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不要用我不行,给你的人生设限

不要用我不行,给你的人生设限

收录日期:2025-11-20 19:48:52  热度:8℃

有位名叫华子的男生问我:“卡西姐,你说,我这种穷人家的孩子,能行吗?能翻身吗?我觉得我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在华子的言谈中,我发现他极度不自信。

大学时,他文章写得不错。有一次,老师寻了个机会,鼓励他投稿,参加一场写作大赛。他为此感到欣喜,却也十分焦虑。他夜不能寐地构思,地上的草稿纸扔了一张又一张,也没写出满意的作品。

老师嘱咐他:“没关系,我看你其中好几个故事写得都挺好,直接投就行了。”

华子摇头:“我不是科班出身,写出的东西真不行,算了吧。”

连试也没试,这场比赛不了了之,写作因此被他放弃。

毕业之后,他去面试。

人事经理问他:“你对自己五年之内的职业生涯有什么规划?”

他嗫嚅半天,说不出所以然,最后只道:“希望每个月能拿到五千块。”

如你所想,这场面试以失败告终。华子解释说:“我一不是名校毕业,二没有家庭背景,能有什么成就啊?那些高官厚禄、功成名就的愿望我不敢想的。我妈说我家就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庭,飞不出凤凰。”

还有一次,他离职。

通常我们跳槽,都是为了更好的职业规划和更好的薪资待遇。但华子正好相反,他觉得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这样好的条件。

那份工作,是一个亲戚介绍的,各方面条件都比他之前的工作好。可从开始工作,到辞职,他一直在打退堂鼓。

一会儿觉得自己无才无德,要是做不好这份工作,岂不是给亲戚丢脸?

一会儿又想自己真没用,居然基本工作都能出错,白瞎了这么大个人,也许就是命中注定平庸吧。

本是朝气蓬勃,充满干劲儿的年纪,却只见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好青年,处处否定自己。

这是因为,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他早已在人生的成长中,给自己灌输了谨慎的念头。一旦某件事情超出他的预期,他就会心生胆怯,长久的自卑让他觉得“我不行”、“我做不到”、“我没办法”,让他认为自己不配得到最好的。

努力去拥有更好的生活,是很累的;而让自己“不行”,却轻松又容易。

于是,他把这种暗示,转换成人生的“引导”,将他的奋进、努力、改变全部掩盖,他已给自己盖棺定论,遇到无法解决的事,第一个念头必然是:算了,我不行。

其实,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了太多的“你不行”。于是梦想和期待,一次次被搁浅;努力和追求,一次次被放下。

十来岁的时候,你想帮母亲做做饭,以尽孝心,结果不小心打碎了盘子,母亲在旁边直叹气:“这孩子真是不行,看看你堂叔家的闺女,洗衣做饭蒸馒头包饺子,都在行,咱没福气啊。”

你还想争辩些什么,最终只是默默地回了房间,从此,你对做饭再无兴趣。

高二那年,你想考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老师拿起你的试卷摇摇头:“就你这成绩,没指望,你能考上个一本就谢天谢地了,你不行,别浪费时间。”

你原本想改掉青春期的叛逆,让成绩步入正轨,却突然泄了气。

大学即将毕业,你对自己说,要去一个500强企业,要一年之内业绩昭著。你日日投送简历,参加招聘会,不放过每一个实践的机会,结果天不遂人愿,依旧成绩平平。室友说:“没用的,‘寒门再难出贵子’这话听过吧?普通家庭长大的我们,改变不了什么。”

父母也说:“那么多人竞争,你不行的,回老家找个安稳的工作得了。”

你看着墙上的日历,忽地失去了奋斗的欲望,于是打开电脑,参与到了室友的游戏中。

结婚之后,你不甘心做一个碌碌无为的家庭主妇,你一边重返职场欲争回二十几岁的锋芒,一边研究育儿知识照顾孩子起居学习,终于疲惫不堪。

丈夫说:“你看那个谁谁谁,做到了华东区总监级别,你这性格不行,能力也不够,不如趁早歇歇吧。”

公婆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才是本分,就挣那么点钱,够干什么的,你不行,做不了女强人,回来带孩子吧。”

你鼓了很久的勇气,一下子被放空,你看着因为着急回家被高跟鞋磨破的脚,叹息道:我真的不行,这么累我受不了。

于是,你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公司,做起了家庭主妇,这一做也许就是几十年。

人近中年,你想創业,想放弃原本稳定的工作,从头来过,只为拼一个心中所梦、脑海中所想。这时妻子浇来一盆冷水:“你就不是经商的料儿,拿个死工资得了。这些年要不是我,你连这个工作都没有,你不行,别瞎折腾。”

你望了望墙上的时钟,想了又想。也许,妻子是对的;也许,你终究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究竟是我们太软弱,还是别人的建议太强势?

