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生命树

生命树

收录日期:2025-11-20 18:22:46  热度:9℃

1939年,大麦三岁。日本鬼子用十几门大炮进攻乌鸦岭。那天,大麦的母亲把他哄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在柴堆里,而母亲却倒在血泊中。大麦嗷嗷大哭。母亲一边吃力地往肚子里塞着肠子,一边艰难地向大麦爬去。很多苍蝇嗡嗡地在母子俩的身边飞来飞去,好像这里就是它们的天堂。而母亲却一厘米一厘米的接近地狱。大麦终于被母亲的右手抓住了,暖暖的血染在大麦的脸上,像秋天的枫叶。大麦在母亲的怀里拱着,寻找奶吃。母亲掀开衣襟,乳房上浸染着血迹。大麦含着乳头,拼命地吸着。母亲微笑着看着儿子,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大麦的父亲匆匆地从几十里外的穿城赶回来,用一条芦席埋了老婆。这一天,父亲从岭上移来一棵小榆树栽在门口的塘边。父亲说,大麦,这棵榆树就是你妈妈,你要好好守护它。大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鬼子从克夫桥头的红部撤走后,父亲扯了二尺白洋布,分成三条。自己一条,大麦一条,小榆树一条。树枝被风吹着,摇摇摆摆。白洋布迎风飘舞,看不出一丝忧伤,好像一群山羊撒欢地向家跑去。

1949年。大麦早早地起来问父亲,什么时候去上集。父亲说,大麦,今天是好日子,走,上街给你买身新衣服。大麦说,大,衣服我不要,你买二尺红布吧。父亲不解地问,买红布干什么?大麦说,我想给榆树戴上。父亲摸摸儿子的头,嗯,还是大麦懂事。

父亲把红布裁成三条。一条自己,一条大麦,另一条给已经长大的榆树。以前是扎在树脖子上,现在只能扎在树干上。南风徐徐地吹着,枝条婆娑起舞,像少女的发丝,让人沉醉。鲜红的布条,时而扬起,时而缓落,像黎明前抑扬顿挫的鸡鸣。街上的鞭炮此起彼伏地传来,大麦和小伙伴们欢呼着,奔跑着。深绿色的榆树叶在火焰的映照下,忽明忽暗。大麦记得妈妈临死时的眼睛,也是忽明忽暗的。

1959 年,春风吹不到青草和绿叶。大麦死死地守着老榆树。大麦眼里噙着泪水,大,你让乡亲们扒它的皮,捋它的叶,我受不了啊。

东院的三叔和三婶依在土墙根,眼巴巴地朝他们望着;西院的根东才四十出头,瘦得就皮包骨头了,一双凹陷的眼睛,充满企盼。父亲指着他们,大麦,你忍心吗?大麦低下头离开了榆树,大,随你吧,树是你栽的。父亲拍了拍大麦削瘦的肩膀,大麦啊,谢谢你。

不到两个小时,树皮和树叶一扫而光。在此后的很多年间,乡亲们每年都会自发地给老榆树系上红布,然后磕几个响头。。

2009 年,父亲走了。大麦腰里系着白布,大麦给儿子脖子上围条白布,老榆树的腰里也系着一块很大的白布。很多乡亲赶来,每人手里都拿着白布,虔诚地给老榆树戴上。

刹那间,老榆树变得悲壮起来。

大麦的孙子抱着树干,高兴地叫着;大麦像当年父亲一样搂着孙子和树干。

如今,大麦家的房子被写上征用两个字,红红的,像一道道伤口。大麦望着老榆树,老榆树也望着他,老榆树上,一条又一条的白布飘啊飘……大麦走过去,跪下,紧紧地抱着老榆树,就像当年紧紧地抱着娘。

猜你喜欢

  • 把跳槽当成“撑杆跳”

    在职场,大多数人有过跳槽的经历。烦恼、无奈的时候想跳槽,高兴、快乐的时候也可能会想跳槽。有的人跳得漂亮,来个华丽转身,可多数人却跳得颇为尴尬,跳槽后原地踏步,有的人甚至一蹶不振,顺势下滑。事实上,跳槽是个“技术活”,只有你把跳槽当成“撑杆跳

  • 最后一搏

    刘一鸣今年44岁,是某机关的副处长,把前面的“副”字去掉,是他多年来的梦想。两个月前,机会终于来了,规划处的张处长升任副局长,空出了一个处长的职位,如果论资排辈,他和规划处副处长王晓光是热门人选。 两人比较,王晓光的优势是年轻,他比刘一鸣小

  • 订牛奶的男孩

    这次面试,一个男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应聘者都讲了一大堆光鲜的在跨国公司里的实习经历,他没有。因为是理科生,他所在的学校课业重,问起他社会实践的经历,他坦诚地说没有。再问,他反问:在校园卖牛奶算不算?他说,在BBS上看到一家品牌牛奶公司

  • 送一片温情

    白天亮刚到写字楼当保安,就爱上了一个叫陶丽娜的女孩。可一打听,陶丽娜有男朋友了,叫艾球,是球迷俱乐部的。白天亮正抱怨自己命苦,一个女孩打来电话:“您好,这里是温情帮办公司,送你一片温情,我是腊梅,请问您是姓史吗?”白天亮气大了:“谁姓屎啊?

  • 人心都是肉长的

    吴明跟赵天是同乡,两人好得如同手足,于是便结伴来到城里打工。他们在城里找了好多家企业,可不是人已招满,就是嫌他们没有专业技术而拒绝了他们。眼看身上不多的钱就要用完,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别说回家的路费没着落,就是连吃饭都成问题。因此,他们找工作

  • 背后有人

    巧莲是前年大学毕业的,毕业后信心满怀应试公务员,可惜没考上。于是,巧莲便不远千里来到山海市,应聘到当地一家外贸公司做记账员。巧莲上班后没多久,就同公司老总的干女儿、财务总管小翠相处的万分融洽,一口一个姐把小翠叫的心花怒放。小翠知道巧莲是外地

  • 为了面子

    如今的城里,到处都是废品,捡废品的人很多,收购废品的人却很少。废品别看利润不高,可是前景很好,城里每天都在产生废品,只要买进卖出,那就是钱。于是,曾奇怪开了一家废品收购站。开废品收购站,就得做招牌。曾奇怪找上了广告公司。一见有客户,广告公司

  • 商业间谍

    一个城市的一条街上几乎同时开业了两家超市,一家叫大家乐超市,一家叫旺旺超市,所以竞争在所难免。为了不被对方挤垮,两家时刻关注着对方的动态,哪家的商品出了新品种,另一家很快也能摆上货架。一家想悄悄地降价实行“价格竞争”,但还不到半天,另一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