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可爱的“呆气”

可爱的“呆气”

收录日期:2025-11-20 17:50:43  热度:11℃


一个人书读多了,难免有书呆子气,可有些人的“呆气”令人生爱。

陈景润一次要到未婚妻家中去,前些天刚好有人给他带了一袋苹果来,他也就把这袋苹果带了去。尽管这些苹果又小又皱,因为当时准岳母正想吃苹果,想要的东西适时而至,对他也就大加称赞。

陈景润并不知道如何给人送礼,而这次送苹果如同他解数学题一样,竟然一出手就是“正确答案”,让他特别高兴。此后去丈母娘家,陈景润必定是带苹果一袋,既小且皱。那天,他又要去看丈母娘了,一连跑了好几个地方,就是没有那样的苹果,他只好硬着头皮买下一袋,然后放到太阳底下晒。并说:我若不晒,怕不合岳母口味!

把苹果晒皱,实乃是书呆子气的多此一举,但这种呆气让人感受到的却是充盈着阳光的浓浓甜香味儿。陈景润的呆气似乎总与“阳光”结缘。

读过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的人,大约都会记得文章中说到陈景润的住房只有几平方米,床架在马桶上。那时他住的是一间“补房”,也就是利用旧建筑的剩余空间,比如地下室之类改造而成的住房。陈景润的这间房子有些不同,是由一个废弃的厕所改造成的。由于当时“臭老九”的待遇太差,而作为单身、工龄、年龄尚浅的陈景润能分到这样一间房子已算很不错了。陈景润对此房子也挺满意,小虽小点,可它清静,正好在这儿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马桶封死做床架也没什么,但有一件事有碍观瞻,不能等闲视之。陈景润的这间补房在四楼,楼下有一个公共浴室。搬进来不久,浴室便开放了。一天,陈景润伏案久了,站起来要伸伸腰,可他伸起来的手在空中僵住了,原来陈景润突然看到楼下白花花一片,用他的话来说:就像妖精在打架。那是单位的女同志在洗澡,而那“白花花一片”是从浴室的天窗进入他眼帘的——他房子的窗户正与那浴室的天窗斜对着。

陈景润本想在自己的窗户挂上一幅窗帘,一遮了之。但转念一想,这可不行,要是哪一天有人来到,看到了这些,这些女同志不就惨了。按一般人的做法,只要与管理员悄悄说说,让女同志洗澡时注意点就成了。不知是陈景润没想到,还是懒得去找管理员,他写了一纸“公开信”,贴在浴室的门上。大意是:不要将浴室的天窗打开,原因是站在他窗户边,浴室内便一目了然。请大家以后洗澡关上天窗,以不让好色的登徒子有可乘之机。在信的最后,他工工整整地写上大名:陈景润。

到了下班后洗浴的时候,这贴在门上的公开信在余晖的映照下,在女同志们看来,是何等的刺眼!于是由一位女汉子挑头,一声呐喊,气势汹汹打上陈景润的门来,她们要把他这个“臭流氓”的家砸个稀巴烂!不过他家并没有什么可砸的。于是有人要狠棒打陈景润,她们要将这个“臭流氓”打翻在地,并踏上一只脚。幸好有人叫来了领导,领导当然清楚陈景润的为人,把不爱文斗却好武斗的娘子军训斥了一番,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趣的事,虽然闹事后澡堂的天窗关了几天,后来却依然照开不误。也许女将们压根儿就不相信有什么不怀好意的人到他那间补房里去,也不相信他这个“臭流氓”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来。倒是陈景润为了不致使研究分心,找来几根木条,将补房的窗帘彻底钉死。

或许是女将们想通了,陈景润这样贴纸条,呆是呆一些,但他这也是一种对女性的尊重,担心女将们吃亏。这样一种“呆气”,让她们感到如同从天窗中透进来的阳光,明快而温暖。

猜你喜欢

  • 生命树

    1939年,大麦三岁。日本鬼子用十几门大炮进攻乌鸦岭。那天,大麦的母亲把他哄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在柴堆里,而母亲却倒在血泊中。大麦嗷嗷大哭。母亲一边吃力地往肚子里塞着肠子,一边艰难地向大麦爬去。很多苍蝇嗡嗡地在母子俩的身边飞来飞去,

  • 阿妲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名叫阿妲,是土司府里的一名侍女。有一天,土司想喝鱼汤,他命令下人去河边捞鱼,下人们把刚捕捞到的鱼都送去厨房,厨师有事离开一会儿。正巧阿妲经过厨房时,听见一阵叹息,忍不住悄悄推开门进去,厨房里没人,她看见

  • 不翼而飞的命根子

    一、断肠散天启四年的一天,入宫逾二十年、一直在浆家房打杂的小宦官王昌荣终于咸鱼翻身,双喜临头。第一桩,当然是升职,由小小的典簿连升四级,破格提升为少监。事实也是,偌大的紫禁城有十万宦官,跑腿打杂最不入流的称典簿、长随、奉御,中档的叫监丞、少

  • 徐先生的红运

    徐先生这一来,说到许勇心坎上了,回家后赏给他一百元钱。徐先生不要,许勇硬是塞进他口袋里,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拿不出门来,不要嫌少。”徐先生说:“这是哪里话?好了我收下就是了。”许勇这才高兴起来。徐先生说:“没甚事了,我该回去了。”许勇留

  • 腊女

    腊女降生的那天,刮白毛风雪。起什么名字好呢?娘说就叫她腊女吧。别人家的娃生下来只会哭,腊女不。她偏咧着小嘴儿笑,惊得接生婆和众人都预言说:“等着瞧吧!这丫头到大疯着哩!”日子一天一天地走。腊女一天一天地大。腊女出落得俏,俏得让人不忍心再看第

  • 精彩全在留白处

    山东东阿人张向阳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读医书。有一天,他在翻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时,对里边一段记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阿胶,以乌驴皮得东阿水乃真,真者不作皮臭,夏月亦不湿软,视为阿胶的上上品。”原来被李时珍称为“圣药”的用来进贡的阿胶是需要

  • 做没把握的事儿

    读中文系的李健大四毕业那年,在朋友的担保下,向银行贷了一笔启动资金,雄心勃勃地招募了几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准备创业。很快,他就注册了一家电子公司。刚开张那会儿,许多朋友都劝他: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还是本分点儿好,如果一定要创业,干啥不

  • 疯狂的执著

    英国人格雷厄姆帕克,19岁时第一次接触魔方,从此他就着了魔。这个小小的六面正方体,让他魂牵梦绕,欲罢不能。后来,帕克成了一名建筑工人,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但他对魔方的痴迷丝毫未减,反而与日俱增,因为他始终无法让每一面的颜色相同。为了解开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