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智谋赈灾

智谋赈灾

收录日期:2025-11-20 19:45:38  热度:10℃

清朝同治年间,顺德府广宗县的郑益文智谋过人,被称为“小诸葛”。这天一大早,有人来找郑益文帮忙,来人是“毒眼龙”梁正福。梁正福是广宗县数一数二的财主,为富不仁,处处盘剥老百姓。尤其是在他家的当铺中,只要他的左眼一眯,你拿去的就算是稀世珍宝,也立马变成一钱不值的废物,所以老百姓送他外号“毒眼龙”。

梁正福一来就把一张银票拍在桌上,说了自己的遭遇。

这段日子,广宗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连阴雨,庄稼房子全被泡得一塌糊涂。当铺的生意一下子好起来,梁正福趁机拼命压价,来典当的人等着用钱,只得忍痛出让。

这一天梁正福正忙活,来了个书生模样的人,手中捧着一个黑色的包裹,胳膊底下夹着一匹黑布。书生打开包裹,梁正福一眼就认出里面是一块上好的唐代端砚,通体晶莹光润,四四方方,侧面还刻着奇怪的铭文,用手一敲,声音沉而不闷。梁正福心中暗喜,伸手去摸那匹布,是普通的棉布,只是格外干燥。梁正福不动声色地问:“当多少?”书生心疼地摸了摸砚台,说道:“一千两,当期半个月。”梁正福眯着左眼打量了一下砚台,漫不经心地放在一旁,说道:“这破砚、破布加起来顶多一百两,你当不当?”

“什么,一百两?”书生一下子急了,“这可是上好的唐代端砚!”

梁正福嘿嘿笑道:“到这儿来的谁不说自己的东西好!一百两还是看在洪灾的分上帮你一把。不过你要是死当,我可以出五百两。”书生一听“死当”两个字,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行,这两样东西是我家的传家宝。这砚台名叫‘脂砚’,用它磨墨写出来的字,泡在水中都不会褪色、发散。不信,我演示给您看!”说着,书生向梁正福要了纸笔,把布匹摊开一角,把纸放在上面。梁正福被勾起了兴趣,旁边典当的人也凑过来,七嘴八舌地看热闹。

书生在砚台里面磨好了墨,用笔蘸了,写了一个大大的“当”字,说:“用这‘脂砚’磨墨写字,要在纸底下垫上经过特殊加工的棉布,以便吸收墨中的水分。这样干了后,才能泡在水中不褪色不发散。”

等了小半个时辰,书生说“行了!”梁正福连忙叫人端来一盆水,书生把纸放了进去。众人睁大眼睛,盯着水里的纸。

嘿,神了!那个黑黝黝的“当”字泡在水中不仅没褪色,反而在清水的映衬下更加醒目。围观的人立刻轰动了。

梁正福也吃惊不小,立马换了副笑脸。典当的银子由一百两升到了二百两。书生接过当票和银票,说:“掌柜的,您用它们作画写字都行,但是千万别给弄坏了,尤其是这布,用的时候,既不能撕,也不能洗,最好连纸带布一起在太阳底下晒。千万记住,已经吸过水的布不能再垫在纸下写字,要不可就没效了。赎的时候我可要当面检验!”

第二天,梁正福让伙计翻找出那些重要的典当存根,全部重新誊写。天一放晴,就把誊好的存根连布一起摊在屋顶上晒。可不知从哪儿钻出来几只野猫,连啃带抓把存根撕成了碎纸片。

梁正福顿时傻了眼,原来的存根还有底,但最近十来天的可都是直接用“脂砚”的墨写出来的。这事要是传出去,他就甭想再在这行混了。梁正福一面封锁消息,一面来找郑益文。

郑益文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梁掌柜,那些存根的碎片还在吗?”梁正福连忙回答:“在,在,可是还有一些让那些猫给吃了!”