都不是。

是我们自己,已经用“我不行”这句魔咒,给自己的人生设置了障碍。

生而为人,存于社会,我们没主见的时候太多了。“不行”这两个字仿佛一个魔咒,在他人的建议中,贯穿于我们的青春年华,时间一长,连我们自己都这样认为了。

你有没有想过,无论是旁人口中的“你不行”,还是自己口中的“我不行”,是真的不行,还是正好给了你一个逃避的借口?

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从刚开始就能神奇地精通于某个领域?有几个人做任何事都会成功?不过都是在不断地自我修复、自我安慰和积极的自我暗示中,进行努力地填充罢了。

与之对应的堕落,便是消极的自我暗示。

你觉得工作强度太大自己受不了,你觉得女神高高在上自己配不起,你觉得自己做出的方案太垃圾,哪怕扔掉也比让客户看到要好。他人一个眉眼暗示你立马就蔫了下来,他人一句负面的评判你转身就想哭。如果你不够自信,就正好落入“不行”的圈套。

而你从不知道,任何试图以“你不行”对你进行洗耳的,都是谎言。

一旦落入这种圈套,一旦过分灌输了“我不行”的概念和思想,就会加深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怯懦。这非常容易让你在人群中消失,话语权消失,表现欲望消失,表达能力消失,逐渐地让你越来越不起眼,然后更加不相信自己,恶性循环。

最后,便真的不行了。

你都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啊?

猜你喜欢

  • 古代如何治理“公费旅游”

    古代交通极不发达,各地人员往来极为不便。自秦汉时期起,中央政府就建立了相应的沿途接待制度,由各地方官府设立“驿站”,负责过往官员的接待。驿站所需要的物资、经费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负担。驿站的建立,为公文传递和官员出差提供了方便:一是免费使用车船

  • 古人的幽默

    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情趣,是一种艺术……是现代生活所离不开的。其实,中国古人早就已经开始运用“幽默”了,中国古代的幽默故事也数不胜数,有些幽默的语言至今还让人觉得别具一格、记忆犹新。晋元帝司马睿,是靠着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集团辅佐才登上皇帝

  • 被骂死的明朝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必害怕得罪皇帝。因为在明朝,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

  • 李勣煮粥烧须说亲情

    唐朝的李勣,字懋(音茂)功,本姓徐,叫徐世勣,因追随李渊父子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打天下,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唐高祖李渊感念他对国家的功劳,赐他姓李,改名为徐世勣,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并且封他为英国公,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

  • 见微知著显性情

    一叶落而知秋将至,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预知事物的发展,一只蝴蝶在巴西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远在几千公里外的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一位哲学家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

  • 宽宏大度安人心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是位年轻有为的少数民族皇帝,他当皇帝期间,锐意进取,革除鲜卑族人的一些陋习,大胆启用汉族人为官推动了北魏政治和经济的向前发展。孝文帝执政时期,急需一位得力的人到动荡的定州去稳定局势,一时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愁眉不展。正在着急

  • 给棘手的问题找个参照物

    拓跋宏,复姓拓跋,名宏,是北魏王朝自拓跋珪以后的第六个皇帝,即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孝文帝执政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迁都洛阳便是其中一件棘手的事情。为了摆脱鲜卑保守势力的影响,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孝文帝决定

  • 邹穆公的两道命令

    古时,公家也都饲养鹅鸭等禽畜用于祭祀,需要的祭祀品,都由公家负责饲养禽畜的机构提供。战国时,邹国的国君邹穆公下了一道命令,公家禽苑里饲养的鹅鸭一定要用糠粃作饲料,不能用饱满的谷米作饲料。由于祭祀所需,养的鹅鸭数量太多,粮仓里供给公家喂鹅的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