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少女宋美龄为名利嫁人

少女宋美龄为名利嫁人

收录日期:2025-11-21 15:25:45  热度:8℃

与密友往来书信揭示宋美龄性格矛盾

这本传记是根据宋美龄与大学密友米尔斯女士的往来书信整理而成。

宋美龄9岁到美国读书,19岁回到上海,米尔斯正是宋美龄就读美国韦思礼女子学院时最好的朋友。1917年,宋美龄毕业返回上海,但家乡却让她感觉像异乡,米尔斯成了她排解情绪的主要对象。直到米尔斯1987年过世前,两人来往都很密切。米尔斯的遗嘱交代,将她与宋美龄的往来书信都交给韦思礼学院,但在宋美龄过世前不得公开。

2003年宋美龄过世,韦思礼学院次年将这一批书信档案整理公布。1997年曾替英国《金融时报》撰写过《宋美龄百岁诞辰》的记者台珊,成为第一位阅览、整理这批史料的人,并写成这本《蒋介石夫人》。

宋美龄在美国生活十年返回上海后,第一个面对的是“文化冲突”。这种冲突让宋具备了三种形象:美国南方的名媛气息、新英格兰的学术气质以及要持家主内的中国贤妻良母传统。但她的个性与一生却是各种矛盾的结合:对爱情既憧憬却也充满失望;聪明过人却行事冲动;既实际也天真;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不满,信中不时提及自己的改革理想,但终其一生却没有利用她得到的机会改变国家命运,

19岁从美返沪在船上爱上荷兰建筑师

19岁回到上海的宋美龄,必须重新学中文与书法。据这本传记描述,初回上海的几年间,宋美龄与大部分少女一样,思索最多的是爱情与婚姻。

当时的宋美龄追求者众。她对米尔斯说,追求者中有一位她在美国就认识的H.K.先生,H.K.的父亲曾主持中国最大兵工厂——江南制造局。此外,还有位“杨先生”。宋美龄信中没提对H.K.先生或“杨先生”的感觉,倒是提到从美返沪的船上,一位法国人和一位瑞士人。宋美龄很得意地描述,她和那位法国人全程都用法语交谈,“我喜欢他们,但也到此为止”。

真正打动宋美龄芳心的,是同艘船上的一位荷兰建筑师Van Eiveigh,宋描述看到他时“头都昏了”。随后Van Eiveigh向宋求婚,但宋家知道这件事后简直气疯了,“家人因为他是外国人而瞧不起他,就好像他是个野蛮人”。恋情受挫的宋美龄还一度自暴自弃,表示“既然不能嫁给真正喜欢的人,要么我就不嫁人,要么我就为了名利嫁人”。她对米尔斯说:“我知道你会认为我爱钱,但现在的男人不都和我一个样?”

家人催她早结婚她却把自己反锁房中

回到上海后,宋美龄完全没有了留美时的自信和自由。除了母亲安排她学习中国音乐,还必须“摇头晃脑背诵”,重新学习中文。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也控制着宋美龄的行动,她母亲规定,若没有姐姐或母亲陪伴,不能出家门。

宋美龄也曾想进入社会工作。但在当时的中国,妇女除了做女工与教书,根本没有其他工作机会。她曾想过进报社当记者,但家人反对,理由很简单:“怎么可以和一堆男人在一起工作?”宋美龄对米尔斯抱怨:“照我现在的日子过下去,最后只能走上婚姻一途。”她还担心若是结婚,自己“智识就这样堕落”。

宋美龄的两个姐姐宋蔼龄和宋庆龄可不这样想。宋美龄的信中写道,两个姐姐说:“若不趁年轻时结婚,老了怎么办?”因为家人经常催她结婚,宋美龄还一度将自己反锁在房间内,威胁若再提结婚的事,她就回美国。

宋美龄提到宋庆龄有一次介绍华侨陈友仁给她认识,但宋美龄对陈友仁的评价是:聪明、杰出,但非常自大又虚荣,“他这星期会来我家拜访,希望我到时候不会没礼貌”。

恋上有妇之夫没结果不再相信爱情

宋美龄虽然家世显赫,可仍在权衡爱情和面包的问题。她在一封信中说道,“有时候会想,假如嫁个先生没有钱,怎么养小孩?但是又想,假如只为钱结婚,到有一天钱没了,一丝感情都没有的婚姻又哪来勇气维系?”她最后的结论是:没钱绝对不会结婚,但我也确定不会为钱结婚。

