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二十岁媳妇十五岁郎

二十岁媳妇十五岁郎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1:23  热度:8℃

宋代,招信县有个县令姓陈,是山西太原人,年近50了,家有一女叫陈兰兰,长得面如冠玉,亭亭玉立,天仙一般。自幼读书识字,琴棋书画,样样皆精,陈知县视如掌上明珠。

这招信县城是户不足千,口不过万的小县城,是个商铺不旺、市井萧条的穷县城。陈知县的掌上明珠轻易不肯许配人家,高不成,低不就,一晃几年,兰兰今年正好二十了。

这年秋,一天兰兰和丫环在后花园消遣,忽见小厮枣子举竹竿在园中打枣,满树紫红色的枣子纷纷落地。枣子丢下竹竿捡起一个个又大又紫的枣,一边吃着一边往怀里揣着,兰兰见景生情,脱口而出:枣子打枣子,枣子落、枣子乐。兰兰脱口说出上联,自觉很满意,还想对下联,可想了很一会,也没想出来,气得闷闷不乐。

晚上吃饭时,陈知县一眼看出女儿有心思,连忙问起,一连问了几遍,最后丫环说出小姐是为下午后花园脱口说出上联,一时想不出下联而不悦。陈知县知道女儿是个争强好胜的姑娘,没敢打茬。岂料一连几天小姐都是闷闷不乐,竟然苦思成疾,卧床不起了。这时陈知县是佛面长草-荒(慌)了神,和夫人商量着如何是好。还是夫人出了个主意说:女儿也老大不小了,不如趁这机会贴出榜文,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治好小姐心病,年长者赐金赏银,年轻者,招为佳婿。陈县令也觉得此方法可行,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在招信县大街十字路口处贴出榜文,一时间围观者络绎不绝。这招信县确实能人不多,过来看榜者不少,可没一个敢揭此榜文的。

陈知县看小姐病情一天天加重,心急如焚,整天也是唉声叹气,如热锅上蚂蚁,急得团团转。

直到第五天傍晚,有个打鱼摸虾的孩子,姓王叫王小,今年十五岁,家里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娘,家里很穷。但王小天生聪明,就靠每天上城里卖鱼摸虾,叭在学堂的窗台口偷听偷学,竟也识得许多字,还能背得许多诗文。王小卖完鱼,见许多人几天来一直围着看什么,还议论着,便也挤进人群,见是张榜招人续联还要赐金赏银,但那招为佳婿的婿字不认得。他看完上联后,略一思索伸手揭下榜文。

这看守的衙役一见有人揭榜,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带回衙门再说。小姐身边的丫环一听有人揭了榜文,忙跑到小姐闺房禀报。小姐在病中听说揭榜文是个年轻人,想一睹少年雄资,无奈卧床多日,一时还下不了床,只得派丫环去打听详细,并吩咐不能遗漏每个细节。

县大堂里里外外围满了人,陈知县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要试这揭榜人的才学。岂料衙役带上堂的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

陈知县问:是你揭了榜文的吗?王小从怀里掏出榜说:是我。陈知县看这孩子在威严的大堂上毫无惧色,心想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啪地一拍惊堂木厉声道:姓啥名谁,何方人氏一一报来。

王小从没上过大堂,也不知深浅,他见老爷拍板子认为是大堂程序,于是说:姓王名小,东湖村打鱼摸虾的,今年十五岁,家里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母。陈知县见这毛头孩子满不在乎,本正经地答道,真是哭笑不得,又问:你有何能耐敢来揭榜?王小见老爷瞧不起他,把头一昂也斜大堂一眼,双手朝怀里一抱:不就是对下联吗?小菜一碟。陈知县道:榜文上写着年长者赐金赏银,年轻者招为佳婿,你既不算年长,也不算年轻,一个毛头孩子,你应算哪档?王小一听年轻的要招为佳婿,倒吸一口凉气,心想:是啊,我算不上年老,但应算上年轻,可县大老爷的千金那可是金枝玉叶,而且听说有二十了,能嫁给我吗?王小后悔了,后悔当初为什么不问一下那认不得的婿字,要知道是招婿,打死我也不敢。但又一想:这榜他揭了,登上台的角儿不唱也得唱了,要是掉屁股走人,这大老爷不说我是来捣蛋的吗?算了,滑倒跌倒都是倒,往前趟趟再说。于是把胸脯一挺说:那当然算年轻一档喽!不过要招我为婿,我得问问我娘同意不同意。王小这么一说,顿时逗得哄堂大笑。

