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旺财的婚事

旺财的婚事

收录日期:2025-11-21 03:20:54  热度:8℃

杨柳村三百来户人家,本来也是个人丁兴旺、热热闹闹的村子。可自从年轻人外出打工,庄稼地里到处是人高的荒草,村子也就渐渐冷落下来,只有每年的春节才看到年轻人扛着大包小包风尘仆仆回村与家人团聚几天,村子才又有了生气。可大年一过又奔向各自打工的城市,村子又成了老人、小孩的世界。

村东头的杨大全家几个儿子在城里开汽修厂,早在城里买了房,老婆孩子也接到城里生活。孝顺的儿子们曾风光地用小车接老杨老两口也去城里住过一阵子,可没多久老两口就吵闹着回来了,在城里整天闷在家中不出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不憋出病来才怪,还是住了几十年的村子里安逸、舒服。

可最近整天陷在家中的老杨血压有点高,走不了几步就头昏眼花。去镇上医院看了看,医生说,要多锻炼,活动活动,可村子就这么大,到哪活动呢?

老两口在镇上买了两袋东北大米,还是请邻居大贵家老四旺财搬回屋的。

说起这个旺财,20好大几了,因为出生时她娘难产,在娘胎里多呆了些时辰,所以从小脑子有些不灵光,上学只读过二年级还是留了好几年,后来干脆学也不上了,回家放羊。村里年轻人、中年人都涌出去打工后,旺财成了村里唯一的年轻人,所以谁家有个重活什么的,总是喊上他,当然也不是白干,给点钱或东西。这个旺财力气也大,干起活来跟玩似的。

这不,杨大全正为整天无事可做天天数指头打发日子发愁,旺财父亲杨大贵拎着两瓶好酒找上门来了。杨大贵生三个闺女后,一心想要生个儿子传宗接代,没想到生出旺财这个宝贝儿子来。如今三个闺女都已出嫁,日子过得和和美美。让大贵两口愁的是眼看旺财也25岁了,还是光棍一条,大贵自知自家儿子是什么货色,当然讨儿媳就降低了要求,只想讨个女人给旺财留下一脉香火。杨大贵上门想请本家杨大全出面给旺财保媒,说的姑娘是十二里外高庄高老六家的姑娘,这姑娘比旺财小两岁,小时候得过脑膜炎,脑子也有些不灵光,和旺财也算是破锅对豁锅盖,正好天生一对。

杨大全很爽快地应了,这是修身积德的好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旺财脑子虽不灵光,可也要成个家,否则有一天杨大贵老两口撒手西归,他跟谁过?

没想到,这事一下子被旺财搞砸了。说出来别笑话,旺财一进高家就直勾勾盯着高家姑娘,没几分钟当着一屋子人就提出要和高家姑娘上床困觉。高家人立即变了脸,放下话来,姑娘就是剁了喂猪也不会嫁给旺财这个现世宝。旺财的脸给丢大了,弄得杨大全也很没趣,只好灰溜溜带着旺财回村了。

奔波了一天,旺财的婚事吹了,杨大全的高血压却降下了,真是神了。与邻居杨达文一说,杨达文也来了兴趣,主动找到杨大贵,也要加入为旺财保媒的队伍。

本来很无聊的生活因为替旺财保媒,犹如一池纹丝不动的一塘水,一下子活了。杨达文和杨大全每天兴冲冲走村串户,了解有与旺财般配的姑娘,真比自己儿女当年的婚事还上心。

八里、幸福、美满,新化、李灶……杨达文和杨大全几乎跑遍了周边乡镇七八个村,远的地方一天要一个来回,幸亏都有电动自行车。在保媒的过程中,他们的队伍还壮大了,杨大全的老朋友刘骏在家也闲着无事,来找杨大全下棋,看到杨大全整天忙活,精气神特别好,一问原来忙着在四处为旺财保媒,于是也主动加入到这个保媒队伍里来。

杨大贵知道了,当然也笑眯眯递上一条黄鹤楼,旺财的婚事看来有眉目了,多谢他为儿子旺财保媒。

本来,这几家的老伴开始是坚决反对的,这算什么事?几个60开外的男人保媒保上瘾了?可看着老家伙不再窝在家中唉声叹气,精神倍儿好,也乐意了。每天给老家伙准备好水呀、干粮什么的,嘱咐路上骑车小心,任着他们四处乱蹿奔着乐。

这不,三个老头带着旺财看了不下9个姑娘,愣是一个也没谈成,也有姑娘家父母看上旺财家家产的,自家女儿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不太灵便,可女儿看着旺财见了女人流口水的模样,哭闹着死活不同意,父母也没了办法。女儿命够苦的,都说女人嫁人是第二次投胎,不想再让她日子过得不开心。有两个半痴半傻的姑娘,杨大贵又看不上,生怕再抱个傻孙子。杨大贵一心寻思想为旺财找个腿脚不灵便但脑子没问题的。

