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两百年后的世界

两百年后的世界

收录日期:2025-11-20 13:45:55  热度:9℃

亲爱的女儿:

你好!这是一封你可能永远收不到的信,我将把这封信保存到银行的保险箱中,我委托他们在我去世两百年后把信给你。不过我还是相信,你收到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现在你打开了信,是吗?这时纸一定是比较罕见的东西了,这时用笔写的字一定消失已久,当你看着这张信纸上的字时,爸爸早已消逝在时间的漫漫长夜中,有两百多年了。我不知道人的记忆在两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将如何变化,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我甚至不敢奢望你还记得我的样子。

但如果你在看这封信,我至少有一个预言实现了:在你们这一代,人类征服了死亡。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也许你们修改了人类的基因,关掉了其中的衰老和死亡的开关,或者你们的记忆可以数字化后上传或下载,躯体只是意识的承载体之一,衰老后可以换一个……我还可以想出其他很多种可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你们的生命已经飞跃到什么样的形态,你还是你,甚至,在你所拥有的漫长未来面前,你此时仍然感觉自己是个孩子。

好吧,你也许根本没看信,信拿在别人手里,那人在远方,是他(她)在看我的信,但你在感觉上同自己在看一样,你能够触摸到信纸的质地,也能嗅到那两个多世纪后残存的已经淡得若有若无的墨香……因为在你的时代,互联网上联结的已经不是电脑,而是人脑了。你的孩子不用像你现在这样辛苦地写作业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已经不存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联入网络的瞬间轻易拥有知识和经验。那将是怎样一个世界,我真的无法想象了,还是回到我比较容易把握的话题上来吧。

说到孩子,你是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看这封信吗?在那个长生的世界里,还会有孩子吗?我想会有的,那时,人类的生存空间应该已经不是问题,太阳系中有极其丰富的资源,如果地球最终可以养活一千亿人,这些资源则可以维持十万个地球,你们一定早已在地球之外建立新世界了。

也许你现在已经不在地球上了,我想像你在一座火星上的城市中,那城市处于一个巨大的透明防护罩里,城外是一望无际的红色沙漠。你看着防护罩外的夜空,看着夜空中一颗蓝色的星星,知道你是从那里来的,两百多年前我们一家也在那里生活过。

我知道,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烦恼,我无法想象你们那个时代的烦恼是什么,但我相信烦恼依然存在,甚至存在巨大的危险和危机。这里,我只想提一下我最担心的事情。

你们遇到TA们了吗?

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人类与TA们的相遇可能在十万年后都不会发生,也可能就发生在明天,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不确定的因素。我写过一部关于人类与TA们的科幻小说,那部书一定早已被遗忘,但我相信你还记得,关于未来,这是我最想知道的一件事。你们已经与TA们相遇了吗?虽然我早已听不到你的回答,但还是请你告诉我一声吧!只回答是或不是就行。

亲爱的女儿,现在夜已经深了,你在自己的房间里熟睡,这年你13岁。听着窗外初夏的雨声,我又想起了你出生的那一刻,你一生出来就睁开了眼睛,那双清澈的小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让我的心都融化了,那是二十一世纪第一年的五月三十一日,儿童节的前夜。现在,爸爸在时间之河的另一端,在两百多年前的这个雨夜,祝你像孩子一样永远快乐!

爸爸

猜你喜欢

  • 孙杨:90后“萌帝”统战泳坛江湖

    2012年伦敦奥运会游泳赛场属于一个人。这个人获得两金一银一铜,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突破。泳池为他沸腾,对手为他鼓掌,国人为他骄傲。他被誉为游泳天才,而在这些荣誉后面,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的萌表情和他多次的泪洒现场。爱哭鬼的三滴泪爱哭的孙杨小时

  • 陈坤:北影帮,我爱你

    在电影学院里,我自以为是个很糟糕很内向的家伙,特别不爱说话,跟有的同学可能四年都没说过五句话,还包括“嗯”“啊”这种。在我的假想中,同学们应该对我这个孤僻的怪小孩避而远之,但实际不是那样的。我睡在上铺,有一个拉帘,睡觉的时候会拉上帘。我经常

  • 鞋匠给里根的教训

    一双鞋子,应该是两只鞋的形状相同,穿起来才得体。美国的前总统里根小时候就曾经有一双一只圆头、一只方头的鞋子。那天,他去一家鞋店订做一双鞋,鞋匠看了看里根就问他,你想要做圆头的鞋还是方头的鞋?里根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子的鞋,也就无从回答,

  • 左宗棠的一面镜子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领袖。由于才能出众,再加上收复新疆、洋务运动等一系列功绩,因此被清朝政府所看重,而当时有一句俗话就反映左宗棠在清朝政府的地位之高:“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加之天生个性倔强,左宗棠很

  • 周汝昌:为芹辛苦见平生

    1947年,周汝昌的命运被一只装着书的篮子所改变。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周汝昌,那年秋天来到燕京大学图书馆,他想借阅的是敦敏所著《懋斋诗钞》。查找了书柜里的卡片,显示馆中藏有此书。馆员把他填好的书单放到篮子里,传至楼上书库。当篮子传下来时,《懋斋

  • 米特·罗姆尼竞选之路

    在妻子的鼓励以及有责任服务社会的家族信念的指引下,米特·罗姆尼在46岁时决定跟随父亲的步伐投身政治。1994年,他向美国政界最有传奇性的名人之一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特德·肯尼迪,发起竞选挑战。米特的父亲当时不以为然,劝说他等6个月后再参选。“我

  • 米特·罗姆尼不怕失败

    米特·罗姆尼今天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身材结实硬朗、头发乌黑整洁、相貌无可挑剔的总统候选人。但是在克兰中学,他却是一个典型的笨拙、瘦高的青春期男孩。罗姆尼中学时期的朋友吉姆·贝利回忆说,罗姆尼在一班同学中并不是精英里的精英不是表现最好的,也不是

  • 奥巴马在哈弗的生活

    本科毕业后,奥巴马曾就职于高薪的华尔街咨询公司,俨然成了标准意义上的精英。然而,一种内在的使命感让他放弃了这条人生道路,决定到芝加哥最贫困的黑人社区服务。1985年,一个民权组织雇用奥巴马为社区组织者,年薪只有1.3万美元。没想到他在这个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