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朋友

朋友

收录日期:2025-11-21 06:45:36  热度:8℃

尹宏官拜大将军,与宫中尹妃乃至亲关系。而尹妃又是皇帝最宠信的妃嫔,所以尹家理所当然的,成了京城中的名门望族。因为尹宏手握重兵,就连皇帝对尹家都忌惮三分。尹家的权势因此也达到了顶点。一时间,尹家门庭所市,送礼巴结的人,络绎不绝。尹家日夜宾朋满座,夜夜笙歌,朋友不计其数。

尹宏有一独子,年方十五唤名尹平。而尹宏却把他关在家中,几乎不让他与众人见面。外人只知道尹平从小熟读诗书,才华横溢,却很少看见他的相貌。

一日尹宏酒后,把尹平叫到身边,问道:“孩子,为父交了这么多的朋友。依你看在关键时候,真正能帮助尹家的人,会有多少?”

尹平仔细想了想说道:“父亲大人,我想最少也应该有五个吧!其中田大人同我们家关系密切,又是同僚,在朝廷上时常相互照顾。田家和尹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张将军曾是父亲大人的旧部。又是您一手提拔起来的,对您很是忠心。李大人曾因贪污入狱,是父亲大人尽心竭力联络朝中大臣,在皇上面前极力保举,才使李大人无罪开脱。不久后,他又官复原职。尹家对李家可谓有再造之恩。其他的人就更不必说了。”

父亲摇了摇头说道:“孩儿在为父的眼里,这些人都算不得真正的朋友。他们之所以和尹家交好,完全是依附尹家的权势,在尹家落势时,他们不落井下石就算好的了。”尹平听到父亲的话,简直难以置信。心中暗想:“尹家好好的,怎么会败落?那么多的朋友,难道都是假的吗?莫不是父亲喝糊涂了,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孩儿在为父的心里,这一辈子,只交了“一个半朋友”。在危难时候,只有他们才能真心的帮助尹家。”父亲的话让尹平更是大惑不解。

“父亲大人,孩儿愚笨您说的这一个半朋友,到底是什么意思?”

“到时,你自然会明白。”父亲意味深长的说道。

哎!父亲长叹了一声。又接着说道:“尹家的荣耀,早晚会给尹家带来祸事。为父的心中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就是放不下眼前的权力和富贵荣华。孩儿,为父是想告诉你,有些东西,到了该放手时就要放手。不要迷恋其中,反被其害。你一定要记住为父的话。”

“父亲的话说得不明不白,究竟是何用意?难道父亲预感到了什么?尹家真的会落难?”想到这里。尹平也不禁担忧起来。他刚要问个清楚,可父亲已经闭着眼睛,对他不再理会了。自从那日后,尹平更是闭门不出,日夜苦读诗书。

次年,尹妃受人陷害。当夜被打入冷宫中,即刻便被赐死。尹家也因此受到株连。由于事发突然,尹家接到消息时,已是深夜。尹父叫醒尹平。急忙修书两封交给了他。并嘱咐道:“孩儿,尹家有灭族大难了。官军马上就到,你赶快逃命去吧。在危急的时候,按书信的住址,去找我的这一个半朋友吧。他们会倾力相助的。”

“父亲大人,孩儿怎能丢下您,一个人独自逃命呢?这么做与禽兽又有何异?孩儿不走,孩儿要留下来陪着父亲。”尹平一脸坚决的望着父亲说道。

尹父跺着脚吼道:“糊涂啊!糊涂啊!你是尹家的独苗,只有你活着,尹家才有希望。你要是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快走啊!”尹父一把将他推开。

“孩儿不走,就是死,也要跟父亲死在一起。”尹平一把跪倒在父亲面前,泣不成声的说道。看着忠孝的儿子,尹父也一时不知所措。这时官军将至,不断传来凌乱的马蹄声。

尹父心一横,冲着他悲凉的说道:“孩子趁他们没有包围宅子,你赶快走吧!你要是再不走,为父就撞死在你的面前。”看到父亲以死相逼,他也开始动摇了。

“逆子,难道?你真要看着我,死在你面前吗?为父这就死给你看。”说完,便一头撞向旁边的石柱。事发突然尹平根本来不及阻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父亲撞死在面前。

愣了好一会儿,他才一把扶起父亲,失声痛哭道:“父亲您,为什么要这样?”