宋美龄回到上海一年后,写给米尔斯的信中仍提及荷兰建筑师Van Eiveigh。她说,Van Eiveigh想要来上海找她,但是她家人反对,因此,嫁给他的希望完全破灭。她还因此与家人大吵一架。“他们担心要是他来了,我就会嫁给他,他们可真说对了。我好想一头倒在你的沙发靠垫上哭”。

宋美龄的父亲宋嘉树1918年3月过世后,宋美龄再度坠入情网,这次的对象是一位有妇之夫。在给米尔斯的信中,她没有提及这位先生的名字,但写到他从美国回来不久,就被家人强迫娶妻。宋美龄在信中说:“你(米尔斯)知道我家对离婚的看法……当然我们都不会做丢脸的事情,但我们珍惜对方却溢于言表,啊,付出这么多关心真是件可怕的事,他说,他只有到地狱才会自由,但是一切都没指望了。”

跨国恋情再度受挫感叹婚姻对女人重要

但宋美龄的举动吓坏了宋家人,并指责宋美龄。宋美龄在致米尔斯的信中说,她喜欢Bimie也许甚于其他人,但这件事只能以友谊作终,因为“我的家庭非常保守,对维系家庭血统纯净非常引以为傲,他们宁愿我死,也不愿我嫁一个外国人”。

宋美龄终究不是反抗家庭权威的人。她回到上海两年后,在写给米尔斯的信中说,虽然她有时候“会想不顾一切,嫁给那个人(有妇之夫)”,但“对于每个女人来说,婚姻这件事最为重要”。

猜你喜欢

  • 吃不饱的小猫咪咪

    从前,有一只吃不饱的猫,它叫做咪咪,它吃了主人还有牧羊人和三十只小羊,但是不管它吃过多少的东西,还是吃不饱。有一天,咪咪到森林里找东西吃,忽然看见小红帽,正提著一篮水果要去奶奶家探病。咪咪正想著要去吃掉小红帽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只大野狼跟在

  • 聪聪和长鼻子树

    聪聪的好朋友是谁呢?是校园里那棵长鼻子树呀。聪聪为什么喜欢这棵树呢?对,就是因为这棵树,有一个光溜溜的长鼻子。长鼻子树用长鼻子跟聪聪说话,用长鼻子跟聪聪握手。长鼻子树说:“聪聪,我只跟你一个交朋友,别人走到我身边,我会把长鼻子藏起来。”“为

  • 永远的一课

    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雪恶狠狠地寻找袭击的对象,风呜咽着四处搜索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

  • 圣人的尺度

    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这一次来到了楚国,还没等熟悉这里的风俗,一个渔夫就提着一条大鱼登门而来,声称要把鱼献给孔子先生。 礼轻情意重,立足未稳就受到了礼遇,弟子们很高兴,赶紧把他领到了老师的面前。孔子明白了渔夫的意思,明确地表示不

  • 陇西鹦鹉

    唐朝的虎溪庵主,生平事迹不详,只知其为临济义玄禅师之法嗣弟子。 有一天,寺里来了一位年轻的禅僧,他问虎溪庵主:请问和尚是什么地方人士? 虎溪庵主淡淡地回答:陇西(甘肃)人。 禅僧又问:听说陇西出产鹦鹉,真有这么回

  • 掷骰子与拉磨

    太平禅师用木头做了六颗骰子,每颗骰子的每一面都刻了么点(一点)。 凡是有和尚进他的门来问道请益,他就将那六个骰子一掷,然后问:你懂不懂? 只要对方稍微犹豫,他就挥起手杖,将对方打出去。 六个骰子不管被人怎么抛、怎

  • 希望在转角

    从前有个愚人,娶了个漂亮女人为妻,百般疼爱。不料女人红杏出墙,偷偷跟别的男人好上了,并密谋私奔。女人找到同村的老妇人合谋:我走之后,你就找一具女尸来,放到我家里,等我丈夫发现后,你就说我已经死了。老妇人依计行事,果然找到一具女尸,趁愚

  • 不相违背

    江苏清凉院的清凉休复禅师,北海(山东潍坊)人,幼年出家,19岁受具足戒,到各处寻访名师,参禅习教。后来他在地藏院罗汉桂琛禅师门下悟道,得其法要。 休复禅师学习多年,因为仍未能对佛法领会通透而病重入涅槃堂养病。 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