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家事之渊源

家事之渊源

收录日期:2025-11-20 13:24:58  热度:9℃

话说岳父当年随四野南下转业到江西赣州之后,先是到公安从事剿匪任务,而后待局势稳定再改行转入地质系统工作。那时年轻的岳母已是县里的妇女主任,但她为了能与岳父相互有个照应,也就毅然决然辞去地方上的任职,而随着我岳父一起加入地质队的行列。从此,随着地质队不断转场,岳父、岳母也就天南地北不停地转战,江西→辽宁→江西→浙江→福建→浙江,最后扎根浙江并在浙江境内转悠。期间,余洲、海州、兴洲、长洲等4个子女也是随着我岳父、岳母的迁移而相继出生。这样,岳父、岳母及其一大家子也就与地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余洲高中毕业后,先是在浙江长兴被聘为矿区子弟小学的代课教师。那时正值全国风起云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但由于地质单位本身就在野外,因此,地质队职工子女无需下乡插队而是由地质单位自行择机安置。考虑到子女就业方便,岳父、岳母就想办法调往地质队位于南浔的基地,余洲也因此放弃了在长兴的执教工作,尽管学校领导极力挽留,但余洲还是忍痛割爱离开了教师队伍。

到了南浔不久,海州就被地质队招收为正式职工。由于地质队起初只招男性不招女性,余洲一开始没有机会成为地质队正式员工,但她也不甘心在家吃闲饭,她说:“我就先到测量队干野外测量的临时工去吧!”

老爸不愿意:“野外工作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实在太过辛苦!再说了,凭我的收入我还养得起你的!”老爸心意余洲心领了,但余洲还是义无返顾当她的野外测量临时工去了。直至两、三年后机会来了,余洲才被正式录用为上班坐办公室的技术人员。

兴洲高中毕业时,南浔镇上正在公开招收医院护士,这很不符合她的志向,因此她宁愿待在家里等候机会也不肯去穿白大褂。呆在家里时间长了,兴洲偶尔也会发牢骚甩手不干,她说:“我现在简直就比旧社会的妇女还要苦!一天到晚买汏烧,并且还得带孩子(舅舅的儿子寄养在这里)。”

老爸每每见状也就调侃一下:“哎哟,我的老闺女又罢工了!”时间一长,老妈也实在很不忍心兴洲的情绪状态。但家里已有一子一女两个孩子进了地质队工作,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其他职工还有子女没进地质队的呢。老妈于是一狠心,打报告提前退休把自己这个名额让给兴洲顶替。兴洲也因此如愿年纪轻轻的就正式进了地质队工作。

待长洲到了可以工作的时候,地质队已是处于萎缩、不景气、走下坡路的境况。因此,长洲就无缘再加入到地质队去工作了,只能另谋职业。

我的岳母很会持家,岳父也不看重钱财。岳父告诉我说:“起先在地质队里我算是高工资了,人家月收入三、四十元时,我就是每月六十二元了。”因此,家人只要有得吃穿,二老也就心安理得。他们还曾将余洲的外婆、舅舅以及舅舅的孩子接来家中赡养,他们还帮着子女带大了孙子、孙女、外孙以及重外孙。

可是,离休后的岳父和退休后的岳母,他们的离退休待遇长期以来都是按着企业待遇参照执行的,因此家庭经济状况还是比较清贫的。直至到了近年,地质队终于恢复了离退休人员的事业性质待遇,我的岳父母这才缓过来真正衣食无忧了。

有一次岳父参加离休老干部定期学习,有人告知:“我的离休金调增了,而且增幅还不小呢!”

“嗯,我怎么连个消息也没有啊?”我岳父诧异。

“我们属于地方管辖,而你们属于中央管辖。”对方调侃意味十足:“所以么,我们地方上就先走一步了!”其实,对方所谓的中央管辖说得并不确切,因为地质队应该是属于行业垂直管理的,所以我岳父他们往往在地方上少有人问津倒也是事实。

过了一段时间,我岳父又去参加学习,遇见先前的那位老干部发问:“你的离休待遇还没调整吗?”

“调了啊!而且调增幅度还大于你的。”岳父故作神气十足状。

“怎会这样?”那位困惑了:“怎么一样的离休而就不一样的待遇呢?”

“这还不明白?”岳父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你老兄的话来说,我们是属于中央管辖的么!”

其实我的推测是,岳父所属地质队的管理机构在省城,许是他们参照的地域标准会比南浔有所差异,或许还可能地质单位的野外工作性质导致离退休待遇有所上靠也未可知。

“反正咱是属于中央管辖的!”我为岳父鼓劲、加油、喝彩。

猜你喜欢

  • 母爱如佛

    从前,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贫困。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农活的痴迷样子,苦劝过几天,但年轻人对母亲的话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仙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向。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听别

  • 盲道上的爱

    上班的时候,看见同事夏老师正搬走学校门口一辆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走过去,和她一起搬。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校容。”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着脸说:“您瞧我,多无知。”夏老师说:“其实

  • 跟爸爸通个电话

    小姑娘揉揉红红的眼睛,说:“我会用。我没有爸爸,我爸爸5年前修路时被冰雪压在下面……我只是真的好想像幸福院的小孩儿一样,跟山上的爸爸打打电话说说话……”大山里有座幸福院,二十几户人家,每户十几平方米大的地方,还附着一间小厨房。这绝不是大城市

  • 母亲的心

    朋友告诉我: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外婆忘了外公,忘了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们,只记得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朋友的母亲亲自下厨招待客人。饭桌上外婆又有了极为怪异的行动。每当一

  • 终极追问

    那一天,妻子过生日,向来不会做饭的丈夫决定给妻子炒一个菜。菜炒到一半的时候,三岁的儿子跑过来捣乱,妻子赶紧追上去抱孩子,孩子拼命挣扎,大家都手忙脚乱,结果把锅从煤油炉上碰下来,孩子的下巴上溅了一些滚烫的油,落下一个触目惊心的伤疤。若干年后,

  • 栀子花香

    母亲去世后,父亲老得很快。没有栀子花了。父亲喃喃地说。我知道父亲在说什么。母亲在世时,每到栀子花开时节,母亲每天都会从外边买好多的花回来,父亲总是满脸的喜悦。我问母亲,世界上那么多花,父亲为什么偏偏喜爱栀子花?母亲看我不再是小孩子了,母亲知

  • 六点十分的爱

    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母,说她要去深圳一家外企应聘,无意中提起中途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一个小站。那个小站在邻县,距离她父母所在城市有两个小时车程。列车停靠在那个小站时是早晨六点十分,停靠时间约十分钟,车刚停稳,女孩倚着窗口,隐约

  • 永不缩回双手的父亲

    很久很久以前,中原一户农家有个顽劣的子弟,读书不成,反把老师的胡子一根根都拔下来,种田也不成,一时兴起,把家里的麦田都砍得七零八落。每天只跟着狐朋狗友打架惹事,偷鸡摸狗。他的父亲,一位忠厚的庄稼人,忍不住呵斥了他几句,儿子不服,反而破口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