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盲道上的爱

盲道上的爱

收录日期:2025-11-20 15:45:27  热度:10℃

上班的时候,看见同事夏老师正搬走学校门口一辆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走过去,和她一起搬。

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校容。”

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侵占了盲道。”

我不好意思地红着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夏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视网膜出了问题,告诉我说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有啥充分的心理准备。

医生说,当然是失明了。我听了差点昏过去。

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多岁呀,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挖出来给我女儿吧!

那一段时间,我真的是做好了把双眼捐给女儿的充分心理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我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擦桌、洗衣做饭。每当给学生辅导完了晚自习课,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的,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伤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生活在彻底的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她和她爸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口。解开围巾,看见走在后面的女儿和她爸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盲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带着夏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盲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交织着,压迫我的心房。就让那条盲道宽敞地延伸着吧!

猜你喜欢

  • 模仿秀

    有一家祖孙三代,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吃完了晚饭,一起坐在电视旁看模仿秀的节目。这家小孙子不但爱看,而且还喜欢学。这不他转眼就学会了邻居家小孩口吃着说话,献宝一样表演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长辈们看见他学的惟妙惟肖,都高兴的哈哈大笑,夸孩子聪明学

  • 阿吉丢钱记

    阿吉在上班的路上常常能遇到一些乞丐,乞丐们的衣服都很脏很破,头发乱蓬蓬的,沾满污垢和碎屑。阿吉心地善良,每每遇见可怜的乞丐便忍不住掏出兜里的零钱,他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能那么冷漠,走过乞丐的时连正眼都不瞧一眼。年三十这天他从一个乞丐面前走过,

  • 多彩云南之玉龙雪山

    遵照导游小赵的布置,我们起了个大早,黑咕隆咚的丽江正是黎明前的微寒,因此我们把所有携带的衣服统统穿在身上。“一会儿如果有幸上得4506米的雪山平台,有两样物品还要配备,一是每人可以租件羽绒服、租金50元;二是最好每人买一个氧气罐。你们参团单

  • 为啥不锻炼

    黄昏时分,老李再次敲打邻家的门,嚷嚷道:“王老头,下楼锻炼身体去,快点儿,我等你一会儿……”言毕,心里犯起了嘀咕,不知道王老头是否会再次拒绝。要说这王老头真够奇怪的,来城里儿子家半年有余,极少参与傍晚的锻炼,除此之外倒是和老哥们走得很近。由

  • 多彩云南之蓝月谷

    我们江浙游客22人临时拼凑的团队在导游小赵带领下离开玉龙雪山,在车上时赵导耐心解释:“不久我们就要去参观欣赏由张艺谋编导的大型实景歌舞《 印象丽江》,不过这样的免费项目你们不看也罢。张艺谋策划的这台演出场面当然没的说,人家毕竟是大导演么。但

  • 博兴老粗布

    今天,《董乡文学》编辑和作者,来到了博兴县顾家村。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老粗布生产基地。这里生产的老粗布,不仅在数量上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在品质和花色上也独具特色。一走进博兴县顾家村老粗布园区,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整齐宽阔的街道,街道两旁,

  • 多彩云南之丽江古城

    导游小赵说:“丽江古城的商业气息太过浓厚,且生意人基本都是外地人甚至还有外国人。因此大家到古城购买东西要慎之又慎,特别不要轻信所谓的老乡。你们只要暴露了自己口音或是哪个地方来的,店家总有办法与你套近乎,而后就会将你带到地下室去,到了那里你想

  • 七仙女和老粗布

    现在,博兴老粗布享誉全国,畅销世界。一提起博兴老粗布,人们就津津乐道的讲起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据传说,博兴老粗布就跟这董永和七仙女有关。汉孝子董永,出生在千乘董家庄(今博兴县陈户镇)。他从小母亲就去世了,和父亲相依为命,靠董永打短工维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