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邹穆公的两道命令

邹穆公的两道命令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3:32  热度:11℃

古时,公家也都饲养鹅鸭等禽畜用于祭祀,需要的祭祀品,都由公家负责饲养禽畜的机构提供。战国时,邹国的国君邹穆公下了一道命令,公家禽苑里饲养的鹅鸭一定要用糠粃作饲料,不能用饱满的谷米作饲料。由于祭祀所需,养的鹅鸭数量太多,粮仓里供给公家喂鹅的糠粃断缺了,于是邹穆公下了第二道命令,仓库里没有糠粃,可以用谷米到民间同老百姓去换。饲养鹅鸭的官员就用谷米去向老百姓换取糠秕,可是市场上秕谷的价格涨到了二石谷米才换一石糠粃,这样一算,养鹅便成为赔本买卖,因此遭到官员们的反对,认为拿糠粃养鹅,耗费太大不划算,请求仍然用谷米喂鹅。穆公说:“老百姓把牛喂得饱饱的,在烈日的曝晒下,辛辛苦苦地种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点都不敢偷懒,汗流浃背地耕种,终年辛苦才种出谷米,难道就是让你们用宝贵的粮食去喂鹅鸭吗?要知道,这些谷米是老百姓的口粮,随便拿谷米去喂鹅鸭让人挨饿,这样才是真正的浪费!拿糠粃去喂养不是一样的吗?好比盛粮食的袋子漏了,粮食也都是漏在粮仓里,没有漏到别处。现在,拿官家仓里的谷米去换百姓的糠粃,谷米仍然是我们邹国的谷米了。只不过鹅吃的是邹国的糠粃,没有糟蹋邹国的谷米罢了。谷米贮存在官家粮仓里跟收藏在百姓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是两全齐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穆公的这番话传到民间,邹国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各家的藏粮和政府的储存完全是一回事,因此更加努力耕作,以增产量。

邹穆公的两道命令,从表面上看,公家支出是有些耗费,但从大的方面看,以人为本,于国于民都有利,特别是让老百姓也同时也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穆公的措施应该是非常英明的,难怪会受到官民的一致拥护。

猜你喜欢

  • 苏格兰调情

    男大当婚,当妈的再舍不得,儿子长大成人后还是要成家立业,拥有属于自己的爱巢。从此,穿什么,吃什么,他媳妇儿说了算。“权利”大转移,人尚中年,却面临“空巢”,厨房已不再重要,没有了往昔孩子放学回家后,扯着胳膊“妈,妈,吃什么”的猴急,也少了他

  • 母亲的那些尴尬时刻

    外婆的家教很严,对孩子们有诸多的“不许”,笑不许露齿,坐不许弯腰,衣服没穿整齐不许出门。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把我母亲塑造成了一个标准的淑女。据说,有一次母亲走亲戚,快到亲戚家了,发现脚上的鞋子磨破了皮,只是指甲盖那么大一块,她居然转身走回

  • 一只鹰落在屋顶上了

    山脚下只有一户人家,房子是黄泥小屋,栅栏用石头垒就,显得孤独而又宁静。我坐在离这户人家不远的地方抽烟,突然看见一只鹰从远处盘旋而来,落在了这户人家的屋顶上。我对同行的几位朋友说:“这家人的房顶上有鹰!”但他们因为没有看到刚才的一幕,都不相信

  • 胡雪岩聘人才

    胡雪岩在经营胡庆余堂时,有个名叫陈世龙的小混混常来店里蹭吃蹭喝,胡雪岩并不在意。有一天,胡雪岩外出谈生意,刚好路过陈世龙的家,见他坐在门槛上抹眼泪,就问他为什么哭,陈世龙说:“我真该死,田里刚收的几担谷子,让我一个晚上全输光了!”胡雪岩想了

  • 奔跑的羚羊

    有一年,我跟随野生动物学家克雷孟特先生一起前往澳大利亚大草原考察。在那里,我们看见了一大群羚羊席卷穿过整个草原,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羚羊的数量这么大,真是一件好事啊!”克雷孟特先生笑笑說:“确实,否则它们很快就会灭绝。”我非常奇怪,我问他

  • 我爱这个老男人

    露丝·道金斯爱上了一位大她35岁的男人。现在,他们已经结婚,还有了一个儿子。他们该如何磨合?露丝·道金斯说:“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天。”我丈夫是一位诗人,一位专业的基金募集人,一位骄傲的父亲。他比我大35岁,比我们的

  • 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

    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苏代对惠文王说: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

  • 微笑的影响力能够超越一切资本

    微笑的影响力能够超越一切资本有一个软件工程师因为升官不成,而且老板要求他做工作检讨。他问老板为什么不能提升他。老板回说:“因为你缺乏团队精神。”他吃惊地问道:“怎么会呢?我一向很尽忠职守啊!”老板回答得很离谱:“但是我发现你在公司的团体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