个大栅栏塞得水泄不通。随着一股潮涌般的人流,从中闪出三

  • 丐侠花少爷

    山东省诸城县赵庄有家大户,老当家的年近六十,仍然身板硬朗,凡事必亲自动手。这一天,他撅着个拾粪篓子,去野外查看收成情况,顺便捡回了半篓粪。回来的路上遇上了雨,那雨越下越急,把个老头淋得上下透湿。刚刚来到门前要敲门进院,猛看见有个小乞丐,衣不

  • 岳飞弹琴感刺客

    南宋爱国将领岳飞,善书法,也精琴棋。每当他心中烦闷的时候,总要弹古琴,以抒发心中的忧愤。公元1141年,岳飞抗击金兵,连连取胜,兵进朱仙镇,岳家军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决心打到金兀术的老窝黄龙府。这天,岳飞正和部将们商议出兵的事,南宋的投降派

  • 二十岁媳妇十五岁郎

    宋代,招信县有个县令姓陈,是山西太原人,年近50了,家有一女叫陈兰兰,长得面如冠玉,亭亭玉立,天仙一般。自幼读书识字,琴棋书画,样样皆精,陈知县视如掌上明珠。这招信县城是户不足千,口不过万的小县城,是个商铺不旺、市井萧条的穷县城。陈知县的掌

  • 算命瞎子智破奇案

    清光绪初年,一个秋天的傍晚,北京城郊的一条大道上兴冲冲地走来两个人。这是两个布贩子,一个叫王心魁,一个叫孙宝发,刚从河南贩布归来。这一趟生意颇为顺利,两人大赚了一笔,心情愉快,一路上边走边说笑。路边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地上放着两个大箱子,正

  • 爱干净的财主

    从前,有个土财主,仗着自己有点儿家产,便讲究起来。不说别的,单在吃的方面,他就干净得出奇。猪肉,他不吃血脖儿,说是血淋淋的,看着就恶心;猪臀尖,他说挨着猪屁股,臭死人,也不吃。长工担来的水,他只饮用前边桶里的水,说是后边桶里的水会被长工的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