一个女人也没给旺财谈成,几个老头心里想想也有些窝火。看到杨大贵倒有些不过意了,杨大贵再递烟送酒时一一回绝。不必费心,烟酒等着旺财大喜之日一定放开肚皮好好吃喝你一顿。说得杨大贵直点头说几位大恩这辈子难忘。

三个老头忙着为旺财保媒,每天累并快乐着乐此不疲。

这天,三个老头正在外村的一户贫困人家为旺财说媒,这户人家有个23岁的女儿,小时候在公路上放羊遇车祸后,一直坐在轮椅上。听了杨大全几个人的介绍,对旺财家动了心,双方正商量着定个日子家长走动一下,杨大全突然接到杨大贵着了火似的电话,让他们赶紧去第一次说媒的高家,这回旺财闯大祸了。

三人匆匆告辞一路赶紧往高庄赶,到了那才知道旺财这回自己找好了老婆。原来,旺财第一次看到高老六家姑娘就想和人家上床困觉。回家后依然念念不忘,终于在一个中午趁高家姑娘一人在家睡觉时,偷偷撬开门把高家姑娘按在床上……完事后正在系裤子被高家人撞见了。

杨大贵火急火燎给杨大全电话就是让他们去说和,既然生米已煮成熟饭,只要不送旺财蹲大牢,什么条件都好商量,只等高老六家狮子大开口开条件了。

高老六家姑娘吃了哑巴亏,可这是传出去是个大丑事,再说自家姑娘又不是个健全的人,只好捏住鼻子自认倒霉,姑娘被旺财欺负的消息也没透露出一点风声。

经过杨大全几个人的轮番说教,好一番调价还价后,最终高老六同意旺财家出7万元的礼金,将女儿嫁给旺财为妻。

旺财结婚那天,杨大全、杨达文、刘骏全喝多了。想起从明天开始又得整天窝在家中无所事事混日子,他们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

猜你喜欢

  • 贪生怕死的故事

    【成语故事】西汉末年,诸侯国梁王刘立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任意杀害手下中郎曹将。汉哀帝大怒,派钦差到梁国捉拿刘立。刘立感觉到事态严重,就脱去王冠跪地请罪,说自己贪生怕死并非对抗朝廷,只是等待朝廷每年的新春大赦。【出处】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

  • 无功受禄的故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伐,赵国凭借武力不断侵犯楚国。此时楚国人杜赫来见怀王,声言他能说服赵国跟楚国和好。楚怀王非常高兴,准备把杜赫封五大夫,然后派他前往赵国。大臣陈轸知道了这件事,向楚王献计说:"假如杜赫不能完成跟赵国通

  • 拔帜易帜的故事

    拔帜易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取而代之。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率领

  • 死而无悔的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外出讲学,子路佩剑前往保护孔子,子路说自己像箭不用读书,孔子说读书可以让他有勇有谋。子路问孔子统率三军时愿意与谁共事,孔子说不愿与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过河的有勇无谋的人共事,与有勇有谋的人共事死而无悔。【出处】子曰:

  • 嫂溺叔援的故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雄辩家淳于髡问孟子男女之间不用手递受物品是礼,那么嫂子掉进水里,小叔子用手去救是礼吗?孟子认为是礼。淳于髡又说天下的人都掉进水里,你为什么不去救?孟子回答说应该用道去救,而不是用手去救。【典故】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 舍死忘生的故事

    【成语故事】绎州龙门大黄庄农民薛仁贵自幼喜欢武术,20岁时学成十八般武艺。他一心想投军报国,父母鼓励他为国要舍死忘生。他对父母说:今当国家用人之际,要扫除夷虎,肃靖边疆,凭你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 噬脐何及的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文王向邓国借道攻打申国,邓国的国王邓祁侯是楚文王的舅舅,他亲自迎接楚文王,他的儿子要父亲提防这个外甥,可邓祁侯不听,让楚文王攻打申国,可等他灭了申国后回师途中就进攻邓国,邓祁侯真是后悔莫及。【典故】若不早图,后君噬齐

  • 拾人牙慧的故事

    【成语故事】晋康帝时建武将军殷浩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他率军北伐攻打后秦姚襄失败而归,被流放到信安,他的外甥韩康伯一直跟随他,他每天教外甥用兵之道。韩康伯自以为学到了精华,经常对外夸夸其谈,殷浩说:康伯连我的牙慧都没有捡到。”【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