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莫泊桑:十年磨一剑

莫泊桑:十年磨一剑

收录日期:2025-11-20 19:45:19  热度:8℃

莫泊桑一开始写作时,拜福楼拜为师,定期将自己写的短篇小说寄给福楼拜,请他批阅。

为了了解真相,有一天,莫泊桑前往老师家,想一探究竟。

一进门,就看见老师家的书桌上,放着厚厚的一堆文稿,其中包括自己前几天寄给老师的新作。但奇怪的是,自己的新作上面依然是不着一字,没有一个字的评点。疑惑之余,他接着翻看老师的新作,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张10行的稿纸,老师都只写了一行,其余9行都是空白。他忍不住惊奇地问:“老师,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了吗?”

福楼拜笑着说:“这是我一向的习惯。一张10行的稿纸,只写一行,其他9行都是留着修改用的。”

莫泊桑听了,恍然大悟,深深敬佩老师对写作的认真态度。于是,他继而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为什么您对我每次寄出的新作都不做点评呢?是不是我的作品,您干脆就没看过呢?”

福楼拜听了,爽朗地笑着说:“你猜对了。说实话,你寄来的作品,我确实没看过。不是因为我忙,没时间看,而是现在根本就不必看。你从现在起,天天努力去写就是了。十年之后,你的东西,我一定认真去看,并给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莫泊桑明白了,自己现在写的东西,大多幼稚可笑,没有思想深度,且文笔浅显,尚须磨炼。

这之后的十年中,莫泊桑每天都认真写作,并且一如往昔,定期将新作寄给老师。而福楼拜收到后,看也不看便寄还莫泊桑。他的意思是——我收到了,你的努力我看见了,接着写吧!

十年来,莫泊桑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方式。每次收到老师寄还的稿件,不用拆开,他也知道里面没有一个字的评点。但他依然坚持寄稿,无言地告诉老师:“我又写了新作,我还在写呢!”

十年后的一天,福楼拜收到莫泊桑写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对他说:“这篇可以拿去投稿,应该能够发表。”

于是,莫泊桑将《羊脂球》投了出去,发表后便立刻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从此一举成名。此后,他的短篇小说频繁问世,成为高产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十年磨一剑,谦虚写作的莫泊桑,埋头写作十年,终于成就了人生的辉煌。

猜你喜欢

  • 超人的耳朵

    午餐时间,街道上人头攒动,车辆川流不息,城市的喧嚣声震耳欲聋。一个美国人和他的朋友行走在纽约市商业中心。突然,这个美国人说:“我听到了蟋蟀的叫声。”他的朋友闻言惊呼:“什么?你一定是疯了。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中,你根本不可能听到蟋蟀的声音!”“

  • 成功就是翻越远方的大山

    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我想每一个练跨栏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就像踢足球的人知道贝利,打篮球的人知道乔丹那样。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看见约翰逊。必须承认,他已成为我的一个偶像,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

  • 上帝只赐给他一只老鼠

    他是一位贫穷而孤独的年轻画家,为了理想,来到堪萨斯城谋生。在报社应聘失败的经历让他初尝了生活的磨难。后来,他替教堂作画。因无力租用画室,只好借用一家废弃的车库。他每天就在这充满汽油味的车库里工作到深夜。尤其烦人的是,每次熄灯睡觉时,他都能听

  • 爷爷和奶奶的爱情

    爷爷出生于旧社会一个破落的大户人家,据爷爷的亲人回忆,爷爷过满月宴的时候,小拳头大的银元装了整整三大箱子。爷爷的小名叫“应生”,取的就是“应运而生”之意。原本应该是含着金汤匙长大、富贵无忧的爷爷,却因为父亲赌博败了家,母亲参加自己外婆的葬礼

  • 蒋经国为啥不让儿子接班 不准后代从政?

    1978年3月,年近古稀的蒋经国出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成功地“子承父业”。而他培养接班人的计划,已早早开始。蒋经国有3个儿子,长子蒋孝文,次子蒋孝武,三子蒋孝勇。蒋孝文从小被娇生惯养,是出名的纨绔子弟、不良少年。在蒋家三公子中,蒋孝武是最被看

  • 哨声

    有一年,一位牧师到欧洲大陆旅行,住在某城市的一个旅店里。一天早上他起床后,楼下传来的口哨声引起了他的注意。那种悠扬的声调让他为之一震。起初,他以为那是一种善啼的鸟类发出的声音,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因为口哨声听来婉转细腻,极具穿透力。于是他

  • 致歉

    汤姆·彼得斯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最受欢迎的管理学大师之一。他在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买了一只裴顿牌的肉鸡。他回到家,打开包装后发现鸡肉已经变质,还散发着腐臭。于是他拿着鸡回到了购买的商店,得到了赔付。但事情并没结

  • 领带与水

    一个男子在沙漠里缓慢地行进着,他口渴极了。这时候,一头骆驼跑到他面前,停住了。一个阿拉伯商贩跳下来,打开一个箱子说:“你想买条领带吗?”“不想,”男子有气无力地说,“我需要水,你有水吗?”“没有,”阿拉伯商贩说,“不过我的领带真的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