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我不会再遇见第二个你

我不会再遇见第二个你

收录日期:2025-11-21 08:22:10  热度:9℃

我不会再遇见第二个你

荒芜寂寞的夜,只有手机微弱的光,任由黑色侵噬着单薄的背影,它苍凉的哭泣着,只有冰冷的月光凝视着,冷的彻骨。胸口连带着胃开始抽搐,我紧紧将自己蜷缩成一团,颤抖的手指在包里摸索着此刻唯一可以始我稍稍舒解的止痛药,小心翼翼的到处两粒,干吞了下去,才微微改变了一下姿势,闭上了眼睛。

眼睛被空调吹的有点干涩,我不敢打扰任何人,才回到这个城市不久,可是所有的一切都变得物是人非,这些年我学会抽烟,喝酒,浑浑噩噩的生活,都快忘记曾经的自己。

莞莞,我叫莞莞,我是没有姓的,我只是一个孤儿,而我的童年却未曾因此痛苦过,大约是本性凉薄,从没有想要过爸爸妈妈,这里是全市有名的孤儿院,从来都不会缺的就是钱,可以说我很快乐的渡过了十七年,衣食无忧,像所有这个年岁的我用孩子一样单纯可爱,并且相信爱情,我用最平庸的方式活着,淡漠,没有锋芒。

那个男人是我是出现在我生命里为数不多的人,在我十七岁的年华里,如同一匹黑马,用难以预计的速度占据了我每一刻的生命。

青春是多么动听的词汇,我相信这一切,相信整个世界,相信他。他有很好听的名字,有这个世界上最尊贵的姓氏,有我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只是那时我不知道,在他笑着告诉我他叫容止的时候。

我以为容止二字只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不过的词汇,我深信着那段没有海誓山盟的日子,和他身上干净的味道。

我始终记得那天晚上医院冰凉的温度,连绵不断下的雨和一双犀利的眼。

他在来接我的路上出了车祸,车上被人做了手脚,我透过厚厚的玻璃看到那张熟悉的脸上一层又一层的绷带,他安静的躺着,纹丝不动。

所有人都拦着我,不让我靠近,我顺着墙壁慢慢滑下,缩在角落里,意识已经完全模糊了,只是隐约听到有人在交谈,男人的格式化的声音和女人的抽泣声。

东方渐渐开始明朗,我挣扎着张开疲惫的眼睛,一个恍惚,才回忆起昨夜发生的事情,他还活着,他还活着,我就这样雀跃的告诉自己,只要他还活着。

"我想,我们有必要谈一下。"一个冷冽的声音被灌进我的耳朵,我抬头看她,这个高贵的女人眼里布满了疲惫,我记得她,昨夜有人叫她夫人,大约是阿止的母亲,我仓皇的看着她,慌张的点头,却不知道说什么,只是急急的跟着她。

这是一处环境娇好的餐厅,她一直安静的坐在那里审视着什么,突然自顾自的说:"我想你还是离开他吧。"

我猛的抬头:"为什么?"

"我听保镖说,如果不是为了那对戒指,他不会以身犯险,你应该知道,他本不应该被任何东西束缚的,你现在已经成为他的弱点以至于变成他的累赘。"

"我不会。"我打断了她的分析,不愿去听,我的心没有什么时候比此刻更坚定,我想陪在他的身边,哪怕是死。

"我本不想干预小止的生活,我们也不是古板的家庭,并不在乎身份,只是我还是想请求你放过小止,我只是一个母亲,只有这样一个儿子,求你放过他。"

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至少我从来都不曾知道有母亲是怎么样的感觉,可是如今看到高贵如她,因为孩子居然可以这样低三下四,我的心开始冒血。

"罢了,你再考虑考虑吧,这样对你们都好。"

看着她离开的身影,那一刻,我猛地就惊慌失措了。

慌忙去了医院,发现周围的保镖已经被撤掉,依然是厚厚的玻璃,我心惊胆破的看到这样的场景,所有的伤口都做了处理,那具残破的身体,没有几处是完好的。


猜你喜欢

  • 坐不得的轿子

    清朝雍正年间,江南某县童疃村里,有位三十多岁的庄稼汉,名叫童河波,靠耕种家中的几亩薄田清苦度日。 这天,童河波去山中打柴,忽然看见一位男子躺在路边,双目紧闭,显然已经晕了过去,他连忙将那位男子背回了家中。 童河波请来郎中诊治

  • 麻子贵儿

    马福贵,因为长了一脸麻子,都叫他麻子贵儿。 麻子贵儿大我们十多岁,但就爱和我们玩儿,给我们上树捕蝉,教我们下田顺拢下夹子逮鸟,带我们下湾洗澡练游泳。人们都说他是孩子头。 别看他一脸麻子,但很新潮。 那时,我们都是剃光头

  • 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脑

    到博雅诗社上课,我考虑每次开讲的时候都整一个有趣的故事,活跃一下气氛,同时让孩子长点儿见识。当然,一个故事在我看了之后,再讲给孩子们的时候,会率性为之,进行再创作。昨天讲的是一个对联故事: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脑。 话说在古代,也不知

  • 俺是个粗人

    俺文化程度不高,勉强混了个高中毕业,差八分没考上大学,想补习,可家里拿不出每月六块钱的学费,就跑去当兵了,到部队却成了文化人,因为部队那时高中毕业当兵也不是很多的,就先让俺当文书,后当书记员,混了四年回来了后,混了一个大专文凭,混了一个

  • 戏答乾隆

    朝乾隆年间,刘凤诰殿试考中进士。当时第一名进士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刘凤诰中的是第三名,也就是探花。 乾隆召见进士们时,见刘凤诰是个独眼,不觉心里有些厌恶,便出了一个上联戏弄他:“独眼怎登龙虎榜。” 刘凤诰当即

  • 徐文长巧讽贪官

    明朝时候,浙江绍兴有个知县叫高天云,是个人人痛恨的大贪官。这年五月十三,是高天云的五十五岁生日,他本来胸无点墨,却硬要卖弄,请来一批文人雅士前来助兴。 有名的江南才子徐文长也接到了高天云的请柬。他想,正好乘机戏弄一下这个贪官,便应

  • 联对行骗记

    在晚清道光年间,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偏远农村里住着一位酷嗜对语巧搭的老农。那时,由于科举考试一律试八股文,所以无论城市农村,私塾公学均开设《声律启蒙》、《笠翁对韵》,楹联对语一类课程。这老农早年也曾读过几年私学,自然对八股文之类的韵语对仗技巧

  • 素锦

    1.锦锈无双 苏绣名扬天下。苏州城内“清月庄”出产的绣品,更是苏绣中的上上之品,清月庄经过几代人的经营,已是吴中数一数二的大绣庄,每年向皇室进贡绣品。 三月草长莺飞的时候,清月庄宋老板的夫人生下一女。宋老板正抱着女儿开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