“快走,不要让我死不瞑目。快走,走了就不要再回来。”父亲断断续续的说完后,便没了呼吸。尹平含泪拜别了父亲,翻墙而逃。夜色中的尹家,灯火通明。不时的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尹平至此踏上了漫长的逃亡之路。官军对他穷追不舍,几次险些都被他们捉到。具有讽刺的是,带头捉拿他的竟是父亲的旧部张将军。此时的他,早已身无分文,饥肠辘辘。不由得想起了父亲说的一个半朋友。

他按着书信的地址,找到了父亲的第一个朋友。当把书信交给这个朋友后。他心里很是不安,直到这个朋友看完书信。才对他说道:“孩子,你父亲的事,我感到很难过。但叔叔我也是无能为力。孩子,我这里也不是久留之地,叔叔会给足你银子,你赶快逃往别处吧。你放心,叔叔是绝对不会出卖你的。但你千万不要说来过这里。”说完便让他吃了顿饱饭,叫人打点了一番,就把他送走了。出来之后,尹平对他没有半点责备。在关乎身家性命之时,能够施以援手已经让他感激不尽。这时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半个朋友”是什么意思:当你在遇到困难时,懂得明哲保身,却又不会出卖你的人,就是“半个朋友”。

接下来的逃亡之路却更加艰辛。他日夜担惊受怕,草木皆兵。以至于大病一场。更糟糕的是,官军对尹家似乎要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他只得拖着虚弱的身体,继续逃亡。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财物又被山贼劫掠一空,要不是他苦苦求饶,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

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不得不求助父亲的另一个朋友。当尹平见到这个人时,觉得他面带和善,为人敦厚。虽然是这样但他的心里,却依然没有一点把握。自己是朝廷缉拿的重犯,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如果收留他,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灭门之祸。他真的敢这么做?尹平在心里不停的问着自己。朋友双手接过书信,仔细看了半天。沉思了好一会儿,才终于开口说道:“孩子。你就放心的在这里住下吧!以后这就是你的家。”听到这里,尹平悬着的心,终于算是落了下来。

“孩子,你父亲他。他,现在怎么样了?”朋友关切的问道。

一提起父亲,尹平的心中就充满了悲伤。他呜咽的说道:“父亲大人,为了让我离开,已经撞死在了石柱前。都是我不孝,才逼死了父亲,是我不孝啊!”

“尹工如此爱子情深,叫人佩服。孩子你也不必自责了,这不是你的错。”

“哎!尹家也是豪门旺族,不想却遭此大难。令人痛心哪!事已至此,我也是有心无力。承蒙尹工不弃,将尹家唯一的血脉,托付与我赵家。我定会尽心竭力,不负尹工重望。”听到这里,尹平早已泪流满面。

“孩子,来这里坐下。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千万不要拘束。”

尹平擦干了泪水,问道:“侄儿愚钝,还不知道叔叔的姓氏,还请叔叔示下?”

“我姓赵,名思远。当年与你父亲是生死之交。没有你父亲,就没有我赵家。哎!这些日后再说吧!孩子你一路奔波,还是先去休息吧!”尹平拜谢而去。他也明白了,这“一个朋友”的含义:当你在遇到生命的危险时,可以为你不顾一切,肝胆相照的人。”至此,尹平就在赵家安顿了下来。

赵思远之妻,贺氏。知书达理,为人贤淑善良。对尹平疼爱有加,视如己出。在她的细心照料下,尹平的身体渐渐的恢复了。其子赵清风,性情豪爽,为人仗义。与尹平年龄相仿,长相也有几分相似。他跟尹平倒是很合得来。两人以兄弟相称,时常在一起玩耍。赵思远在外教书,贺氏在家养蚕织布。一家人虽不富裕,但也其乐融融。