陈知县一见这小子胆子贼大,也有股子犟劲,倒也有三分喜欢,心想比那些咬文嚼字的酸秀才强多,但怎么能把如花似玉的小姐嫁给这毛头孩子呢?又想:贫了半天嘴还没见着真本事呢!不如用真本难住他,让他不打自退。于是陈知县说:闲话少叙,你把下联对来。王小不慌忙,有板眼道:小牛放小牛,小牛蹦、小牛欢。

陈知县一听倒吸一口凉气,心想下联对得很工整,看来这小伙子非同一般,但不知此下联是否他本人所作,于是道:这四个‘小牛‘是怎么回事?王小道:第一个‘小牛‘是咱村牛大爷家的小儿子,今年也是十五岁,他的小名叫‘小牛‘,第二个‘小牛‘是放的那条小花牛,一天小牛在放小花牛,小花牛过沟时连跳带蹦,小牛看着好玩,开心地笑了。王小这么一解释,满堂围观者异口同声地叫好,陈知县也失口跟着叫了声好。

就在王小对出下联时,丫环已跑到小姐那里把一切情况向小姐禀报了。小姐听说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也有点生气。

但听丫环说,这王小是少年老成,下联对得也好,赢得满堂喝彩,老爷也说好呢。小姐心里掂量着:枣子打枣子,枣子落、枣子乐;小牛放小牛,小牛蹦、小牛欢。不由自语道:好联,工整。兰兰小姐坐起身要丫环拿过文房四宝,提笔写道:银河高高挂九天,仙界东西分两边,牛郎织女隔河汉,亏得喜鹊架仙桥,牛郎等得一整年,相互只有那一天,有情人儿成眷属,郎虽放牛妻不嫌。写完递给丫环说:若那王小看后你要他回个话。丫环来到大堂,听王小和老爷还你一句我一句的对嘴。

老爷说:你虽然有些本事,但年龄太校王小说:战国末期的少年甘罗十二岁时就当了宰相,满朝文武有谁不服的?这下使陈知县哑口无言,正在老爷张口结舌下不了台时,丫环拿着小姐写的东西进堂来。

丫环递给王小,王小看后问丫环:小姐要你带话吗?丫环点点头,王小说:请小姐放心,王小决不失约。王小走后,陈知县跑到女儿房间见女儿病好了许多,甚是惊奇,心想:难道女儿姻缘是命中注定了?陈兰兰见父亲面带难色,说:听说这王小聪明过人,只是靠偷听就能吟诗作对,如要很好地培养,日后定有大为,日后王小长成时不嫌弃我,那就是福了。

陈知县经女儿这么一点拨,豁然开朗了许多,便问女儿写诗何意?兰兰说:我约他七月初七那天与我相见,再订终身。陈知县问:为什么?兰兰道:七月初七只有四天时间,若是他在这四天里借钱筹款、置办聘礼,那他只是一凡夫俗子,没什么可恋的。若无媒提亲、不带聘礼,此人能成大器。

陈知县不解地问:为什么?兰兰说:因我诗句里说明了相见的时间,同时也说明了我不嫌贫。七月初七那天,王小没有出湖打鱼,换了件干净衣服来见兰兰,两人一打照面,不由都吃了一惊,王小心想:这世上真有天仙一样女子,怎么看也不能把他们俩姻缘连在一起。王小越看越觉得陈兰兰像是先生、姐姐。兰兰却在想面前这孩子像是自己的弟弟,打鱼摸虾、风吹日晒那皮黑得像滚到炭堆里,不眨巴眼睛你都不以为炭堆里还有个人,就是他那对眼睛让人看出不凡。

