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儿子考上北大

儿子考上北大

收录日期:2025-11-20 18:17:40  热度:9℃

今年高考,儿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挤上了本科线。

大概在填报志愿以后的一个星期左右,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某某大学招生办人员的电话。我的心跳猛地加快,激动不已,异常热情地接听电话。

招生办人员热心地询问我儿子的高考情况:您的孩子高考成绩咋样?如果考得不理想的话,我们学校开办了专升本连读……

第二天上午,又接到另一个自称某某大学招生办人员的电话。这回,我的心情平复了不少。

电话那头的招生办人员,依然热心地询问我儿子的高考情况:您的孩子高考成绩咋样?如果考得不理想的话,我们学校开办了专升本连读……

第二天下午,再接到一个同样的电话,内容几乎一字不变。再后来,每天至少要接到五个以上这样的招生电话。于是,我的心情变得烦躁起来,如同这屋外燥热的天。甚至,我只要见到有外地来电,要么就直接挂掉,要么就赶快关机。

见我一副郁闷至极的样子,善解人意的老婆亮出了高招:一句话的事儿,你就说“我儿子考上了北大。”保证她们就不会再纠缠你。

说曹操,曹操就到。手机刺耳地响起来,外地座机,肯定是招生的骚扰电话。这回,我来了个先发制人:我儿子考上了北大。

电话那头,似乎有些遗憾:哦。对不起,打扰了。

如此这般。每天对着手机,我重复地说着这句话:我儿子考上了北大。

你别说,效果还真好。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对方不是说“对不起”,就是“打扰了”。人的思想真是捉摸不透,我似乎不再讨厌这些招生电话,心里突然多了一些征服感,甚至有一些兴奋。其实,有时候,自己也读不懂自己。

这样想着,想着,又打进一个电话,号码显示的是北京。我拿起手机习惯地说:我儿子考上了北大。不等也不让对方说话,然后就很自然而潇洒地按下手机关闭键。

有一天晚上,我漫不经心地调着当地的电视频道。猛然发现电视屏幕上,飘出两行红色的字:热烈祝贺外甥某某被北京大学光荣录取。舅舅某某特点播电视剧《忠勇小状元》,以飨观众。

不看不打紧,一看吓一跳。这不是我儿子的名字吗?那不是兒子他舅舅的名字吗?这到底咋回事?瞬间,我是弄懵了头,脑子里完全一片空白。

还是老婆沉着冷静,马上拨通了儿子他舅舅的电话:听谁说你外甥考上了北京大学?你还莽撞地在电视台点了电视剧。这回,咱家的脸可丢大了。

远在北京工作的舅舅委屈地解释着:前几天,我打姐夫的手机,姐夫亲口告诉我的,那还有假?

我抢过老婆的手机,疑惑地问儿子他舅舅:这几天,我也没接到过你的手机?你的手机号我存储了名字,这不可能有错啊。

舅舅似乎想起了啥:哦,那天,我用的是办公室的座机。我还在纳闷呢?你那天激动得只说了一句话就挂机了。这也难怪,考上了北大,搁谁谁激动。

电视剧《忠勇小状元》播出以后,单位上下,小区内外,亲朋好友,见面就握手,个个喊恭喜,人人送祝贺。我只好也只能尴尬地僵硬地笑着,应付着。

就这样,儿子被我稀里糊涂地“考”上了北大。

猜你喜欢

  • 高明小偷

    贵州都匀市翁都小镇上,有个富翁。叫做陆云。一天晚上,正和亲朋在客厅划拳喝酒。大家喝得起瘾。只见妻子吴英走进客厅,慌慌张张地把酒杯抢了,悄悄凑近丈夫的耳朵:“老公,有人要来偷你了,请你赶紧打110,来守护这个家。”陆云脸色惊慌起来;“弟兄们,

  • 责任

    老牛是镇上建筑工地上的一名水泥匠,每天的工作是往毛坯房上涂抹水泥,最近老牛有一件困扰他的大事,他的儿子快高考了。老牛一家的经济情况一直很拮据,但儿子铁柱很懂事,从小就知道努力学习,记得以前铁柱在镇上读初中的时候,儿子每天放学都会到工地上来接

  • 谁最高明

    我下班走出办公楼,门卫老魏提着一个水桶,向我招手。老魏说,怎么也打不开茶炉房换的新锁了,你给试试,我眼睛有些看不清。我边调侃的说,你这分管的都打不开了,那别人谁还能喝到水,边接过老魏递给我的钥匙,根本就插不进锁眼里。我又说,你拿错钥匙了吧?

  • 变化

    2034年5月31日这天,越野车经过的地方,留下了几厘米的车痕,沙被排开了,于是我们无奈地跟着这辆车的痕迹走,带上了两桶水。二十年前,老婆在网上看见一个旅游胜地,广告是这样宣传的:这里风景优美,这里绿湖环绕,这里有数不清的植物,这里让你放松

  • 相见容易接头难

    我们与茂林兄是在旅游时在福州认识的,那次双方就约定了,既然都是苏州居民,既然又是居住在相同地段的,回到苏州以后就应该多多走动、多多往来。妻子近来常常念叨:“我俩是不是该去拜访一下茂林兄啊?我们从福建回来都有一个月了。”我说:“去拜访一下,或

  • 家有河东狮吼

    新调来的人事领导,有个怪毛病,不管谁请他吃饭,他都要先打个电话回家和老婆请示,然而令人结舌的是,他的老婆吼声会穿透电话传到每个人的耳里:“死鬼,赶紧给我死回家,不然我烧了你的房子。他拿着电话难为情地瞧着请他吃饭的人,这些人只好假装理解的笑一

  • 强的一生

    我和强是两个世界的人。他是我初中同学,但却形同陌路人,只是因为同坐一个教室,才勉强被称为“同学”。强从来不关注我们这些“好学生”,就像我们不关注他们这些“坏学生”一样,他甚至叫不出我们的名字,而我们能记得强的名字,完全是因为他的“辉煌业绩”

  • 升职

    老张是一公司的员工,公司是个有名的公司,人很多,大大小小的等级也有很多,老张在这公司待了怎么着也有十六七年了,技术没的说,但除了和一个办公室里的同事混的烂熟了以外,自己职工的身份始终没有改变,其实这不怪他,每次老张想方设法地绕着圈子向上级领