美好的日子,却总是好景不长。谁能想到,在这偏野荒村,竟也有告密之人。官军闻风而至,将山村团团围住。开始挨家挨户的搜查。危急时刻,赵思远做了一个艰难而又痛苦的决定。他将尹平藏入地窖中,又命其子换上尹平的旧衣服,引开官兵。并叮嘱道:“就是死,也不能出卖尹平。”赵清风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当夜,焦虑不安的赵家,才得知赵清风,已经跳崖自尽。原来他被官军追至悬崖,无路可逃。谁想他年纪轻轻,却如此忠烈。为了不出卖尹平,他竟然牺牲自己纵身跳下悬崖。官军误以为那是尹平,都急着回去领赏了。当贺氏听闻这个消息时,顿时哭得死去活来。赵思远一言不发,强忍住悲痛。

尹平声泪俱下道:“叔叔婶婶,是我连累赵家。让清风丢了性命。我是不祥之人,呆在这里。不知还会给赵家带来什么样的祸事。尹平只有离开,才能让赵家平安。叔叔婶婶保重,尹平就此别过。”他说完,对着他们连磕了数个响头。起身刚要离开,却被赵思远一把拉住。

“孩子天大地大。却没有你容身之所。你又能去哪?就算了为了清风,留下来吧!”

“孩子,我们痛失了清风,难道还要失去你吗?”贺氏含着泪水说道。

“尹平已无颜面对叔叔婶婶,你们对我的大恩大德,只有来日再报。”尹平却执意要离开。

“孩子清风已经走了,就剩下我们俩相依为命。难道你就真的,忍心抛下我们吗?”贺氏拉住他的手,悲切的说道。

“孩子我不能辜负了,你父亲的重托。事到如今,我们如今没什么好怕的了。听叔叔的话,留下来吧!”自己是尹家唯一的血脉。清风,又何尝不是赵家仅存的血脉?他如果这样走了,叔叔婶婶的将来,又该怎么办?这么做,同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又有何异?

“叔叔婶婶,尹平知错了。清风去了就算万死,也不能报答你们的再造之恩。叔叔婶婶,如果不嫌弃我的戴罪之身,就请收下我为义子吧!”

“好,好。孩子从今以后,你就是我们的亲生骨肉。”叔叔婶婶紧紧抱住尹平,再也说不话来。

“苍天在上,黄土为证。叔叔婶婶,今生就是我尹平的再生父母。如有不孝,定遭天打雷劈,世人唾弃。父亲母亲大人在上,请受孩儿一拜。”这一拜,是男人顶天立地的承诺,更是男人的重如泰山的责任。从此,赵家便从小村庄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一晃十年过去了。京城出了一位传奇状元。此人虽年纪轻轻,出身山野,却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更为称奇的是,此人精通天文地理,熟知兵法,史书。博古论今,无所不知。在殿试中,深得皇上厚爱。被钦点为头名状元。皇帝爱才,居然破格提拔他为礼部侍郎,官居正五品。这可是开朝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殊荣。令人好不羡慕。一时间,京城的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这位状元郎。

是年,边关急报。呼和野力率三十万大军,犯我边塞,已连克十城。举朝震惊,却无一人敢去应战。正当龙颜震怒之时。状元郎毛遂自荐,勇当重任。皇帝甚是欣慰,封其为“征讨”大将军,领军二十万,前去迎敌。状元郎治军严谨,赏罚分明。所到之处,对百姓秋毫不犯,深得当地百姓爱戴。面对呼和野力的三十万大军。他并不正面交战,而是提出诱敌深入,断其粮道,分化瓦解的三大战策。将敌人引入大岭山一带,围而歼之。此役呼和野力大败,率两万残部。逃往大漠。至此,一蹶不振。此役历时两月有余,缴获马匹,物资无数。捷报传来,举国欢腾。皇帝更是龙颜大悦,册封其为威武大将军。亲临迎接,并令文官拜跪,武官下马。当时的京城,那可谓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争先恐后,都想一睹状元郎的风采。状元郎可谓是风光无限,光宗耀祖,前途无量。这位状元郎不是别人,正是当年的尹平。现在唤作——赵清风。