陈兰兰开玩笑道:少年本是黑虎星,半夜生在锅屋中,锅屋没有一点亮,滚出一身锅脐灰。王小一听笑了笑,随口也应了几句:娘生姐时在磨房,顺手放进白面缸,扯下三尺白绫布,包裹放在玉牙床。陈兰兰一听心里生了敬意。陈知县一听高兴得直伸大拇指,心想这王小才华横溢,睿智过人,好好培养,前程必然远大。

正说话间就听屋外吵吵嚷嚷,陈知县叫过衙役一问,才知门外挤了很多人在看热闹,打听王小和小姐有什么结果。这陈知县也是个爽直的人,他叫衙役告诉大家,他陈家决不违约,接受王小做女婿。陈知县一言九鼎、重才重义被传为佳话。

据说,在当年年底,陈知县按当地礼俗嫁女分居。在县衙旁盖了三间正房,两间耳房,围起一个小院,接过王小和他的老娘。陈知县为王小请了先生。王小没辜负小姐和老丈人的一片苦心,在十八岁时的一次乡试中考为入泮秀才。陈知县又为王小和兰兰圆了房。王小二十二岁中举,后抵缺在招信县干了三年知县,由于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百姓送有万民伞,后官至二品。夫妻俩恩恩爱爱,白头到老。

猜你喜欢

  • 房子的真相

    1年初,哥回了一次家,放下礼物,给父母磕了个头就匆匆忙忙走了。几乎每年都是这样,他有忙不完的生意,在外面挣了钱,但却总是得不到父母的欢心。他一直不学好,中学时辍学,打架,当胡同混混,硬着头皮挑战整条街上的老大,结果被人追到家里来。父亲好言相

  • 都是为了爱

    田明和王萍谈了四年恋爱,征得双方家长同意,准备中秋节举行婚礼。于是,两人紧锣密鼓地为婚事准备开了。这天,他俩商定去新世纪影楼照结婚照。一想到马上就要穿上洁白的婚纱成为新娘了,王萍心里想喝了蜂蜜似的----甜蜜蜜的。她一大早就来到新世纪影楼,

  • 男神,快到碗里来

    “许晓晴从美国回来啦!”这个爆炸性新闻在H高校内网上蔓延开来。在A市的高中圈子里还有谁不知道许晓晴呢?许晓晴,何许人也?她,不是女神,亦然不是学霸,而是,一个行为举止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的怪女孩。比如,高一时曾经闹过一场“厕所门”事件,勇猛的闯

  • 十七岁的妈妈

    大年初二清晨,小小的山村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中。她起床,踩着薄而清冽的晨光,向村外走。那年,她刚刚中专毕业,还在家里等待安排工作。那个小小的土地庙,就在村口,她每天早晨散步都要经过的地方,那天却有了不同,多了一个小小的纸箱,纸箱里还传来婴儿微弱

  • 陪你重走青春路

    最近,大学刚毕业的李东急需一笔钱,因为他接到消息,当初资助他上大学的人家遭遇了不幸,叔叔出了车祸,阿姨患了重病住院。李东想趁此机会,好好回报一下恩人,可是自己眼下工作还没着落,手里哪有钱呢?后来,李东找了份晚上替班开出租车的活儿。这活儿虽然

  • 将军与母老虎

    将军威风凛凛,英气逼人,他是军人的灵魂和骄傲。但是,将军家里却养着一只母老虎,经常令他颜面扫地。母老虎是将军从老家带出来的。将军出来当兵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将来自己会当将军,他草草地与村中一位不丑不俊的姑娘订了婚,以防将来退伍回来娶不上媳妇。

  • 清清和郎朗

    清清和郎朗是两姐妹,只差一岁。清清文静恬淡,温柔随和。郎朗鬼灵精怪,有人欺负清清,总是郎朗出头。爹妈每天看着这两朵花笑的合不拢嘴,盼着找两个好女婿,生了外孙子好享天伦之乐。清清大学毕业了,做了室内设计师,天天画图,加班,忙的不亦乐乎。清清个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一声“最高指示”,我们这一代人毅然奔赴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天傍晚,与我住在一起的知青小莉兴冲冲地告诉我,她的好友邻队的知青建国说他们队里请来了放电影的。这对于当时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唯有政治口号“武装”头脑的知青来讲,不啻是天大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