郑益文来回踱了两圈,停在梁正福面前,说:“梁掌柜,这事倒也不难。我认识一个奇人,是专门替人修补鼻烟壶的,任凭鼻烟壶碎成什么样,他都能给补回来。此人姓王,人称‘拼图王’,他准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这个人有些难找,他喜欢到处流浪……”说着,看了看梁正福,“我有办法尽快找到他,但要花一笔银子……”

“只要能把那些存根复原,花多少银子我都干。”

“我们去找‘拼图王’那是大海捞针,但是要‘拼图王’来找我们就简单多了。这人最不喜欢受人恩惠。以现在广宗县的情况,如果有人用他的名义设立粥厂赈济灾民……”

梁正福皱着眉头想了想,一咬牙点了头。郑益文把那张银票塞到梁正福手中,说:“你现在正在难处,这钱就算我捐给粥厂的吧!”粥厂很快就设立了起来,“拼图王”的名号也立刻在灾民中传开了。不到十天,“拼图王”真的找上了门。郑益文说明缘由,一脸络腮胡子的“拼图王”二话没说,让梁正福收拾了间空屋,让郑益文当助手,带着破纸片和那卷布就进了屋子。关上门,“拼图王”取下了贴在脸上的假胡子,露出了一张白净的脸庞,原来是那日典当的书生!他长出了口气,对郑益文说:“冲毁的路总算修好了,赈灾粮下午就到,欧阳县令也立刻就走马上任,他代表广宗县的灾民向你说声谢谢!”

郑益文摇了摇手,说道:“为乡亲们做点事,不足挂齿。”书生说:“难怪人们都称你是小诸葛,果真料事如神。欧阳县令近日正在为银子的事发愁。他说上任之初有两件事必须立刻解决,一是疏通河道,二是开荒抢种。疏通河道朝廷有专款,洪水带来淤泥所堆积成的土地少说数万亩,开荒不难,只是秧苗无钱可买……”

郑益文接过了话:“请谢兄转告欧阳县令,这钱他不用发愁。疏通河道大可招募灾民,他们得了工钱自会买秧苗。我再出面向广宗县的大户筹集一些,剩下的嘛,就要靠谢兄了!”

书生一怔,疑惑地问道:“靠我?” “那‘脂砚’上的鱼脂现在肯定全磨光了,谢兄在赎当的时候找‘毒眼龙’再‘筹’上一笔钱。”郑益文笑着说道,“这家伙一辈子盘剥压榨,没想到此刻会被我算计……”书生立刻省悟,竖起大拇指说:“郑兄果然眼光长远,你又为欧阳县令解了个大难题!”郑益文摇着手说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欧阳县令深知此道。谢兄,你我先帮‘毒眼龙’把存根抄下来吧。”说着郑益文把几盏油灯吊了起来,然后摊开黑布,举在头顶,只见在灯光的照耀下,黑布上布满了用油脂写出来的字迹,连当铺独有的记号都显示得清清楚楚……

原来,广宗县前任县令因为贪赃枉法被革职查办,新任县令欧阳翔怕赈灾粮在路上被盘剥,便亲自押送粮食前往就任。不巧快到广宗县时道路被雨水冲毁,欧阳翔怕灾民恐慌,便令谢道峰先到广宗县安抚灾民。谢道峰与郑益文交好,便直接来到了他处,向他询问广宗县的情况。二人一商量,都觉得安抚灾民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们有口热饭吃,可是修路少说也得半个月,这么长时间,必须把广宗县的大户都动员起来才能撑过去。其他人都好说,唯独最有财势的梁正福素来一毛不拔。郑益文思索片刻,定下了“脂砚”之计。

这“脂砚”确实是唐代的端砚,只是写出来的字原本没有泡在水中不褪色的妙处。郑益文对端砚进行了加工,他将端砚放在鱼脂中浸泡半个时辰,拿出来烘干,然后再浸泡,再烘干,如此九次,鱼脂沁入砚台表层才算完成。油不溶于水,在“脂砚”中磨墨写出来的字,其中的水分被棉布吸收,油脂自然就附在了墨上,等墨干后再放入冷水中浸泡,那字当然不会马上褪色发散。那棉布很普通,只是在火上烤过,格外干燥,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油脂透过纸张在棉布上留下印记。