赵清风升任大将军后,为官清廉,为人谦和低调。从不居功自傲。深得皇上信任。他厚报了当年父亲的半个朋友。又将其父其母接入府中,颐养天年。其孝道,被后人广为称颂。二十年后,两位老人寿终正寝。赵父活到六十二,其妻贺氏活到六十。赵将军也因拥立新君有功,被任命为当朝宰相。

赵清风,时刻不敢忘了自己是尹氏子孙。新帝仁德。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为尹氏一族平反。新帝感其事迹,为之动容。遂追封尹宏为:忠国大将军。追封养父赵思远:为忠义公。养母贺氏为:德义夫人。其子为:勇义郎。一年后,尹平却突然告老还乡,隐居山野,不问世事。新帝为表感念,封其为永德公。

人生得此“一个半朋友”,夫复何求?

猜你喜欢

  • 孝庄钱皇后简介 孝庄钱皇后是怎么死的?

    孝庄钱皇后是明朝英宗朱祁镇的原配皇后,为海州人,父亲是都指挥佥事钱贵。钱皇后出生寒微,其父都指挥佥事的身份并不高,但是到底是清贵之家,忠臣之后。钱贵妃的曾祖父钱整,是成祖朱棣做燕王时的老部下,任燕山护卫副千户,一直对成祖忠心耿耿。祖父钱通官

  • 孝庄钱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孝庄钱皇后最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孝庄皇后,一个是清朝皇太极的孝庄文皇后,另一个是明朝的孝庄钱皇后。这两个女人,虽然同样以孝庄为号,但是两者的境遇却相差极大。孝庄文皇后是一个福气极大的皇后,并且有着极强的政治眼光,算是皇后中的强者。而孝庄钱皇后呢?说她是皇后

  • 孝庄钱皇后的丈夫是谁?孝庄钱皇后的爱情

    孝庄钱皇后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原配皇后,与朱祁镇感情甚笃,谱写了一代帝后绝恋。明英宗朱祁镇,在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这个传奇性并不是说他有多么牛逼。他没有平定域内,吊打夷狄,也没有让自己的国家强盛繁华,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同样也没有让自己

  • 悲剧皇后肃孝杭皇后简介 肃孝杭皇后是怎么

    肃孝杭皇后杭氏,是明代宗朱祁钰的第二任皇后。这位皇后是一位实实在在的悲剧皇后,她的悲剧不仅仅在于朱祁镇的复辟,自己的丈夫被打入深渊,而是她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具有极大的悲剧色彩。幸福的人都一样,不幸的人却各有千秋。历史上不幸的皇后大多数都是

  • 吴废后是谁?吴废后的最终结局

    吴废后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结发妻子,顺天人,父亲是羽林前卫指挥使吴俊,舅舅是怀宁侯孙樘。孙樘曾在曹吉祥叛乱中救过朱祁镇,与君有恩。当初朱祁镇为朱见深选择妻子的时候,一共有三个人选,分别是吴氏,王氏,柏氏,最终吴氏当选。天顺八年,明英宗朱祁镇病重

  • 吴废后为什么被废?吴废后的史料记载

    历史上从来不缺悲剧人物,有志得意满,人生顺遂之人,自然也就有一生不幸,生活惨淡之辈。本文所讲的吴废后吴氏,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极为悲剧的人物。既然是废后,那么肯定是先是皇后,才能成为废后的。吴氏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原配妻子,是明英宗朱祁镇亲自为其选

  • 明孝宗孝康敬皇后简介 孝康敬皇后是怎么死

    孝康敬皇后张氏为明孝宗朱佑樘之妻,公元1470年,出生在河北济兴,父亲是国子监生张峦,母亲为金氏。明朝中期以后,皇后的选择大多数从民间平民中选择。张氏的父亲张峦,原本只是乡野间一个普通的秀才,后以乡贡的名义进入国子监,跃入国家最高学府,成为

  • 孝康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孝康敬皇后的

    孝康敬皇后是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性的人物,让后世许多女子羡慕不已。我们知道的历史关于帝后帝妃之间的故事的有,让汉武帝说出若得阿娇,必筑金乌以藏之的金屋藏娇的汉武帝和陈阿娇。有致死与自己的皇后琴瑟和鸣,致死不忘的明英宗朱祁镇和其皇后钱氏。有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