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明孝宗孝康敬皇后简介 孝康敬皇后是怎么死

明孝宗孝康敬皇后简介 孝康敬皇后是怎么死

收录日期:2025-11-20 22:31:22  热度:8℃

孝康敬皇后张氏为明孝宗朱佑樘之妻,公元1470年,出生在河北济兴,父亲是国子监生张峦,母亲为金氏。明朝中期以后,皇后的选择大多数从民间平民中选择。

张氏的父亲张峦,原本只是乡野间一个普通的秀才,后以乡贡的名义进入国子监,跃入国家最高学府,成为国子监生。有这样一个父亲,想来张氏的个人修养应该极好,因此才能应当极为不错,这也为后来获得朱佑樘的宠爱打下基础。

公元1487年,也就是成化二十三年,这一年张氏十七岁,明宪宗朱见深为自己的太子朱佑樘选择太子妃,张氏被明宪宗看中,于同年二月被选立为太子妃。

朱见深为自己的儿子择取太子妃的时候已然病重,因而没多久他便去世了。一般来讲,太子妃都会经过很长的一个阶段,然后才能与夫君共尊天下。但是张氏倒是很幸运,当了太子妃没多久,朱佑樘便继承了自己父亲的皇位,是为明孝宗。成化二十三年十月,张氏被册为皇后。

明孝宗与孝康敬皇后张氏之间的夫妻感情极为亲密,以至于朱佑樘一生只娶了皇后一人,成为历史上罕见的一夫一妻制的皇帝。看到这儿的时候,每每都会让人对张氏生出一种好奇,很想知道张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才能独得帝宠,并且一直到皇帝终老。

入主皇宫之后,孝宗朱佑樘与皇后张氏二人如同一般民间夫妻一样,琴瑟和鸣,相传两人同住同吃,犹如民间伉俪。

朱佑樘对自己妻子的喜爱不止于此,所谓爱屋及乌。朱佑樘爱自己的皇后,于是便荣宠于她的家人。张皇后的母族在孝宗时期受到极为恩宠的对待,其父张峦被追封为长国公,张皇后的弟弟张鹤龄被朱佑樘封为寿宁侯,张延龄封为建昌侯。

张氏得宠,其母族因而鸡犬升天,但张氏的弟弟个个都不是让人省心的人。两人嚣张跋扈,鱼肉乡里,时常为了金钱欺凌弱小。这种情况为朝臣所不满,当时许多言官纷纷上谏孝宗,希望孝宗处置两人。但是孝宗对于自己妻弟的作为,以及朝臣的不满,通常都是极力调节,从中周旋的。孝宗的放纵让两人越发肆无忌惮,直到后来武宗上台,对自己的舅舅严厉打击。

孝康敬皇后张氏与孝宗夫妻恩爱,一生共孕育了三个子女,长子明武宗朱厚照、次子蔚悼王朱厚炜和太康公主朱秀荣,次子不幸早夭。

明孝宗逝世,明武宗朱厚照继位,改元正德,尊为皇太后。正德五年,上尊号慈寿皇太后。明世宗嘉靖帝入继大统,称圣母,加尊号昭圣慈寿。三年后,加昭圣康惠慈寿,改称伯母。嘉靖十五年,又加上昭圣恭安康惠慈寿,直到嘉靖二十八年去世,谥号孝康端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

丈夫对她极力宠爱,一生只得她一人,照理来说张是一生应当极为圆满顺遂的,但实际上她的晚景极其凄凉。

明武宗去世之后,因为没有子嗣和亲兄弟,皇位面临断代的危险,当时张氏与杨延龄首辅,共议定兴献王之子朱厚熜为皇位继承人,是为明世宗。明世宗初入宫廷之时,尊张氏为圣母太后,但是等他地位渐稳之后,便露出了自己的野心。他不仅对张氏再没有以前的恭敬,并且还圣母为伯母,对张氏刻薄,对自己的亲祖母事事恭顺。可怜的张氏,夫死子王,自己的父兄也被下旨去爵。在宫中荣宠了半辈子的张氏,最终却只能孤苦伶仃的在宫内生活。

明世宗为了给自己的父亲加皇入庙,引发大议礼之争,最终以皇权的绝对权威性获得胜利。当时的首辅杨延龄当初反对的有多么激烈,后果就有多么的惨。上大怒,逮让等与延龄俱移系诏狱。东山因益株引所不快,定国、京山诸公侯俱坐系。,而张氏太后至衣敝襦席藁为延龄请,上犹不许。可见当时她在宫内的地位已经极低,没有话语权。

猜你喜欢

  • 怒从何来

    怒从何来一位年轻人自己觉得对“空”的意义理解得很透彻,便夸下海口,走遍天下,也没有有人能够难倒他。他果然所言非虚,一路过关斩将,名声日隆。人们惊叹不已:他有问有答,滔滔不绝,真是后生可畏!每经过一座禅林,当地禅师都以特别规格的礼仪接待他,这

  • 禅师的最后一课

    禅师的最后一课一位著名的禅师即将不久于人世,他的弟子们坐在周围,等待着师父告诉他们人生的奥秘。禅师突然问他的弟子们:“怎么才能除掉旷野里的杂草?”弟子们目瞪口呆,没想到禅师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一个弟子说道:“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禅师听完微

  • 沉默大师

    沉默大师有位和尚自称“沉默大师”,其实只是欺世盗名而已。为了让人信服,他专门找了两名能说会道的侍僧。别人前来参问,都由这两位侍僧替他回答,而他自己则摆出一副莫测高深的摸样,一言不发,以表示他的“默照禅”不可以言说。一天,正当他的两名侍僧因事

  • 填满房间

    填满房间有位禅师为了测试他的三个弟子哪一个最聪明,就给了他们每人十文银子,让他们用十文银子买来的东西想办法装满一个巨大的房间。第一位弟子反复思考了很久之后,心想:“什么才是市场上体积最大、价钱最低的东西呢?”最后他跑到市场上,买了很多棉花。

  • 僧人入定

    僧人入定从前有一位僧人学习入定,可是每当入定不久,他就感到有只蜘蛛钻出来同他捣乱,令他不能专心修行。他无可奈何,只得请教师父:“我一入定,就有大蜘蛛出来张牙舞爪,赶也赶不走它。怎么办?”“下次入定时,你在手里拿支笔。如果它再同你过不去,你就

  • 金罗汉

    金罗汉从前有一个山民,以采樵为生,日夜辛苦劳作,仍改变不了穷困的生活。他在佛前不知烧了多少炷高香,祈求大运降临,脱出苦海。真是佛祖慈悲,一天他在山坳里竟然挖出了一个一百多斤的金罗汉!转眼间,他荣华富贵加身,又是买房又是置地。亲朋好友一时竟多

  • 害人害己

    害人害己释迦牟尼开示传教时,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麻烦,有时甚至遭到挑衅和人身攻击。但他凭借智慧、毅力和人格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克服挫折、战胜困难、化解矛盾有一次,私家牟尼走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愤怒地婆罗门。那个婆罗门非常仇视佛教,几乎到了疯狂

  • 两头倒霉

    两头倒霉很久以前,梵授王在波罗奈治理国家,菩萨将他转生为树神。那时,有一个渔村。有一天,一个渔民与小儿子一起到渔民经常捕鱼的水池钓鱼。他投下鱼钩,没想到鱼钩钩住水底下的一个树桩,怎么拉也拉不上来。他心中暗想:“肯定钩住了一条大鱼。我让儿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