以往晒票据时梁正福不知发了多少牢骚,郑益文算准了他肯定会将以往的存根重新誊抄。所以这个计划的关键,是让梁正福将当票存根拿出来晒,因此谢道峰典当的时候一再强调在阳光下晒晒效果会更好。鱼脂一晒,发出鱼腥味,那些因为洪水而饿肚子的猫就上门了。

赈灾粮很快就到了,灾民们在欧阳县令的带领下顺利度过了难关。而梁正福又是办粥厂,又是赔脂砚,元气大伤,一直没能缓过来。

猜你喜欢

  • 公叔痤为何举荐公孙鞅?又为何让魏惠王杀掉

    公孙鞅是谁呢?其实这个叫法,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是一说商鞅,大家就都知道了。没错,公孙鞅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秦孝公时期,为了强大秦国,秦孝公发布了招贤令,各国人都可以来应招。公孙鞅受到招贤令的吸引,从魏国来到了秦国,并通过自己的才学说服了

  • 公叔痤是怎么死的?关于公叔痤的历史评价

    公元前362年,公叔痤率领魏国军队,在浍水北岸和韩国、赵国两国联军交战,魏国胜,联军败,公叔痤立下大功。回到魏国以后,魏武侯为了表达自己对公叔痤的重视,不但亲自到郊外迎接公叔痤的队伍,还决定将田地一百万亩赐给公叔痤当做食禄。当着一众将士们的

  • 公叔痤为何要赶走吴起?他和吴起是什么关系

    吴起变法在历史上很有名,吴起这个人也是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将才。像吴起这样的人才,不论到了哪个国家都会受到重用的,因为是金子,走到哪里都会发光。但是优秀的人太过出色,在发光的同时也会招来小人的嫉妒,吴起就是这样。吴起通晓法家、儒家和兵家三家的学

  • 公叔痤是个好人还是坏人?他有什么功过?

    公叔痤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不好下定论,你说他是好人吧,他又不全是好人,说他是坏人吧,他有时候还挺谦虚的。那么,公叔痤做了什么好事,又做了什么坏事呢?在魏国,魏文侯死后,魏国的国相一职空悬已久。魏武侯继位以后,迟迟不立吴起为相国,反而立了齐国

  • 赵威后的生平简介 赵威后是怎么死的?

    赵威后是战国时期赵国赵惠文王的王后,也是赵国国君赵孝成王的亲生母亲,被人们尊称为孝威太后。关于赵威后的出身和姓名,历史上并未做过多的记载,只知道在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赵惠文王在位的第十年迎娶了齐湣王田地的女儿,是为赵威后。也就是说赵

  • 元代地理学家周达观简介 如何评价周达观?

    人物档案姓名:周达观字:草庭号:草庭逸民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元朝出生地:浙江温州永嘉出生时间:约1266年去世时间:1346年主要作品:《真腊风土记》忽必烈是元朝开国君主,是一位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在元朝灭亡南宋,完成了统一战争之后

  • 札木合是谁?札木合是怎么死的?

    札木合是蒙古札达兰部首领,被称为古儿汗,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结拜兄弟,同时也是铁木真主要的对手之一,因为他和成吉思汗都有统一草原的雄心。人物档案姓名:札木合别名:古儿汗外文名:Jamuqa国籍:中国民族:蒙古族出生地:蒙古草原出生时间:公元1

  • 札木合与成吉思汗的关系 如何评价札木合?

    札木合是十二世纪后期蒙古诸部中最有势力的贵族,是蒙古高原东部的枭雄。札木合本人有勇有谋,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中还是值得一说的,但是正史中其记载很少,所以后世之人对其并不了解。与札木合不同,说到蒙古帝国,大家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成吉思汗。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