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马拉松“上瘾症”

马拉松“上瘾症”

收录日期:2025-11-20 16:42:51  热度:10℃

马拉松“上瘾症”

据说在现在企业家中,最流行的运动不是高尔夫,而是跑马拉松。我周围就有这么一群做企业的,几年前还挺着一个大肚腩,现在他们的身材苗条有型。

这些跑马拉松的企业家中,最有名的人是万科总经理郁亮。5年前的“中年发福男”经过刻苦训练,现在已经变成了身材瘦削的“型男”,马拉松成绩堪比专业运动员。现在的万科高管中,跑马拉松已经成了一种流行风潮,甚至网络上流行一篇文章,说那些能够带领团队跑马拉松的管理者更容易获得升迁。

为什么这些企业家喜欢马拉松?仅仅用“跟风”是无法解释这种现象的。这些企业家都是非常理性的人,他们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不是跟风起哄的粉丝。很多朋友确实很享受长跑的感觉,这种感觉甚至会让人上瘾。生理学的角度解释就是,长跑会让人体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这两种激素会让人产生一种很快乐的感觉。

长跑的人都会有这种快乐感觉,但能够让人快乐的方法很多,没必要非要用这种“折磨自己”的方法。除了让人有些上瘾的多巴胺和内啡肽之外,还有什么是让企业家们跑起来停不下来的东西呢?除了生理上的原因之外,我觉得还可以从心理层面解释,那就是长跑给了他们很强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和做企业的满足感非常相似,甚至和人在整个职业生涯的满足感非常相似。

试想一下,一个人大学本科毕业时大约22——23岁,到他65岁退休,工作年限正好是42年多一点,和马拉松的距离42.195公里很接近。很多人在刚刚步入社会时都血气方刚充满干劲,但后来发现现实和理想相差甚远,开始怀疑自己的目标,对未来陷入迷茫和焦虑,只有那些坚韧不拔的人能够坚持下来,等熬过了最艰难的那个时间点之后,人的状态会越来越好,开始享受跑步这个过程。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哪怕这个起点只有1000米,也要悦纳自己。

2、不要一开始就设定很高的目标,每跑完一段距离都要给自己打气,自己又超越了自己。

3、和自己比,不要和别人比,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4、慢就是快,一开始不要太快,保持自己的心率不要高于140,这样可以跑得更久,那些一开始就快跑的人很难持久。

5、尊重自己身体的反馈,当自己觉得自己身体吃不消的时候不要死扛,休息一下等身体康复了再跑。

你从这5点感悟中能看到什么?应该不仅仅是跑步,而是做人、做事、做企业的道理。大道相通,人生和事业就是无数个马拉松。

猜你喜欢

  • 比汽车快的自行车

    莱镇位于美国西部,有居民三万多人,他们大多是西部牛仔的后代,豪放勇敢,乐于助人。镇上有个名叫布雷的年轻人,他不但为人正直热情,还是位优秀的自行车手,曾夺得过州级自行车拉力赛的冠军,在莱镇很有威望。这天晚上,布雷和几个好友正在酒吧聊天,正聊到

  • 夜路

    火车温文尔雅地驶进了荒凉的小站,正是夜幕四合的时刻,街灯无精打彩地发出昏暗的光,三三俩俩下车的旅客像归巢的鸟似的匆匆消失了。不得人心的北风裹挟着毫不温柔的碎雪钻进脖颈,他禁不住打了个寒噤。此时,小兴安岭顶峰小镇的十里长街上已经车少人稀,酒馆

  • 老地方见

    因误会和女友分手三月有余,王涛郁闷之极,思来想去,意欲重归于好。逐发短信给女友告知其相约老地方,希望冰释前嫌,继而再两情相悦,并诉百日相思之苦!片刻,女友短信而至,告知王涛其念及旧情,应允前往,但机不可失,只此一次,望王涛切勿失约,否则,恩

  • 抗震救灾,我们感动

    这两天看电视,有一个情节令我十分感动:在抗震救灾的捐款行列中,有一个两三岁的女孩,被她年轻的父亲抱着,走到捐款箱跟前,用稚气未脱的口吻说:“叔叔我捐钱,支援四川雅安的抗震救灾!”说着将她零碎的百多元零花钱,郑重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捐款箱里。令

  • 考试

    面临高考,各高校开始到下面的高中选拔人才。这不,玉兰高中就接到了一所著名高校的通知,要推荐两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免试入学。推荐一直是学校的大难题,因为只要有推荐名额,就会有各个方面的人物打招呼,或委婉地或直接地指示要推荐他们的孩子或亲戚。正在校

  • 想要坐牢的男人

    男人来到派出所,急切地对值班民警请求道:“求你们拘留我几日吧?”值班民警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衣衫不整的男人,好一会才回过神,问道:“你犯了什么事?先坐下把事说清楚!”民警起身,给男人倒了一杯茶。男人在民警面前的凳子上坐下,很严肃地对民警说:

  • 狗性

    好多年前的一个冬天的一个黄昏,太阳受不了冻,萎缩着钻到山那边去了。北风便肆无忌惮的发狂着,在田野里,在山坡上。一辆摩托车,载负着独自的我,穿越广袤的原野,在一个小村落的一间破旧的房屋前停了下来。我饥渴着,盼望能找到点什么,哪怕一口水。那房屋

  • 给女儿的一封信

    老王最近回到老家,晚饭后照例要到新安江边去散散步。这天碰到一位老朋友,原来同一个厂的办公室主任老钱。老王高兴地说:“听说你退休后都在杭州的女儿家里,怎么回来了?还去不去了?”老钱说:“暂时不去了。”老王看老钱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的样子,问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